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手札临习攻略(之三):结字特征

作者:陶钧【百度百科】

米芾《清和帖》

1. 因字立形

米芾行书对于字形的处理往往根据字的本身结构来因字立形,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大或小,或疏或密,使其各得其所,无矫饰之姿、造作之态。这与米氏振迅天真、一任自然的笔法特点互为表里。

在《参政帖》中,“苏”、“太”、“简”、“四”、“翰”、“林”、“学”、“士”诸字,笔画繁的字形体较大,独体字及笔画少的收小字形,上下结构的结体略长,左右结构的则横向展开,都是因势利导,各尽其态,避免了千字一同、状如算子的弊端。↓↓↓

2. 中宫紧密

古人论书法说字有“九宫”,即将单个字放在一个等分为九个小正方形的大方格内,中间一格即为中宫;也有不同的说法,清代刘熙载认为中宫是字的主笔。这些说法都是一家之言。笔者认为,中宫是一个字的核心部分,因书体、造型手段不同会有所变化,很难以固有的位置去理解。在具体实践中,中宫应该处于字的中心位置附近,常常根据字形处理有一定的变化。

在米芾的行书中,字的中宫往往收束紧密,从而使整个字的结构结实、健朗。如《张季明帖》中“余”、“张”、“审”、“气”、“长”、“史”、“弟”、“也”等字。↓↓↓

3. 大开大合

前人论章法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说,多是着眼于整体布局而言。在米芾的作品中,一字的间架也往往有此特点。具体来说是大开大合,大疏大密,长短交错,聚散分明,强化矛盾,相辅相成。

如《张都大帖》的“到”字,左半部平实紧凑,右半部“立刀旁”高起低收。又如《李太师帖》的“贤”字,上半部横向力求开张宽博,下半部则相应收窄,上下宽度比例约为2:1,对比鲜明,作风大胆。↓↓↓

其余字如“见”、“何”、“闲”、“也”等,大同小异,但其共同点在于强调疏密对比。↓↓↓

4. 欹 [ qī ] 侧取势

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字的中间画一条直线,将这个字的左右分为大致均等的两半,这条线即是字的纵中轴线。在米芾的作品中,这条轴线往往有较大的倾角。如《乡石帖》中的“右军”二字的轴线即形成明显的倾角。↓↓↓

在米芾的书作中,这种例子俯拾即是,如《清和帖》中的“伏”、《值雨帖》中的“且”、“如”、《张季明帖》中的“深”。↓↓↓

值得注意的是,“右军”、“伏”、“且”的轴线是向左侧倾斜,而“如”“深”是倾向右侧。至于角度更是不固定,大大小小,形成了跌宕起伏、平中见奇的效果。

5. 黄金分割

启功先生论书诗有言:“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这是说黄金分割与书法结字的关系。黄金分割又叫黄金律,是指将一条线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比例是0.618:0.382,在视觉上最具美感。视觉艺术往往重视三分之二的位置,这个位置因与黄金分割比例比较接近而易于把握。

在米芾的书作中,不少字的结构都将主笔安排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位置,或与其他线条相交,或与字的轴线相交,暗合了这一视觉艺术规律。

如《竹前槐后诗帖》中的“芾”、“午”、“具”等字的纵轴与横笔的位置都符合黄金比例。↓↓↓

如《彦和帖》中的“言”字,如果按常规书写,“言”字有五个横画,但此处只有首横展开,其他都被压缩成点状,把点状的几笔连缀起来,作一直线与长横相交。这样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交点都处于黄金分割的位置。↓↓↓

《李太师帖》中的“书”字也是横画较多,而最长的横将“书”字纵向分割,亦是黄金比例。↑↑↑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札秘笈3:字形怎样写出趣味?米芾手札给出了5招修改
用黄金格分析字形结构的思路
植赏园 | 技能系列之:树与盆的黄金比例参考
书法课堂丨行书临习之四——章法解析(一)
用黄金格分析字形结构的思路,本文从常见字形结构去进行分析
谈谈启功体书法的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