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古代建筑邮票
我国首都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从公元十世纪初以来,相继为辽代的陪都和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堂、楼、阁、廊、亭、园林等等,到处可见。
北京古代建筑邮票,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高度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1.特15《首都名胜》邮票  1956.6.15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5枚,分别以颐和园、北海、天安门、天坛、太和殿和图案。其中天安门图邮票图稿表现的是天安门早晨的景色,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但邮票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天安门放光芒”邮票好。
“天安门放光芒”邮票,被集邮者称为“放光芒”,是1956年发行的“首都名胜”特种邮票中的一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补发了一枚“天安门”邮票。这自然是这枚“放光芒”邮票罕见的原因。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藏有这枚“天安门放光芒”邮票。
天安门上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这各刺眼的光芒令人极不舒服,在发行前有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收回此票。同套其余4枚邮票仍按原定发行日期发售。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前出售。虽经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约有六七百枚。。在第二年也就是57年的时候,国家决定补发一枚“天安门”邮票,它的特点就在于弥补前一玫邮票的不足,在放光芒的印制角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而这枚邮票的发行数量是很少的,因此得到了藏友们的广泛认可和追捧。
天安门在北京市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1651年(清顺治八年)改建后,改名天安门。天安门城楼建重檐大殿,雕梁画栋,朱漆金钉,非常壮丽。城楼下是金水河,河上有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有两对堆伟的石狮和古朴的华表,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整的建筑艺术杰作。我国发行的普通邮票,曾多次采用天安门作图案,1956年发行的特15《首都名胜》邮票,也有一枚是天安门。
华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1954年罗马尼亚为纪念“中国文化周”,发行的邮票图案主题就是中国的华表。
皇史宬又名表章库,在北京南池子大街,建于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是我国现在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档案库房。
皇史宬全部是砖石结构,面积达二千多平方米。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外有红色围端,正殿建在高大石台基上,门设两重。室内有石座,上置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樟木柜152个。具有防火、防潮和谁免虫咬鼠伤的特点。它是研究“金匮石室”的典型建筑。1979年我国发行J51《国际档案周》邮票,有一枚就是采用皇史成正殿作图案的。
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不仅统一国内邮资,而且有了全国统一的邮政机构。1950年1月9日,邮政总局颁发国际邮件资费表。1月14日邮政总局发出通令,规定邮票由邮政总局统一印发,过去各解放区自印的各种邮票一律停止印刷,以印成或加字改值的邮票,售至同年3月底,已售出的邮票用至5月底为止。
为适应邮政业务的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第一套普通邮票,编号普1,全套9枚。邮票采用胶版印刷,胶版的特点是图案花纹和空白部分相平,图案上边两条边线下的第一条横线与右边边框不连接,华表石中部的右边五条横线与柱身相连,图案左右两边的内边框线是由上至下与下框相连。天安门上空白云为三朵,天安门城墙上没有悬挂毛泽东画像。
P.S. 长尾票:整版邮票因侧边、顶端或底部漏打齿孔,形成变体票,我们称此类票为“长尾”票。
2. 2008-10T 颐和园邮票 /小型张  
                    
国家邮政局于2008年5月10日发行《颐和园》特种邮票1套6枚,小型张1枚。分别是:十七孔桥.  长廊.  石舫.  谐趣园  . 玉带桥    后湖 /    小型张. 佛香阁  .    设计者萧玉田。这套邮票采用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和雕刻艺术相结合胶雕套印。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朝房重重、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深深、回廓曲折,帝后生前在这里起居生活。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处。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旖旎动人。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颐和园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邮电部于1956年6月15日发行志号为特15《首都名胜》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的(5-1)4分颐和园,见图。邮电部于1979年4月2日发行志号为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1套3枚,其中的一枚2元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1153年(金贞元元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代皇室改建后称好山园,清代乾隆时改建后又改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总面积达难350亩,全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域占四分之三,是一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古典园林。
万寿山前后有许多建筑,气魄宏大,结构精巧,以排云殿、佛香阁最为壮丽。昆明湖环绕山周,点缀有知春亭、石肪、17孔桥、玉带桥等,都各具风格。我国发行特15《首都风景》和第二十组普通邮票,各有一枚颐和园图。
3.J120邮票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 1985.10.10
我国邮政部门在1985年10月10日发行了《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全套共4枚,分别是表现出了故宫中几个景点的特色。
4-1为“丹阙凌云”。邮票画面是故宫最南端的午门、金水河及太和门,太和门是外朝的入口。
4-2为“太和晴旭”。邮票表现的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内居中是皇帝的金漆雕龙宝座。凡重大庆典,大多在此殿举行。其时,香烟袅袅、鼓乐齐鸣,群臣在广场上,五体投地,山呼万岁。太和殿就更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4-3为“乾坤交泰”。邮票上为乾清宫、交泰殿及坤宁宫。这三个建筑构成内廷的中心。乾清宫,是明清皇帝的寝宫,也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殿内宝座的上方高悬一块书有“正大光明”四字的巨匾。清代自康熙皇帝后,生前不宣布皇储,而是将内定的皇储名字写好后用小匣子装起来,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一旦皇帝驾崩,就立刻打开匣子,根据皇帝遗诏,宣布皇位的继承人。处于乾清宫北交泰殿则为存放皇权的象征物——玉玺之处。交泰殿后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中国传统哲学中,乾代表天,为阳;坤代表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乾清”、“坤宁”两个宫名,不仅作了定义并寄托了美好的祈求。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进北京,皇后便自杀在坤宁宫。
4-4为“琼苑春晖”。邮票画面是御花园全景及神武门,表现了皇家园林草木葱茏及紫禁城神武门的威严气象。
故宫是我国首都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明清先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它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构最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拥有150万件历史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故宫博物院因此而举世闻名。
太和服是故宫“三大殿”(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少之一。故宫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代宫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的正殿,也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
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奉天殿,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1645年(清顺治二年)又改称太和殿,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殿高三十五点五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是一座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大典的地方。殿内正中有一个大约二米高的地平台,上面摆着金漆雕龙宝座。这殿堂就是皇帝坐朝的“金盔殿”。每逢皇帝即位,颁发诏书,每年旧历元旦、冬至、皇帝的生日,公布进士黄榜以及派大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特15《首都名胜》邮票有一枚就是太和殿。
3.1997--18  天坛  1007.10.16
我国邮政部门在1997年发行了一套《天坛》特种邮票,全套共4枚,图案分别是天坛祈年殿、天坛皇穹宇、天坛圜丘、天坛斋宫。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台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则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斋戒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练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廓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是我国最早出现在邮票上的世界遗产,1909年,清政府发行了清纪2宣统元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就是以天坛为主图。以后,天坛曾多次出现在邮票上,成为大清邮政和民国邮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项目。
祈年殿,建於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裏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燔柴炉,是以绿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祀天大典开始时,先置一刳净牛犊於炉上,用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和祝帛均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一旁恭立、目视,称“望燎”。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天地坛,1534年(清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圈丘、皇弯宇,都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皇弯宇内有着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三重枪都铺有琉璃瓦,层层缩小,呈放射形,顶上冠以巨大的鉴金宝顶。殿内正中四根柱象征一年四季,外圈二排各有十二根柱,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时辰。这个高38米、直径30米的圆形大殿,完全依靠28根巨大木柱支撑起高大沉重的共重檐,是我国独特的木结构体系抬梁式构架的典型作品。
4. 特15《首都名胜》邮票 --- 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西城区,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古代园林之一,曾是辽、金、元、明、清儿代帝王的宫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北海总的布局继承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挖湖堆土、胜境天成的传统手法,在水中设置岛屿,沿岸建筑亭台楼阁。琼华岛耸立于水面南部,岛上建有白塔(喇嘛塔),塔高35米多,波光塔影,景色宜人。琼华岛东坡建筑不多,但古树参天,饶有意趣。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高宗触景生情,亲笔书写“琼岛春阴”四字,立碑于此地。“琼岛春阴”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特15《首都名胜》邮票和第二十组普通邮票,也各有一枚北海图。
5. 普20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景山
第1图【景山公园】  1元。该公园位于北京故宫神武门对面,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元代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青山”。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扩建故宫时,将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护城河的渣土堆在青山上,改名“万岁山”。又因皇宫曾在山下堆过煤,俗称“煤山”。公元拂晓,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见大势已去,便在此山东麓的一棵歪脖树下上吊身亡。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依山就势,在山顶建起5座风格各异的琉璃瓦亭,名为周赏、观妙、万春、富览、辑芳,据说以此象征着苦、辣、酸、甜、咸“五味神”。邮票主图上为“万春亭”,是一座3重檐4角攒尖式顶的黄琉璃瓦亭。
景山在北京故宫神武门对面。元代本为大都城内一座土丘,名青山。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为营建宫股,将开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在青山上,逐渐形成五座高高的山峰,取名万岁山。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改名景山,“景”是高大的意思。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在五座山上建五个亭。其中以中峰的万春亭最大,是一座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的建筑。东边的两座,分别叫周赏亭、观妙亭,西边的两座,分别叫富览亭、辑芳亭。周赏亭和富览亭是绿琉璃瓦顶的八角亭,观妙亭和辑芳亭则是蓝琉璃瓦顶的圆亭。四亭左右对称,和中间的万春亭构成一幅壮丽的图案。即是景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文]图说北京三千年(4)
“九五之尊”在皇家建筑中的体现
北京十三大景点讲解问答
尘封的记忆—1990北京
我在中国的回忆-13 北京 清东陵 1990-1993
北京经典八天九夜纯自由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