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识、哲学与科学
陈嘉映
首先说说常识,常识是我们处理那些最切近,接触频度最高的经验时所用的“道理”,尽管它们不以命题推理的形式明确表现出来,但并不妨碍我们以及其直观的方式“运用”:例如我当然分得清鸟雀与昆虫,但未必就能罗列出区分它们的标准来;常识无需证明,也并不因此减损其对日常经验的有效性,常识概念不像科学概念般精确——正如维特根斯坦那里的“家族相似”,它们彼此间没有明确的分野,但与其说常识概念是“模糊”的,不如认为它们的清晰程度足以应付日常状况了。而且由于常识是个别经验的无系统的归纳,因而它不以追求一致和融贯为目的,不同类型经验的“道理”往往都是可接受的,《列子》中的两小儿,用各自的常识论辩日的远近的时候,虽然他们的主张相反,但看来都是有道理的。常识对世界的理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归类里,而在语词的使用中,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对常识而言,只有在疑惑之际,才有解释的必要。
尽管常识不会“无疑而问”,但我们真遇上了“反常”的、无法在原先的常识框架中解释的现象(例如日食月食、磁石吸引铁屑等等)的时候,人们开始生发出理论的探求,也就是说,人们试图构造融贯一致的体系,用以解释尽可能多的经验现象,无论其合乎常理与否。哲学和科学,就是这种理论冲动的两个侧面。(这里的“哲学”主要指科学哲学未分之时的理论形态,典型的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哲学理论的“道理“从常识(或常情)而来,并对它们加以组织,成为连贯的道理系统,哲学家们在用自然语言构筑理论体系,相信他们能以此解释所有的现象。科学家就有所不同了,他们先是把日常经验归约为“实验”,并用精确严密的定义塑造一门新的逻辑—数学语言,这门语言超出了纷繁多样的生活世界,也正因如此,一个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普适的理论体系才真正成为可能。
反观哲学,几千年来所有寻求普适的努力都归于失败,这也许恰恰是因为哲学是如此仰赖常识(常情)的缘故,哲学体系是在常情与自然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意味着它,与科学不同,必定被囿于多种多样的生活世界中,无法给出统一的形式。哲学家不应再对“普适的哲学”心存幸念了。
人类的知识累积始于“常识”,而且也正是常识,为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即科学与哲学)提供了背景框架,然而,一方面,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与常识经验日益疏远,科学理论的解释力也无须倚赖常识和直观的理解;另一方面,哲学作为组织和重构常识以达成普遍解释的努力又是徒劳无功的。因而我们面临的两个世界的分野:一边是疏松零散的常识世界,一边是体系严密的科学世界。问题在于,这两个世界何以彼此通达?这也许正是哲学要力图给出回答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部要加强理论素养
哲学是科学的吗?
法官的良心—自由心证的运用
哲学大视界
陈忠林:如何让法学不成为谎言?
关于哲学问题的辩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