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广迎 ‖ 朱光潜书法“四境”说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学界素有“美学一代宗师”之称。他的白话散文“已臻化境”,而且“他本人的书法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彭峰《无言之美》)

朱光潜把学习书法的阶段概括为四个境界:

1、疵境:写字的初级阶段。特点是驳杂不稳,毛病很多;

2、稳境:结体用笔,分行布白,学到了一些规模法度,平正工稳,没什么精彩之处,也没什么独创。

3、醇境:荟萃各家之长,形成自家风格,写的字可以成为艺术品。特色是凝练典雅,但是仍然未脱出“匠”的范围。

4、化境:不仅字的艺术成熟了,胸襟学问修养也成熟了,融会贯通,写出的字不仅能表现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可表现高超的人格。学识人格,字里行间流露于无形之中。如此可进入化境。这时的作品,可以成为“妙品”“神品”。

朱先生据此认为,大部分书家的作品是处在“稳境”和“醇境”,而“化境”则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这此中的缘由,人力固不可少,否则不能达到“稳境”和“醇境”。而天资更不可少,否则到达“稳境”和“醇境”的速度就会有快慢。

因为,“疵境”、“稳境”二者可以借规模法度为导引而达到,而“化境”就要超出艺术范围,进而推广到整个人的人格以致整个的宇宙。

朱光潜书法“四境”的划分,有些类似于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三境”,即“物境、情景、意境”。另外,朱先生也意识到一般写毛笔字与作为艺术的书法,具有有较大差别,所以,他说道:“一个人到了艺术较高的境界,关于艺术的原理法则无用说也无可说了;有可说而且需要说的是在’疵境’与’稳境’。”(朱光潜《谈文学》)

朱先生的书法境界界论,把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概括为“化境”,是极具哲学意味的前瞻性思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普遍的借鉴意义。大家不妨用这个标尺来衡量一下,我们所知的古往今来所有书法家及其作品,有几件是达到了化境的?不外乎天下几大行书而已!

由此可知研习书道之难。

2011.03

(本文原载2013年第5期《桃花源》杂志。后收入《御云随笔集:那一轮明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光不辨水与月 落笔更如锥画沙
走近龚望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看书法的四重境界,你到哪一境了?
大音希声---林散之书法作品赏析
池水尽墨熟后生:古今关于书法生与熟三境界的论述
宋朝有一位天才皇帝,他的字已臻化境,李世民跟宋徽宗都不如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