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家具木雕纹饰艺术
以描金彩绘手法绘雕云龙纹:
源自“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的一侧
精美的木雕艺术是明清家具中主要的装饰手法,涵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超凡脱俗,焕彩生辉。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实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
一、家具雕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雕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摩崖洞窟、寺观雕塑、琢玉山子、镂牙刻犀、剔红宝嵌等,无不异彩纷呈。到了明代,雕刻体制规模,题材技法,发生大变,竹木牙角器形成专门艺术,一跃而成为明清工艺美术之奇葩,灿烂夺目。
由于明式家具造型及做工源于汉唐,恢弘于明初,极见当时文人追崇古朴自然、不尚浮华的风气;又由于经典明式家具主要用于宫廷及官宦之家,其形制则在浑厚古朴之中增入诸多华美艳丽的雕饰以展示其贵族气象。
略感遗憾的是,上述情态尚未广为人知,故人们往往忽视了两个事实:第一,明式家具的发展与演变始终是尚古朴与尚华丽两种审美观念并存。第二,代表经典明式家具制作的宫廷家具恰恰体现了追求华美雕琢而兼含古朴内致的审美取向。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明式家具之雕刻艺术风范,不正是孔子所提倡的“文”、“质”相兼的美学情趣之绝佳体现吗?
了解了这一特殊现象之后,再来研究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就会发现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远远要比恢弘于明清时期的竹木牙角器精彩得多,丰富得多。经典明式家具的制作者大都出于民间工艺制作高手。
据文献记载:明代开山派竹刻大师朱松邻、濮仲谦二家并不专事竹刻,而兼刻犀角、象牙、紫檀等雕制器物,由此可以推知,竹刻与犀、牙、木等刻件,往往是不分家的,因而,许多不同材质的雕刻精品很可能出于一人之手。
北京、苏州、广州有专门为宫廷及官宦人家制作经典家具的制作坊、鲁班馆。明末清初,宫廷还将民间家具制作大师请进宫内制作所需家具。据清代内务府档案,雍正三年养心殿造办处木作有制造叠落式家具的记载。显然,明清家具的雕工,作为制作“第一技能”而受到古代皇族的高度重视。明清家具的雕刻精品,不少即出自宫廷造办处能工巧匠之手,做工之精到今人叹为观止。
二、明清家具雕刻纹饰的基本形态
明清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就雕刻内容而言,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丰富多彩。倘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其雕刻纹饰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类:
1、飞禽走兽纹
铲地浮雕螭龙纹:
源自“清中期 紫檀螭龙纹扶手椅”的靠背
有螭龙纹、螭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取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龙凤之形尤为突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龙纹多刻饰于宫廷及皇族使用的家具上。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箫,清高雍容。
透雕麒麟纹:源自“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的靠背
2、吉祥花卉及山水人物纹
透雕莲花螭纹:源自“明 黄花梨莲花螭纹曲屏”
吉祥花卉纹有卷草纹、牡丹纹、缠枝纹、灵芝纹、梅花纹、荷花纹、云纹等。中国吉祥花卉图案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先秦发展至唐代,图案纹样的风格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明式家具中的花卉人物吉祥图案,正是继承并弘扬了唐代的遗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饱满豪放的审美追求。山水人物则展现带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画面。
3、仿古纹饰
黄花梨透雕博古盘龙清供饰件
有仿古玉纹饰,仿青铜博古纹饰等。明末清初,崇尚幽雅清静,博古之风大兴,考古、金石学成为时尚。博古图案也因之成为家具的重要装饰之一。在清紫檀木家具中饰以古玉纹饰者甚多,雕工细致,意境高古,俨然有金石拓本之美。
4、西洋纹饰
铲地高浮雕满刻西番莲纹:
源自“清乾隆 紫檀独板巴洛克风西番莲下卷式琴案”板腿
清康熙年间,宫廷中大量使用西洋艺术匠师。这些西洋艺师的影响所及,主要在建筑与绘画方面,建筑上,朝廷兴建了中西合壁的圆明园;绘画上,郎世宁把西洋绘画艺术及装饰风格介绍到中国,并用中国画表现,传统家具受其艺术渗透而出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西方装饰纹样的明式家具。西番莲纹是西洋纹饰的代表,在西方它犹如中国的牡丹一样备受人们的喜爱,并在雕刻上有着比牡丹更大的变形随意性。
[结语] 纹饰与雕刻在明清家具中无所不在,即使是被列入光素的明式家具,也充满着奇异的装饰色彩。当我们清楚了明清家具雕刻所表现的基本内容之后,不难发现:明清家具的雕刻艺术与先秦两汉传统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与同时期其他工艺制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展示了明清两朝民族文化的精神,既表现了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企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窈窕“香几”  君子好逑
香几,有着一个诗意的名字,其存在也与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古代中国,熏香焚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情趣,在贵族、文人中广受喜爱,香几则是盛放香炉的用具。虽然时至今日,香几与焚香的生活习惯虽然被遗忘,但作为造型纤巧雅致、外观婀娜多姿的古典家具,仍然在现代家庭中发挥其装饰性的功能。
源自古代的焚香生活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中国人自古有熏香的习惯,虽说唐朝时期,熏香仍然是贵族、士大夫尊享的生活乐趣,到了宋朝、明清,熏香已经逐渐得到普及,不仅是文人雅士生活的“必修课”,就连市井小民也有焚香、闻香的雅趣。从“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净几、焚香其中”等词语中可看到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中香烟缭绕的景象,显示了古代文人对绝俗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炉的香几成为庭室的必备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
(清 金星紫檀木精作的象耳云龙纹大香熏)
香几,顾名思义,就是焚香祈祷、承放香炉的家具。古代社会里,人们讲究“尊祖礼神”,隔三岔五就要举行祭祖、拈香行礼的仪式,香几自然成了这些场合里不可或缺的必备之物。从存世至今的明代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凡富贵之家,或置香几于厅堂之内,上陈炉鼎,焚香熏麝,或置于中庭,夜色将阑,仕女就之祈神乞巧,正如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所云:“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此外道观佛殿,在香几上兼放法器,可谓一器多用。
香几就是应这种需求而诞生的。香几的造型不大,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讲道:“富贵之家,或置厅堂,上陈炉鼎,焚兰煴麝;或置中庭,夜色将阑,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出了香几最主要的功能:作为盛放焚香炉、焚香用具的家具。此外,香几还在道宫佛殿中作为放置法器的家具,随着功用的多样性,慢慢地,香几也演化出很多其他形制,比如有放置花盆的花几、有摆放花瓶的花几等等。
香几造型:亭亭玉立“蜻蜓腿”
(清 黄花梨及乌木高束腰三弯腿带托泥香几)
古代普通家庭中的香几造型不大,而放在庙宇、佛堂中的香几往往会大一些。《鲁班经匠家镜》中写道“要看人家屋大小若何而定。”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香几样式来看,香几有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八足等不同款式。古代家具多是方形比圆形的多,因方形更加省工省料,唯独香几以圆形居多,也有八角形、荷叶形等更具装饰性的几面。《明式家具研究》中解释道,这是因为“香几不论放在室内或室外,总宜四无依傍,居中设置。因此它的形制,适宜用面面观看皆宜的圆形结体。”
除了作为盛放香具、古玩、陈设、花台等物品的家具之外,古代流传下来的多款香几均造型优美,香几本身也是家居中一件品味出众的装饰。典型的香几拥有修长的“蜻艇腿”——椅腿自彭牙(也称“膨牙”,几面与椅腿连接的地方,常常雕饰有各种形状)以下向内收敛后又向外翻出,椅腿又细又长,因此得此美称,有时也被称为“螳螂腿”。加上彭牙板上卷叶、镂空等雕饰,彭牙板与椅腿的曼妙弧度,宛若少女的裙摆的修长的细腿,清雅柔美,意蕴悠长。
香几陈设:点缀得益显生气
(清 紫檀无束腰攒拐子花几)
香几大多成组成双使用,古书有云:“书室中香几之制,高可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或岐阳,玛瑙石,或以骰子柏镶心,或四、八角,或方或梅花、或葵花、茨菇、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诸木成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五笔型中置香缘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单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说明了香几不仅是陈置香炉之用,也是点缀文人雅室的艺术品。
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傍,面面宜人观赏。在很多明清的书画、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香几的身影。明代《三才图会》、清代《皕美图》等作品中,有香几上放有香具的插图,是当时家居厅堂中常见的摆设。
香几以它的装饰性见长,因此时至今日,香几在崇尚装饰的现代也十分流行。加之它几乎可与任何家具相配,所以在很多环境下都有它的身影。现代家居中,在厅堂放置一张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香几做点缀,使其与室内的现代家具形成强烈反差,营造出现代都市人的怀旧情结。当然它已不再是置放香炉,而是与花草古玩盆景等一起点染空间。可以说,哪里有香几,哪里就显得生气盎然。香几婀娜窈窕的身姿,仿佛是温雅娴淑的少女,怎教君子不喜爱?
(清乾隆 黄花梨香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年看一遍,终生不遗憾!非常棒!!!
惊艳!你喜欢的明代画家作品都在这里了!
我国77个文化常识
大观 | 元、明、清三朝书画名家闲章珍藏100枚
炒股谨记这五种选股法则 助你从不被套赚翻天
张大千最贵金碧山水60幅,忒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