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肉石博物馆



能够闻名海内外的鲁山文化名片莫过于鲁山大佛和尧山名胜风景区,但鲁山肉石的出现,成为可以称为鲁山文化名片的新贵,而且是可以收藏、馈赠的可移动的文化载体。近年来鲁山肉石已经逐渐在全国奇石爱好者圈子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鲁山地域位于伏牛山地区,出产多种矿物和奇石,最为典型的和品质最好的莫过于鲁山肉石。鲁山肉石是天然石种,属硅质岩石,硬度在7左右,由玉髓和石英组成,产自河南省鲁山县的伏牛山区。鲁山肉石性质稳定,硬度高,耐酸性强,可长期保存不被腐蚀。与戈壁玛瑙肉石相比,鲁山肉石块头大,肉皮与皮下肉更象形。鲁山肉石从象形程度、石头质地、天然色泽等方面,均属肉石之最。




河料肉石更像熟肉而且十分难得,河水和土壤千万年沁润才会形成肉色,甚至有的肉皮带有毛孔,因此更加稀有和珍贵,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鲁山肉石跟田黄石一样具备独有的地质造石条件和长期河水沁润条件,我国其他地方的肉石没有这样的出产条件,因此质地绝对上乘。肉黄色已经沁入内部,这绝非人工染色能够做到的。


 

肉石相传由中华刘姓始祖刘累养龙的神话传说而来。

刘累,尧之裔孙。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御龙于豢龙氏。公元前夏代孔甲帝时,天降二龙于朝,雌雄各一。孔甲派刘累养龙,长达7年这久。因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后因一雌龙死,累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后孔甲追究问罪,便于孔甲七年戊申,迁徙到尧山(大龙山)东麓,今天的河南省鲁山县隐居,雄龙跟随。刘累隐匿了原来的名字,改称“丘”,人称“丘公”,称隐居的地方为“邱公城”。孔甲知道后,不再追究,丘公改为刘累,刘累族人遂改姓刘氏,中华刘姓遂刘累繁衍生息。当年刘累饲养之龙的肉身,化成龙鳞肉石,成为鲁山肉石奇特品种之一,极其少见。

刘累养龙,所用猪肉、鸡肉,化成如今所见猪肉石、鸡肉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累
刘姓源出【霸气爆了】
中华养龙第一人刘累,被皇帝赐封为“御龙氏”
在上古时期的夏朝, 是否有人养过龙? 一起来看看
杜氏图腾
最详细的刘累养龙传说!只此一份,值得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