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广迎 ‖ 学者型书法家虞世南——由《虞世南诗文集》到虞世南的书法

图16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因为喜欢虞世南书法,所以有关虞世南的法书、著述等文献资料莫不收集。然而虞世南的诗文别集似乎极为少见,近于网上购得浙江古籍版《虞世南诗文集》一部,弥足珍贵。

说起初唐书法家,一般人都知道“欧、虞、褚、薛”,而说起初唐的文学家,一般皆知为“王、杨、卢、骆”,很少有人知道虞世南的。

对于“虞世南的历史地位,在古人看来,主要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是辅佐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帝师’;在今人看来,主要是著名书法家,是有特色的虞派书法的创始人。而对于他的诗文,尽管’文翰’被唐太宗列为’五绝’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是一位宫廷文人的代表”(周乃复《虞世南诗文集序》)。这是很不公允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虞世南的诗文较多散佚,是以流传不广;二是他的书法名气太大,因而书名掩盖了他的文名。实际上,“他是唐代最早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型文学家,他写出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和《蝉》等诗作时,’初唐四杰’王勃等人还没有出世,或尚为孩提。他编撰的《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亦是相当完备的大型类书,载入《四库全书》,成为查检六朝以前语言、典故的必备书。遗憾的是,他的许多著作,如曾作为童蒙读物的《兔园策》等,如今已经散佚了。”(胡红军《虞世南诗文集前言》)这不能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损失。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幼年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郡学者顾野王,历时十余年,精思不懈。并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妙得其奥旨。历经南朝陈、隋,于64岁时与欧阳询同归唐,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选,参与军国大事。曾撰《帝王略论》,探讨古今帝王成败得失,以供太宗借鉴。

虞世南是初唐大书法家,是身兼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被唐太宗李世民誉为“人伦准的”的名臣。如果说是书法家,那是真真正正的学者型书法家。

虞世南别集较少见。正如周乃复先生所说,《虞世南诗文集》的编成出版,让我们看到了虞世南“讲究典故、追求雕饰、婉约繁缛的宫廷诗文的特点,同时也能感受到唐代诗文新风的早春信息”。对于重新认识虞世南在历史上特别是文学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书法史的人都知道,唐太宗最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而虞世南是得“二王”正传的,故太宗远师王羲之,近师虞世南。虞世南的书风,可以说影响了整个唐代,与虞同为初唐四家的欧阳询、褚遂良,都向虞世南请教过王书笔法,褚遂良且以师事之。唐太宗尝谓魏征曰:“虞世南死,无人可与论书。”

唐张怀瓘《书断》评曰:“伯施隶、行书入妙。然欧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亦犹韩鲁之追东郭夋兔也。论其成体,则虞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近世习唐楷者,莫不受惠于虞书多多。

虞世南是饱浸儒学的文林望人,在古代书家中,唯虞世南书风最具“君子相”,其书直入二王堂庑,有六朝遗韵,且具中和之美。观其所书《孔子庙堂碑》,直可与大王《东方朔画赞》《乐毅论》相媲美。予尝谓:“虞书之若大士硕儒,渊雅安详,虽貌不惊人,举手投足间已然点破众生万殊之相。”(《学书应真、草并重》)所以,我的书友及学生中有习唐楷者,我总是推荐他学习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又是一个极具理论思辨能力的人,他在书学理论上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几位书家。陈方既先生评曰:“他才真是有书学理论建树于唐初并影响于后世的第一个人物。”虞世南著有《笔髓论》《书旨述》《劝学篇》,尤以《笔髓论》七章对书法理论史贡献最大。该文既有对历史书学状况和真、行、草各体技法的精要分析,更提出了以“冲和”为核心的精辟的美学见解,在书法美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又,虞世南第一次提出了“写心”和“妙悟”的观点,把书法艺术由单纯技术层面上升到心灵层面来认识,促使书法自觉从技巧层次的美学追求向其内涵深化,为认识书法的本质和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复,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然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以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字形者,如目之视也。为目有止限,由执字体。既有质滞,为目所视远近不同,如水在方圆,岂由水乎?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则同,远近则异,故明执字体也。

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虞世南《笔髓论·契妙》)

这篇论断,被陈方既先生评价为“这是有书法史以来最有思想容量、最有认识深度的一篇书法美学原理论述”(《书法美学思想史》)。

虞世南传世著名书法作品有楷书《夫子庙堂碑》(图16)、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小楷书《破邪论序》及摹《兰亭序》墨迹等。遗憾的是,见于著述的虞世南的许多书法作品,如《枕卧帖》《经》《会稽碑》《越州龙泉寺碑》等,现均已散佚,这也可以说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

2012.08

(本文原载于《桃花源》2013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历史人物——虞世南(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智均力敌——虞世南《贤兄帖》《去月帖》、欧阳询《脚气帖》赏析
虞世南小楷
唐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赏析
初唐三杰-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三希堂藏本:孙过庭《书谱》高清版,是不是找了很久?这才是原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