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不了解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前世今生

目前农村金融的格局是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严重不足,合作性金融微乎其微。

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

人民公社解体后,为有效管理和使用集体累积资金,部分地区开始组建以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偿使用、共担风险为基础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统筹管理集体资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在资金上互通有无,进行内部融资,后因资金投向非农,积累金融风险,1999年国家发文取缔了该组织。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历经15年发展,偃旗息鼓退出历史舞台。

2.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我国农村农信社在不断的改革历程中,一直反复摇摆在合作性金融组织和商业性金融组织之间。后随着产权改革,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成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合作互助”为初衷组建的信用社完全演化成了商业性金融机构。

3.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根据监管主体的不同,目前我国的资金互助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银监会准入型:

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2006年底银监会发文允许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发起设立实行民主管理的社区性合作金融组织,并在2007年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2007年3月,我国第一家完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始对外营业。而后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始在全国发展起来,截至 2012年6月,获得银监会批准、具有金融许可证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共有 49 家,主要分布在吉林、山西、四川、浙江等地。此后因各地借由资金互助社之名频发非法集资跑路事件,至今没有再发放该类牌照。

(2)政府扶贫型:

由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扶贫资金,在贫困村内建立“互助资金”,村内农民可以以自有资金入股等方式扩大“互助资金”的规模。村民以借用方式周转使用“互助资金”发展生产,是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这一类资金互助组织是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贫困区域的特定贫困群体采用的一种特殊扶贫方式。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

未经银监会审批,部分在民政工商部门登记,经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由合作社内部全体或部分成员以自愿方式入股,在出资成员内提供借款业务的互助性资金服务行为,其中由供销社发起设立的资金互助属于该类。这类组织在全国约有25000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具体怎么搞滴

1.银监会准入型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模式

2014年国家一号文件对于资金互助社的合法边界提供了五条标准,即坚持社员制,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来源和服务对象,都是合作社社员;封闭性原则,作为一种金融活动,不对外开放;不对外吸储放贷,使得资金在合作社内部封闭运行;不支付固定回报,不能以承诺高息的方式吸收存款;社区性,政策鼓励和推动社区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这类组织发展后期受监管、政府等力量介入干预,农户认知度不高、民主参与管理不够,发展缓慢,最早成立的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

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担保公司+银行”模式

该模式中合作社与银行建立的融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合作社向银行提供担保,社员可以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该模式适用于上规模、销量稳定、与银行合作关系稳定的农民合作社;一种是银行对合作社整体授信,合作社内部对社员进行评估,通过贷款“批发”转“零售”的方式对内部社员进行小额资金调剂,贷款到期由农民合作社负责全面偿还。合作社通过控制贷款社员现金流,销售货款回笼到合作社账户,收回农户贷款本息。

山东枣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担保公司+银行”模式

担保公司作为担保、调剂平台,一种是担保公司直接将社员股金作为担保基金放到合作银行账户,银行按照约定倍数放大的额度对社员直接提供贷款,另一种是担保公司为社员调剂资金,在合作银行存放部分担保金,合作社以社内资金为社员间贷款提供调剂,在内部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时,再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担保借款。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鸡肋人生

1.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先天优势

(1)借贷信息对称

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具有典型的外生性,信贷供给与农民需求信息不对称,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同时,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也会产生较高的交易与管理成本。而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区域性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社员之间彼此熟悉,信息非常对称,故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外生于农村经济的商业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成本,及时有效地满足三农经济经常性的小额资金需求。

(2)服务下沉,手续便捷

商业性金融机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主要服务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农村种养大户等资金雄厚的农村经济主体,会把无抵押无担保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拒之门外,或者收取较高的风险补偿,很难与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员,也用于社员,并且社员彼此熟悉,基本上采用的是信用贷款,因此资金成本低,手续便捷,能够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后天不足

(1)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来源不足

农村资金互助社除了可吸收社员存款外,还可以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但从益民资金互助社的几年实践来看,社会捐赠资金一般发生在组建初期,多为偶然发生且资金额度有限;而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缺乏细化的政策支持,虽然可以从当地银行机构批发贷款,但金额较小、支持有限。

(2)金融功能不完善,服务能力有限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范围可以包括办理社员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买卖政府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和代理业务以及在向其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等等。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是为社员办理存贷款业务,很少涉及债券、保险、同业存放等其他金融业务。资金互助社运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出于防范风险角度考量,限制单户社员发放贷款额度,以旺苍县贫困村级资金互助社为例,其单笔最高金额为5000元或1万元,难易满足贷款需求多样化、大额化趋势。

(3)金融体系不完善,发展缓慢

大多数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基本能够实现盈利,但剔出这些因素,按照正常成本核算,很少有互助社能够避免处于亏损状态。微弱的存款利率并不能吸引和灵活调剂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政府出台的相关财税优惠不多,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相应权益得不到保护,经营管理者忧心政策有变化,农户疑虑担心财产安全。农村资金互助社缺乏从下而上的完整体系。从国外成熟模式来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一般是一个三级合作银行有机整体,通过自下而上的持股和自上而下的服务实现了经济上的了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合作银行系统,发挥着整体优势。而目前,我国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仅仅是在各地进行零星的试点,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发挥系统优势。

Q:这会儿了解咩?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属:神州土地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浙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 中国农经信息网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镜鉴与体系架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贷款难
农村资金互助社变形:江苏上亿农资被放高利贷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如何守住底线_银色小念
资金互助合作社:迈开步子小心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