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弯腿”图解与家具鉴赏
三弯腿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展现了明清家具经典的造型美,成为明清家具的一大亮点,在明清家具美学体系上占据重要的艺术价值。
何谓“三弯腿”
三弯腿,又称外翻马蹄腿,整个脚型成S形弯曲,由腿部从束腰处向外膨出,然后再向内收,收到下端,又向外兜转,形成三道弯,以形取名为“三弯腿”。
(三弯腿圆香几的结构图解)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西晋时期盛行曲形凭几,有‘曲几三足……以丹漆之。’其形扁园呈二足条状;下有三高足,足端向外移,仿兽腿形,其功能与椅子的靠背,供坐卧扶靠用。”因此可以得知,我国最早的三弯腿的雏形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到了明清时期,我国三弯腿制作工艺臻于成熟。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三弯腿的足部,大都有装饰,常常加有托泥,这和西方腿形的完全扩张态势不同,裹脚枨和托泥的运用束缚了原有腿形的外捺,更显家具的力度。
“三弯腿”造型的高矮之分
明清家具中的三弯腿可分为高型和矮型两种,两种脚型各有特色。
1、高型三弯腿:常见于香几等高型轻型家具中,如香几的高型三弯腿,刚柔并济,通过考究的弯向、比例、细长与末端扩大成粗壮的马蹄,在细节上显示了它的无穷内劲;其腿弯又与横向S型壶门牙板一气呵成,极其流畅、圆滑;高型三弯腿的外翻部分是整个脚型中的点睛之处,常使用的装饰图案有外翻如意云头足,足端雕卷叶纹或卷草纹,卷云纹,或足端上翻雕镂空花叶,一般足下端承圆珠,落在几座或者托泥上,极尽装饰美。
清乾隆 紫檀高束腰蕉叶云蝠纹三弯腿带托泥香几(成对):此对香几原为恭王府旧物,上世纪初经日本山中商会流出海外。香几几面为方形,面下带挂沿,铲地浮雕宝珠纹。方瓶式高束腰,雕有肥厚的蕉叶纹、瓜棱和宝珠纹,造型传神逼真。披肩处的雕饰遒劲细腻,有石雕之韵。四面牙子上雕刻云蝠纹,取其形似,刀法圆深柔婉、形态活泼。牙子与腿圆角相接,挖缺做三弯腿曲线流畅,外翻如意云头足,下承托泥,装龟脚。此对香几体态流畅,优雅委婉,比例完美,是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家具。
2、矮型三弯腿:常见于床榻等承重型家具中,以其大弯度显示其外柔内刚;同时也常出现在炕桌、炕桌家具中。矮型三弯腿在足端一般为内翻,以内翻云纹马蹄为常见,从力学角度来看,这种造型也十分利于床榻等重型家具的承重。从三弯腿匠心独运的线性设计来看,明清家具不仅仅是造型上风格独特,哪怕是腿子的线性变化也充分考虑到了造型结构的科学性,是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明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卷草纹炕桌:此炕桌造型及雕饰均为明式,比例优美纤秀。冰盘沿下接束腰,牙板上雕饰卷草纹,为晚明流行的家具装饰题材。牙腿相交之处,浮雕对称的如意云纹,三弯腿足部做成如意云纹状,与肩部纹饰遥相呼应。
“三弯腿”的首选材料——黄花梨
由于三弯腿弯曲度比较大,对木材的要求甚高,而黄花梨木性稳定,不变形、不易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非常适合制作三弯腿,其他木材则较难胜任。另外,紫檀也十分适合制作三弯腿,紫檀成器后不上漆、不变形,不易朽,经长期自然氧化成凝重的降黑色泽,可世代相传。明代起即被皇家视为美才,入清后朝廷将紫檀列为宫廷家具制品的首选用材,意欲独占。
黄花梨、紫檀性坚质密。经长期使用器具表面会自然产生酷似角质的润泽外层,即“色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高贵的家具和木雕用材。
明 黄花梨有束腰带矮老三弯腿炕桌:此炕桌桌面攒框镶面芯板,起拦水线,冰盘沿打漥,高束腰加矮老,壸门式牙板与腿足沿边造生动的卷草纹曲线,三弯腿,外翻马蹄足,底端支以方足。炕桌选料精美,造型古朴,线条有力,实为佳作。
[结语] 明清三弯腿家具既具备了加固、支撑、实用的功能,又起到了点缀美化的作用,尤其三弯腿线脚的走势,能够产生极富动感的韵律,散发富于流动感的美妙韵律,悠扬飘荡,令人回味不已,更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具装饰美学的审美追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何鉴别清式家具
如何鉴别清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工艺发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清式家具。清朝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在我国社会文化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奢靡颓废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满清宫内院对奢靡挥霍风气的跟风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大多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
1、看铜活件,老家具的铜活件如果是原配的,应该被手摩挲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铜活件包括面页、合页、绞链、拉手、包角、镶条、锁面等,有些材质较好的家具还会选[2]用白铜打造,时间长了会泛出幽幽的银光,令人遐思。有些铜活件上会錾出各种图案,有动物、花卉、吉祥字符等,工艺之精,是今天的铜匠很难仿得像的。有些民间意趣非常浓厚的图案上,还可以分辨出地域风情和时代风尚,从而获得珍贵的人文资讯。还有些铜活件时间太久,虽然没有包浆,却会留下锈蚀的痕迹,泛出点点绿锈,或者表面上像腐蚀版画的版子那样高低不平,这些都是鉴别老家具真伪的关键之一。
2、要注意是否有翻修痕迹,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会留下密密麻麻的钉眼,这种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来的藤面烂掉了,会留下穿藤的眼子,翻过来就可以看到。雕刻方方面也值得注意,从风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过去家具制作时在工时上放得比较宽,工匠的心态也相当平静,精雕细刻,圆润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赶时间,在雕刻上就会露马脚,在中式家具中,圆不够顺畅,方不够坚挺,西洋家具的边框花饰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3、要看包浆是否自然。明清古典家具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新仿的包浆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抚摸的地方也做出来了。明清古典家具木纹也需要特别注意,有些家具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木纹,但要看仔细了,是否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是否与原有的木纹对得起来,硬擦的木纹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4、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在南方潮湿地区,家具一般直接摆放在泥地,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家具的底板和抽屉板也是需要注意,比如老的桌子和闷户柜等,底板和抽屉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旧气。也有涂哑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则看抽屉侧板,在侧面应该有倒角线以免伤手。还有一点很重要,看明榫,过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两头圆的,就说明机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号210085】 清早期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炕桌
明式家具术语,建筑行业常用,保证连贯衔接,浑然一气的:交圈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中)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
炕几、炕案、炕桌的辨别与鉴赏
明清家具收藏———炕桌 炕几 炕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