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广迎 ‖ “心智”与“事功”

北京大学《艺术主流》杂志,近期刊发我关于人生话题的几篇短文,许多熟悉的朋友看到了,便成了热议的话题。特别对《放牧心灵》《关注人生,享受生活》等文章,有朋友评价说刘广迎这个人非常达观,已经看破红尘。还有朋友则希望我作进一步阐发。

首先,人应该乐观和达观。我并没有达到“看破红尘”那么高的境界,只不过是比较达观而已。我在有关文章中谈到,从人生的终极意义来说,并非无休止的劳作,而是闲适。因为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愿意做苦行僧而自我放逐、自讨苦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加倍珍惜生命;人的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所以要学会享受生活。这些观点,全部基于对“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当代学者周国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价值)。

基于此,周先生提出:人生应该拥有一种“心智生活”。

所谓心智生活,亦即心灵生活(灵魂,超越性)和智力生活(头脑,理性)的合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生活。心智生活的特点是其内在性和非功利性。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乐的最大源泉。心智生活能够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信和宁静,仿佛有了另一个更高的自我,能与自己的外在遭遇保持一个距离,不完全受其支配,并能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不会沉沦其中,也不会去凑热闹。(《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这其实是一种定力。有了这种定力,你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洪应明《菜根谭》),也就是前面说到的“达观”。

其次,人生应该积极进取。亦即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能当一个庸庸碌碌的无用之辈。这既是人生的责任,又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菜根谭》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不可虚度光阴。

《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是说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子,必须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但是,人生所设定的目标,并不是全部都能够实现的,比如官场角逐、商海沉浮等等,即使目标不能达到,也不可以做与自己的理想和人格相违背的事情,这就叫作“有所不为”。亦即做人必须有底线。孔子所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我尝反省自己,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制定过一个什么目标,比如做成多大事业,当到多大官,赚取多少钱等等。但我心中却有一个信念:就是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所以,总是不断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争取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至于做什么事,则一切顺其自然。

这倒正好应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中山先生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什么叫大事呢?孙先生说:“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另外,他还告诫道:“学生立志,注重之点,万不可想要达到什么地位,必须要想做成一件什么事。因为地位是关系于个人的。达到了什么地位,只能为个人谋幸福。事业是关系于群众的,做成了什么事,便能为大家谋幸福。”(《立志做大事》)

处世达观,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并非无所事事、不思进取。而是由于内心的强大,对身外的得与失看得比较轻而已。而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是丰富,他的定力和毅力便越是强大。周国平先生说:“真正的伟人必有伟大的心智(内在生活),心智不伟大者不可能有伟大的事功(外在生活),但心智伟大者未必有伟大的事功。”(《周国平人文讲演录》)这里所说的事功,也就是中山先生所说的“大事”。

再次,我是比较推崇趣味人生、诗性人生和艺术人生的。我认为人生的最大成功并不在于你当了多大官,或者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你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梁任公讲,人在无边的空间中,只是一粒微尘;在无限的时间中,只不过是一个片段。一个人无论能力有多大,总有做不完的事(《“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从哲学上来说,成功与失败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在百年之内,大家结果都一样。所以,从个人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看,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那曾在空间中漂浮起来的微尘,待到尘埃落定,依然还是微尘。切不可因为追逐蜗角虚名和蝇头小利而迷失自我、丧失本真。

孔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即是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无可无不可”,“无为而无不为”。不必算计,也不必犹豫,只要认为应该做的,便积极去做。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有益的事,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决不可碌碌无为。更不能像某些修道士那样,自我放逐,消极避世,遭人非议,使父母和家人蒙羞。

记得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他是这样说的:“人活着,是为了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句话朴实无华,真实而又平淡,但却是淡中有味,蕴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

2010.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观与乐观
一日禅:达观,是一味精神的良药
周易万年历?第三章?震宫八卦?第七节?随卦
明理达观(会心玲珑)有健康才有未来
◆人生,一半坦然,一半坎坷,达观就好!
十二、非上上智 无了了心(万象空幻 达人达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