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之 目标教学

目标教学

    目标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三大流派(理性派、感性派、人本派)中理性派的杰出代表。还有学者认为,目标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影响的四大教学实验家族(学导式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创造教学)之一。获得这样广泛的好评,在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有必要重温其理论与实践。

    一、目标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一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二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达成的,不是学生自然成熟的结果。三是学生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也表现为与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学生的发展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外延,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应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是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二是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教学目标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三是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2.什么是目标教学。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目标教学,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00年8月,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经过充分研讨,一致认为:目标教学是以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这一定义简明扼要,既反映了目标教学的特征,也揭示了目标教学与其它教学理论流派的区别。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目标教学的理念与要义

    1.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乐观主义的教学思想,它既为保障中小学生的基本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中小学生潜能找到了科学依据。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在教育的不同阶梯上,挑选少数能够进入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的人。

    相信所有学生(智力正常的)都能学好学校所教授的课程。这是目标教学的基本信念。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正相关。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5%的优等生加上90%的中等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每个后进生都能够得到预防或转化。目标教学认为,后进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早期发展和后来的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积累造成的。在后进生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缺陷积累与情感障碍积累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缺陷积累”说不仅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后进生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为预防和转化后进生找到了基本策略:对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要进行及时的揭示和矫正。如果后进生已经出现,要通过诊断补偿,揭示失误,补救教学,消除缺陷积累,进而逐步实现转化。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由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这是中小学教师的神圣职责。

    2.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教学目标分类学,既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统一的起点和归宿,也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合目的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本质特性。教育的本质很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教育。目标教学恰恰抓住了教育的这个本质,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把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即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依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依据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效果。

    3.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多变量可控制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它既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也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目标教学为广大实验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一是学程目标教学模式。在一个完整的学程(学期)中,目标教学要经历:①准备阶段:确定教学目标、划分教学单元、设计单元反馈矫正程序和为学生定向等。②单元目标教学阶段。按常规实施单元教学、形成性测验、反馈矫正、平行性测验等。③终结性评价阶段。全部教材(课程)学完后,要通过终结性考试和评价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学期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单元目标教学模式。包括单元备课、前提准备、单元新授、单元综合、单元矫正、单元小结等六个阶段。三是课时目标教学模式。一个单元除了上课前的备课环节和单元小结,余下的四个环节就构成了单元目标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即补偿课、新授课、综合课、矫正课,每种课型又往往分为几个课时来进行。目标教学的课时教学模式一般包括认定目标、诊断补偿、达标教学、反馈矫正、课堂小结等环节。

    4.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课堂学习策略指导体系,它为教师把课堂教学与学习指导统一起来,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目标教学学习策略研究至今虽然只有六七年时间,却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学习策略教育内容,包括一般认知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要求按学段分解为年级序列、单元要点和课、节训练要素、学习策略教学目标编制建议和方法途径。二是学习策略教学要求。包括:①“四项原则”,即过程性、训练性、分解性、一体性等原则;②“五个结合”,即课堂教学与专门训练、策略知识与元认知技能、掌握学习内容技能与信息加工技术、学习策略教授与学习策略训练、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等相结合;③“四个突出”:学会学习、有效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情境条件、技能要素、自理技术等准确的任务分析和合理的过程设计的指点、解释,足够的练习与反馈,恰当的作业与矫正等;④“四个进入”,即学习策略教学要进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测评、活动等,把课内外结合起来。

    5.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反馈矫正机制,它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有效机制。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学评价就没有目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教学评价来判断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就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到教学目标的达成都与教学评价紧密相联,形成了以“目标——活动——调节——发展”为特征的教学体系。这种以反馈矫正为中心的教育评价观是最符合素质教育本质的评价观。它包括五个方面:教学前提诊断性评价,包括入学准备程度、认知前提、情感前提、后进生成因等方面的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性评价,包括课时级教学目标达成性评价和单元级教学目标达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主要指对学生情感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价。

    6.目标教学为当代教学理论宝库提供了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提供了有效机制。

    目标教学管理体系是目标教学体系高效运行的保障系统。这种保障作用体现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校所有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为达标而教、学、评、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它包括:①分级管理,由县区、乡镇、学校、班级、学科五个方面构成。②全程管理,包括教学设计管理、前置目标管理、当堂达标管理、单元达标管理、终结性目标达成管理。为了真正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程控制,还必须建立模式、程序、材料、反馈、随机、指令等六种控制机制。③分类管理,包括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优化、优秀生的发展等。④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管理常规、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学生学习成绩管理体系等。

    三、目标教学的未来与发展

    今天,人类教育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目标教学必须与时共进,为中小学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上,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在人文教育思想大发扬的时代潮流面前,要让目标教学的旗帜继续飘扬,就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已有的课堂教学操作框架的基础上,借鉴人文教育流派的课堂教学理论,促进和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命化、积极化,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中全面推进和深化目标教学研究。

    2.在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要从旧的“三中心”走向新的“三为本”。尽早突破陈旧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仍是今后目标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主张,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3.在教学目标的追求上,要从以“双基”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人认为,目标教学在落实认知领域的“记忆、理解、运用”等低层次教学目标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其实,目标教学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诸如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同样是有效的。这一点已为“九五”期间目标教学实验研究成果所证实。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主题的今天,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必须尽快从以“双基”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在课堂教学实践上,要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走向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在完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框架的基础上,要借鉴人文教育思想,克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观,树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这里,“多维”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群体等)局面的出现;“互动”是指通过教学主体互动、教学主客体间互动、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促进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5.在教学评价和管理上,要从单一的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走向多元评价和管理模式。

人的发展就其智慧类型而言,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者没有权力去干预学生智慧和才能发展的方向。目标教学必须尽快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的学生的弊端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在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也要看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和大量涌现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枣庄市中学教学常规(2012.6转发)
先学后教,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中学校长年终述职报告(主管教学)草稿
20230404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