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其他的潜在功能。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问题的分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模糊的问题。

3.问题解决的特点:
目的性。
认知性。
序列性。

4.问题解决的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2.理解问题。这阶段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的过程看做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3.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
4.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措施: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创造性的特点:
1.流畅性。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
意见,具有新奇性。

9.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10.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应遵循四条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九章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问题解决
正文显示页面60 (转载)
《第九章 问题解决》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刷题班视频课件资料分享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