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性才女张艾嘉

      近日,由张艾嘉主演的电影《观音山》正在全国热映。张艾嘉在影片中颠覆性地出演了一位被生活抛弃的“绝望主妇”常月琴。她用自己充满生命力的表演,将常月琴历经磨难而后重获新生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张艾嘉,一位才华与美貌并重的知性美女。30年来始终活跃在亚洲艺坛上。作为歌手,她的《童年》、《爱的代价》唱红了一个时代;作为华语圈最好的女编剧、女导演,她的《新同居时代》、《心动》、《少女小渔》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19岁就涉足影坛的她曾主演过近百部电影,并两度荣获台湾金马奖影后、一届香港金像奖影后和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摄影师说,张艾嘉是他拍过最有味道的女人。演了三十多年戏,既做演员又做导演,张艾嘉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戏味。

知性才女张艾嘉

成长:从小就与众不同
      张艾嘉1953年在台湾出生,她母亲是位绝世佳人,父亲是空军。然而她一出世,父亲就因为撞机过世了。母亲改嫁后,她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 
      13岁时,张艾嘉去美国上学,在那边生活了3年,小小年纪就边读书边做工。“帮人照顾小孩,很多人喜欢用我,每周我都赚到很多钱的,二三十美元吧。”守时、负责、独立,是那个时候养成的习惯。 
      16岁时,张艾嘉辍学做事。“我不是读书人,不想花妈妈的钱,她供姐姐念书已经很吃力。”张艾嘉回到台湾的时候,西洋歌曲开始盛行,而那时候听得懂歌词的人并不多,“我是美国学校的,所以我常常听歌词,把所有的歌词翻出来,做集锦合辑去卖。后来有人找我到电视上去唱西洋歌曲,反正年轻什么都不怕,就去试嘛,唱完以后,有做电影的人在电视上看到我,觉得这个小妞好像还不错,看会不会演戏,就试试看”。 
      张艾嘉起先是在广播电台做DJ,慢慢开始拍电视剧,18岁,得到与邵氏合作的机会,赴香港拍摄《龙虎金刚》,逐渐红了起来。 
      在张艾嘉看来,这段多元化的经历,跟当时的娱乐圈有些格格不入。“早期的演艺界泾渭分明,而我又演戏、又唱歌、又做电视,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那时,我的衣着打扮也跟别人不一样,个性很独立,因为我很早就在美国念书,什么都敢尝试。这些使我体验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是什么样的感觉。”
      张艾嘉回忆道:“从出道到现在,我可以很随意地逛街、吃路边摊,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想过要躲躲藏藏。像我签了刘若英后,鼓励她经常到处走走,所以她也很习惯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出去,尽量在平常时候过最舒服、最简单的生活。”正是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成长背景,使张艾嘉自然而然开始了多元化发展。她拍戏时迷上了写作,向李翰祥、胡金铨学导演技巧,向一起拍戏的孙越学摄影,很快便跨入到幕后制作的行列,完成了自己电影公司的首部作品,也是香港新浪潮导演许鞍华的处女作《疯劫》。那是1980年,张艾嘉不过才27岁。

歌手:唱红一个时代
      迄今为止,张艾嘉整整二十年的音乐历程中共计只出版了4张专辑:《童年》、《忙与盲》、《你爱我吗》、《爱的代价》,以及2张精选辑:《张艾嘉滚石24K 24bit珍藏版金碟》、《最爱?张艾嘉》,而她所唱的《童年》、《爱的代价》却唱红了一个时代。
      发行于1981年的《童年》与其说是张艾嘉的第一张专辑,不如说是罗大佑发表自己首张专辑前的巨大的酝酿积淀。张艾嘉是幸运的。罗大佑把音乐史上的第一次奉献给了她,《童年》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那一代年轻人共同拥有过的珍贵记忆。
      1985年,为张艾嘉量身定做的专辑《忙与盲》成为李宗盛在“滚石”麾下的首张作品。在李宗盛的《忙与盲》专辑打造下,张艾嘉清纯的气质逐渐向成熟稳重蜕变,成为先于陈淑桦、辛晓琪都会女性的头号代言人。
      1986年张艾嘉在专辑《你爱我吗》中尝试了与不同创作人的合作。不仅有诗人李格弟、王新莲、黄韵玲三位才女的参与,更有陈扬、李泰祥大师级音乐人的大手笔,甚至钟晓阳也奉献了半首词作。如果说上一张专辑心绪是跌荡起伏的,那么《你爱我吗》则明显弥漫着迷茫与无助的氤氲。
      诚如李宗盛所言“张姐说话时的声音表情非常具有感染力”,张艾嘉的独白魅力在1992年的《爱的代价》专辑中有了更为宽阔的发挥空间,比《忙与盲》更加熟络。《爱的代价》在整体策划上虽不如《忙与盲》、《你爱我吗》概念统整,但唱片中大段未加剪接的口述以及张艾嘉本人参与的文案制作,使得该专辑尤显弥足珍贵。
      其实《爱的代价》先后被多名歌手翻唱过,但却难以超越张艾嘉的演绎,乐评人说她唱得又达观又透彻。对于张艾嘉自己,即便到了现在,每一年再听《爱的代价》,感触也越来越深,“我很明白为什么李宗盛每次演唱会一定把这首歌抢回去唱,他一唱就会掉眼泪,我越来越明白了”。
      如今张艾嘉已不再唱歌:“我现在把唱歌当成是我的快乐,可是我不喜欢在卡拉OK唱歌。卡拉OK太假,是情绪发泄的地方。每次他们都逼我唱《爱的代价》,有一次一个晚上被逼着唱了4次。”

演员:20岁进演艺圈不走偶像路线
      1973年,张艾嘉拍了第一部影片:《飞虎小霸王》。这部描述警方与毒贩作斗争的影片,由于选用台湾国父纪念堂作外景,又有较多的暴力镜头,因而未能上映。直到1982年,张艾嘉当上影后,名声大,有号召力,该片经过修改,改名《空中武士》才获准上映。
      70年代,提起台湾的女星,脱口而出的是双林——林青霞、林凤娇。这二位女星长得漂亮,又拍了大量文艺片,名气很大。张艾嘉与双林的年龄、影龄差不多,星运就不同了。相继拍了《双天之至》、《龙虎英雄》、《野鸭子的黄昏》、《茉莉花》、《Z字特工队》等武打片、文艺片,都没有闯出名堂。与林青霞合演《八百壮士》、《金玉良缘红楼梦》,尽管她表演出色,还是光芒受掩。
      在多云间晴的时期,张艾嘉主演琼瑶电影《碧云天》中的俞碧涵,她把一个受继母虐待,有强烈报恩思想的少女,演得令人同情感叹。1976年,她获得第14届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奖,22届亚洲影展的金皇冠盾牌演技特别奖。同年,她在刘家昌导演的《梅花》一片中又有出色演出,从此声名鹊起。
      张艾嘉说她全身除了一对黑白分明、闪烁着光采的大眼睛之外,毫无吸引人的地方。许多女星的美来自包装,可是张艾嘉不然,平时她总是轻松自然,服装随便,因而失去了大明星的派头。而审视一下她那自贬不美之词,其中蕴含了对才艺的自信与自持。
      “我并不是当时的偶像,那时偶像是林青霞、林凤娇,哪里轮得到我,我不过是个什么都敢尝试的艺术工作者。”
      张艾嘉到香港拍片时曾用艺名张爱嘉。之后,她去美国接受短期的演技训练。老师对她说“你已经有潜力,只要运用现在学的这些方式去揣摩就行了,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些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演技得到了提高。
      80年代,张艾嘉灵光闪烁,她主演的黄梅古装片《金枝玉叶》卖座不错,使她从有演技无票房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女星。她曾两次主持金马奖盛会,终因主演《我的爷爷》,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第18届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1981年至1986年,香港新艺城公司出品了《最佳拍档》、以及续集《最佳拍档大显神通》、《女皇密令》、《千里救差婆》。这四部影片内容丰富、节奏快,运用现代化、卡通化的科技,耍尽八宝,笑料百出。这套香港新派动作喜剧片不仅卖座,而且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受欢迎的华语片奖。
      张艾嘉在剧中饰演的粗鲁野蛮男性化的差婆(女警司),因受爱情的融化,从一个河东狮变成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妇。张艾嘉一反过往在片中温柔多情的女性形象,去演一个强悍、粗犷的女警探角色,与麦嘉主演的光头神探相映成趣,影片先后上映后均卖得满堂红,连续三年均名列十大卖座影片之列,使张艾嘉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张艾嘉拍片60多部,她演过妓女、女警探、教师、纯情少女、母亲及女鬼等角色,是个形象不固定戏路宽广的演员。对于表演,张艾嘉感触颇深:“当演员就是把编导写在纸上的东西加入生命,用动作表情与理性表达出来。”

导演: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
      张艾嘉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当导演,1986年的《最爱》拿了金马奖影后,1995年的《少女小渔》成就了刘若英,1999年的《心动》让很多人唏嘘……女性的自我和两性关系是张艾嘉一直关注的话题,她故事里的女主角从来不显得怯懦,并在各种关系中要求平等。
      1980年,张艾嘉导演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旧梦不须记),准备把票房收入赠送给已故导演屠忠训的家属,因为不卖座,她难过得流下眼泪,并表示不痴心做导演了。
      但六年后,她自编自导自演了《最爱》。这部文艺片既有张艾嘉自身的,也有朋友的感情经历。这个描写两女性同时爱上律师的故事,曾引起争议,影片内容虽稍欠内涵,但是拍出了感情的复杂与微妙,韵味淡远,自然生动,对白精练,富有情趣,是香港女性影片中较好的一部。张艾嘉演的芸芸,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温柔、婉约与细密的心态。影片获得金马奖九项提名,张艾嘉获得23届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她把奖金10万元做了善事,接着又捧回了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其实当时我想想得到的是导演奖。”张艾嘉笑言。
      当了十多年导演,纵使谨慎认真的态度令她不能产量太多,却建构了她强烈的自我风格。对于电影创作,张艾嘉是极度认真的。她认为,做了二十多年演员,虽然自己也曾遇上下少困难,但始终对这一行有了一些心得。她的老师都是廿年来一起拍戏的导演们,不论好与坏,她都从中偷师不少。
      在张艾嘉看来,作为一名导演,自己的风格非常重要,她相当反对抄袭,觉得就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比较土,也必须要有独特的风格,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电影的个性化非常重要,反而技巧都是可以学的。
      张艾嘉的电影注重于观察女人,强调对女性情感的表达,她的电影中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青春的美丽与残酷、成年后的矛盾与尴尬、老年的无奈,这些细微的情感特质,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电影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电影正是因为有共鸣而变得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让观众记住了张艾嘉这个名字。

婚姻:历经几许风雨
      事业上一直顺顺利利,而张艾嘉在爱情上却经历了几许风雨,直至“未婚生子”,似乎才有了依归。
      张艾嘉有过两段婚姻,也有数段难忘的恋曲,如首任男友金川、罗大佑和杨德昌等等。张艾嘉的首任丈夫刘幼林,曾任美联社驻港分社社长,当年张艾嘉才20岁,这段婚姻只维系了6年。分手原因最主要是张艾嘉忙于工作,使夫妻感情渐渐疏离淡薄。
      事后张艾嘉坦承一生人最大的错误是第一次结婚,她自称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婚姻,只是觉得过了25岁应该结婚,刚巧碰到有过一次婚姻失败的刘幼林,后来觉得他为人不错,张艾嘉便嫁给对方。不过婚后不久,张艾嘉便觉得自己始终不适合婚姻生活,终于提出离婚。
      直至离婚后差不多十年,张艾嘉承认曾经有过很多男友,有些爱得很深,却一直未有感觉需要结婚。
      1990年,张艾嘉未婚怀孕。因对方是有妇之夫,故此张艾嘉一直三缄其口,不肯透露“孩子爸爸”的身分,宁可负上“未婚产子”之名,不求名分于1990年8月16日产下麟儿,仅向外公开爱子洋名“奥斯卡”。其后,“奥斯卡”生父王靖雄于离婚手续办妥后,于1991年9月28日正式迎娶张艾嘉,由于张艾嘉始终摆不脱身为“第三者”的阴影,婚礼和摆酒仪式均是低调进行。而张艾嘉婚后亦正式向外公开“奥斯卡”的名字为王令尘。
      许多人赞她勇敢,未婚生子。她神情凝重,正色以告,“千万不要学我,我那时其实是任性,太想要孩子了,觉得再不生就生不出来了,不论是否可以结婚,我都要定了那个孩子。” 
      她坦言做“第三者”的滋味并不好受,“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犯的错误就是伤害到他人,这让我一直不安。” 
      儿子奥斯卡9岁时曾遭绑架,是她此生最大的噩梦。此次遭受绑架对儿子造成极大的刺激,经过三年的恢复,儿子终于痊愈了。随着儿子的改变,张艾嘉身上也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不再张扬,学会了理解和同情,变得成熟和内敛,外界评论她是一个因为痛苦而长大的妈妈。
      除了当电影人、别人的太太、孩子的母亲外,张艾嘉更是台湾“展望会”的永远荣誉大使,十年以来走访各第三世界国家,1999年5月她还探访过卢旺达。张艾嘉的吸引力,源自那份内外一致的美,她的认真,她的执着,她的坚定,她的善良,美得令人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艾嘉,用电影来谈谈爱的代价 听云说
不怕变老的她,是真正的女明星天花板!罗大佑为她痴,李宗盛为她哭,37岁未婚生子,如今69岁三封影后,...
张艾嘉 从玉女到女掌门 红花会(3H)
人物特写|“心动”她的容貌,更“念念”她的电影
张艾嘉: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66岁才女张艾嘉,奉子成婚嫁给富商,事业与爱情都让人羡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