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组织策略【精】

教学组织策略

美国学者瑞格卢斯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组织策略考虑的是如何将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加以编排,通常分为微策略和宏策略。

1.微策略

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通常被看作一个教学编列(排序)问题。

微策略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策略部件(即一个微策略应包含的构成要素)和编列规则。

(1)策略部件

在教学一个概念性单元时,一般包括讲解通则、举例说明、提供练习等教学步骤。因此,最基本的策略部件包括:

● 通则

● 实例

● 练习

梅瑞尔提出了四种基本呈现形式:讲解通则(即呈现一般的情境)、讲解实例(例子)、探索通则(回忆)、探索实例(实践),这四种基本形式就是成分显示理论中的微策略部件。

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即引起注意、告诉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迁移,也是微策略部件。

(2)编列规则

将微策略部件进行适当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

微策略的编列涉及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 规则与例子的安排

规则与例子的安排最典型的例子是规——例法(先介绍规则后举例子)和例——规法(先给例子后得出规则),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规——例法属传递法教学,适合于教学对学习规则的运用;例——规法属发现法教学,适合教学对学习规则的发现。

● 正例与反例的安排

关于正例与反例的安排,同一概念的正例与反例要匹配,一对正反例最好只有一个关键属性是不同,而其他非关键属性应尽可能相近。

● 相继例子的安排

关于相继例子的安排,也就是当学习一个概念需要提供多个例子时,相继的例子应多样化,并且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

梅瑞尔提出了五条编列规则:

● 若教学结果为“使用通则”,则呈现通则先于呈现实例;

● 若教学结果为“发现通则”,则呈现实例先于呈现通则;

● 以多样序列呈现实例(例子和练习题);

● 按从易到难顺序安排实例;

● 提供与正例相“匹配”的反例。

2.宏策略

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两方面问题:编列和综合。“编列”关心如何将各类教学内容(事实、概念、原理、过程)合理地组织成为一节课或一门课程;“综合”考虑如何建立不同知识元之间的关系。

(1)编列策略

编列规则: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细节,从观察到推理,从已知到未知等。其中从简到繁是最基本的编列规则。课程内容编排的具体结构:螺旋式编列、渐进分化编列、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编列、最短路径编列、细化编列、正向链/反向链编列等。

● 螺旋式编列

布鲁纳认为,对于某些学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应该让学生尽早开始接触,并且要经过多番学习,随年龄增长和智力发展不断加深内容。比如,物理中电的知识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中都得学习,但是内容是逐渐深入的。

这种螺旋式课程结构体现了从观察到推理,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适合于教原理性的内容。

● 渐进分化编列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层次状的,如果先向他们提供一个“先行组织者”,先介绍总括性的信息,然后逐层展开,提供稍微详细的信息,也就是遵守从整体到细节的原则,学生就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安排比较适合于概念性内容和言语型内容的教学。

● 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编列

加涅认为在作教学分析时应将智慧技能分解成较小的组成部分,然后按“从部分到整体”的原则将它们组织成谱系结构。教学时则依照“自底向上”的顺序,先教基本技能,再教复合的高阶技能。但对于概念性内容和言语型内容,其知识结构也往往呈谱系式,可采取“自顶向下”的编列顺序。

● 最短路径编列

对于过程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如数学中教如何约分),在进行教学分析时通常要产生知识的流程图,通过路径分析确定流程图中所有可能的路径,教学时则先教最短路径,即比较简单和基本的内容,然后教其它路径,内容越来越复杂和详细。

● 细化编列

瑞格卢斯和梅瑞尔吸收了前述四种编列方法的优点,提出了指导宏编列的细化理论。细化理论采取照相机调焦镜头的隐喻,学生首先用“广角镜”去粗看“图片”(领域知识)的主要部分极其相互关系,无需注意任何细节;接着聚集到一部分,越来越仔细地看清各部分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又将镜头拉回到广角去复习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此继续下去,研究其他部分并弄清它们与整体的关系。细化理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编列方法,但都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

● 正向链/反向链编列

正向链过程应该是后面步骤依赖于前面步骤的完成,一般适合于实验技能训练。

与此相反,反向链过程要求学生先练习离目标最近的步骤,然后练习倒数第二步、第三步,以此类推,直到掌握全部步骤,属于发现法的学习路径。

例如教小孩系鞋带,正向练习方式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于是改用反向练习方法,让大人先做完系鞋带的大多数步骤,只留下最后一个步骤让孩子去做;待这步掌握后,然后再按倒序的方法一步步的学习,直到最后掌握。

(2)综合策略

综合策略主要关心寻求适当的内容结构,帮助学生完整地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

当前,教学专家们趋向于使用一定形式的网结构来表示知识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大多是针对概念性知识的。瑞格卢斯还设计了称为合成器的工具来支持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及原理性知识的综合。

● 语义网

下图是语义网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合成器

瑞格卢斯设计的合成器可以支持概念、原理和过程的综合,各类知识的表示结构各不相同。

  • 概念结构(整体部分关系和类属关系)用谱系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 理论结构(因果关系)用关系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 过程结构(顺序关系)用流程图表示。

内容合成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概念地图、映象图等。

运用综合策略而得到某种形式的知识结构图,在教学过程中可用于如下目的:

● 作教学总结:在一节课的结尾进行归纳性总结;

● 提供系统性复习:对所学课程知识作综合回顾;

● 作课程的先行组织者:在课程开始作为导学图;

● 作评价手段:提供适当的合成工具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建构知识图,检验他们的综合理解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策略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概念地图:学与教的应用与实例
今天来讲一讲书法的结构知识,举两个例子,其实很容易理解
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简论
道法培训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