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生是中国画繁荣的造血机

王学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原山西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山西省政协委员。

作品入选第八、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第一、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作品荣获中国台湾雄美术、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大陆水墨新人奖”优秀奖。出版有《王学辉作品集》等画册数本。

中国画的发展从来没离开过写生,为什么我们还要讨论中国画与写生,而不讨论西方油画、水彩画与写生的关系呢?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西画从写生起步,就是从写生开始,一直到成熟,画家一辈子都跟写生相伴相随。至于临摹,只是偶尔为之。因为中国画初学开始就非常强调从临摹起步,而且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临摹与模仿中走过一生,甚至有些人一生中都是以临摹为荣、为生。所以就让人产生了中国画不需要写生或不写生的片面认识。其实稍微了解一下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你就能认定中国绘画的成长和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写生。写生是绘画不可能绕过去的坎儿。

▲王学辉《肇庆仙女湖写生》

一、从美术史看中国画的写生

五代至宋是我国山水画的成熟期,也是辉煌期。荆浩、关仝强调“师法自然”,范宽、李成强调到大自然中“对景造意”,强调“写山真骨”,强调“搜妙创真"。整个宋代十分注重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他们在山水画上获得伟大的成就,主要的一点即在于对真山真水有其切身的感受。我们看宋画中对树枝根叶的刻画,真是盘根错节,逼真生动,画山涧岩石大小错落,自然分布,棱角分明。这样生动鲜活、入木三分的描绘,如不认真反复地观察揣摩,或对景写生,不可能画到这样的精准生动、又变化丰富。

▲王学辉《肇庆写生之一》

北宋花鸟画虽没有像山水画成就那样高,但进展得也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特别重视写生。如易元吉见赵昌对花写照,有所启发,不辞辛劳,“入万守山百余里”,以观察猿猴、獐鹿等动物的行为神态,而画出栩栩如生、灵动可爱的动物。历代花鸟画家更有自种花木、果蔬或在自家水池饲养水禽、鱼类,或将鸟儿捕于笼中喂养,以便日常观察、写生之方便,或请教花工、匠人师傅了解花木知识,这样的文字在画史上记载很多,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中国画与写生分不开。

▲王学辉《肇庆写生之二》

反之,历史上因为保守僵化,只重临墓不重视写生而使绘画走入低谷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清四王就因为一味地师古而不知师法自然,一度使清代画坛产生委靡不振、毫无生机的局面。总之从山水画的发展来看、从宋代山水画成就一路走来,认真分析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写实的手法,有些局部刻画得准确入微,让人叹为观止。

▲王学辉《肇庆写生之四》

只不过这些作品,不是用焦点透视来完成整幅作品,给人感觉好像是写生不可能做到的。我认为是用了局部写生法(或个体写生组合法),而不是一幅作品在一个角度(焦点透视)完成的写生法。然后按照作者的构图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张非常精彩的作品。否则他们怎么能画得那么像、那么准确生动呢。

▲王学辉《小塔子口村》

又如花鸟的折枝花,一枝一叶、一个花骨朵儿,都是画家认真观察对象,认真写生得来的,如清代的居巢、居廉兄弟。我去过广州郊区他们当年的画室,他们的作品都是画自家附近的农田和菜园、瓜果、蔬菜等。他们往往站在那里、长期观察、并认真写生。他们认为“不能形似哪能神?”翻开中国绘画史,又有哪些画家不是通过认真观察自然、认真写生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又有多少画家不是通过写生(只不过跟西画写生方法有区别),在生活中吸收营养,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王学辉《天山写生之一》

历史上有不经过写生也能成为画家的,但毕竟是少数,且各自有渊源。但肯定地说,历史上大部分的优秀画家都是要观察自然、搜妙创真的。总而言之,中国画是离不开写生的,只是中国画的学习方法、步骤是先临摹,在基本掌握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然后写生。临摹确实重要,继承优秀的传承,可直接登堂入室,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走。因为中国画的学习程序、入手方式是以临摹为先,很多人就以为中国画不写生,一生专以临摹为能事,这明显是个误区。

▲王学辉《黄土地记事之一》

二、写生对中国画发展的贡献

经历了清代以来保守思想、抄袭模仿的画坛风气,一大批有志改革振兴中国画的有识之土,加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一批年轻有为的学子,把西方对景写生、科学的透视学等知识引进国内,给当时沉寂的中国画带来了生机,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等,及北方徐悲鸿、赵望云、黄宾虹、李可染、蒋兆和、黄胄等一大批中国画家借鉴了西方写生的方法,弥补了中国画写生的不足。

▲王学辉《三清山雨后》

他们开始用笔墨直面生活,到大自然中直接对景写生,给近代中国画带来了鲜活的生命。随便举几个例子,如近代傅抱石在重庆居住期间画了大量的写生,嘉陵江山水启发他形成了抱石皴。新中国以来,金陵画家们几次外出写生,形成了金陵画派,为山水画带来了新的面貌。尤其是李可染两次较长时间的外出写生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更是成就了他的风格李家山水。

▲王学辉《灵岩写生》

如果山水画一直沿袭清四王临摹风气,而不观察自然、认真写生,就不可能产生新中国这一大批有创造力的画家。又如石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转战陕北》轰动画坛,如果没有在陕北高原长期的生活和写生的积累,也就不可能画出笔墨酣畅、大气磅礴的黄土莽原。因为在古人的画谱里寻找不到那样生动的画法,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寻才能找到适合的表现方法,激发创作的灵感。

▲王学辉《云中天下脊》

可以说,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画的发展迅猛、风格多样、水墨功能的发挥、表现力的丰富,都是与写生分不开的。应该说写生给了中国画无限的可能性,生活是中国画发展的源泉,写生是中国画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中国画一次次焕发生机的造血机。

▲王学辉《灵峰》

近几十年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兴盛,风格更加多样,面目异彩纷呈,除了对传统的重视,更与画家大量的写生分不开。交通的便捷,经济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为画家写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走过了五大洲四大洋有了更宽的视野,在吸取着更多的养分,有了更多的想法,各自在寻找着符合自己秉性的风格。有的在自己的家乡寻找到了为之一生钟爱的题材,有的将创作的基地定位在千万里之外的异地风光。

▲王学辉《天地衡岳》

我认为中国画一直都是重视生活深入生活的,只是我们的观察方法与西画的观察方法不同,着眼点不同,在时间、空间、质感的追求上不同而已。中国画与西画的审美取向的不同,追求的画面效果各异。中国画写生不是死画,而是活取,不是客观再现,而是主观表现。西画重视外观,如追求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现象、光感,色彩变化,而中国画更注重本质,如岩石的质地,质感,树木更注重画出树干的特质和树叶的形态,更追求他们的物理本质。西画要求透视的准确性,中国画认为视觉的舒适感更重要,西画追求明暗虚实,中国画在意的是黑白灰的效果;西面表现立体,中国画追求平面感;西画再现真实,而中国画是要讲究“似与不似” 才对。这就是我们在写生中要把握的关系。

▲王学辉《恒山图》

这几年山水画写生形成了一股大的潮流。画家们纷纷到大自然中去印证传统,更深入地了解经典。同时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丰富绘画表现力,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是时代给予我们中国画发展的机遇。我相信对写生越重视,对优秀的传统就会越敬重,因为历代大师的作品都是从观察自然、对景写生中获得的养分,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王学辉《火石寨写生之二》

也许有人担心,中国画因为重视写生会导致中国画特色丢失,我认为只要在写生过程中,不忘中国式审美和中国画的特点,我们就不云迷失方向。

END

艺术修养靠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希望我们每次的分享都会给您带来些许的启发。欢迎关注我们,来到博林艺术馆一起品鉴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中国山水画写生的认识
国画 | 山水画写生中的六个问题
【230】老崔说画:邵大箴谈写生:写生是师造化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全部
成忠臣:论中国画与西方画的共同点
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变革者——宗其香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艺术精神系列20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