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周刊】城市之美之上海老马路:弄堂深几许 百年愚园路桂花犹绽放(09.12.24)

   愚园路,是条不出名的马路,即使它一头挑着静安寺,一头接着中山公园。如果只是匆匆一瞥,它似乎和其它马路没什么不同,一样的嘈杂而热闹。但走到它的深处去,走进一条条弯弯窄窄的弄堂底,你会惊喜连连:在这里,优秀建筑保存完好;在这里,有着近百年的上海优雅生活;在这里,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曾风起云涌。

  一个冬日的午后,《生活周刊》记者跟随愚园路上的“原住民”蒋先生,走进它的每一条弄堂,听这里的故事,看今天的变化。

  文/陈筠
  图/黄庆 朱惜珍

左图:愚园路街景

右图:百乐门舞厅

  蒋世纬先生,在将近一甲子之前,出生于愚园路1088弄的宏业花园里。宏业花园,是当年老上海的高尚小区,著名的花园弄堂之一。这样的花园弄堂,愚园路上有十几条。我们探访愚园路的行程,就从宏业花园靠近的马路那一头——愚园路的中山公园开始。

  “191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田基浜筑路,东起常德路口,西至兆丰花园,以东端著名私家园林“愚园”而命名,称愚园路。1914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向福格的后人征购兆丰花园,更名为兆丰公园。”

  蒋世纬告诉生活周刊记者,愚园路由于交通便利,地价低廉,上世纪30年代末,中外达官商贾以及一些公司银行纷纷在此择地建造洋楼别墅,遂成为沪西高级住宅区之一。这里因治安情况良好,人称“准租界”,而房租却较租界便宜,因此求租者甚众,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大量涌入愚园路,这一带日益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房子飞速地建造起来。

  实际上,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愚园路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保护建筑的老马路;而在20世纪初,这里就像是今天的上海城郊聚集着房产商开发一样,愚园路也是被当年的房产商开发出来的。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商经营已有300多家。日益高涨的房地产业刺激了上海建筑业的繁荣,也带来了弄堂建筑的又一个建筑高潮。如今愚园路上依然保存完好的愚园路上的各色里弄见证了上世纪上海房地产的发展。

左上图:愚园路上的新式里弄;右上图:愚园路上的愚谷村

左下图:愚园路460弄;右下图:愚园路865弄里的英式住宅

  弄堂迸出革命火焰

  “弄堂,是海派文化的精髓所在。认识愚园路,一定要走进弄堂的深处。”全家移民美国阔别愚园路多年之后,蒋世纬仍然对愚园路每一条弄堂的故事都如数家珍。“除了马路破墙开店‘幽静’不再,弄堂里面的变化并不大。”生于斯、长于斯,蒋先生现在还有很多亲戚居住在这条马路上的弄堂里。他告诉生活周刊记者,这里既有旧式里弄,也有新式里弄,更有很多独特的花园弄堂。

  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是典型的旧式里弄建筑,在愚园路上有一间大大的“过街楼”,小时候的蒋世纬经常来这里玩。因为在这条弄堂的26号里,住了他的钢琴家阿姨。上海的朱家三姐妹,朱雅青、朱雅芬、朱雅兰,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伴奏钢琴家,在上世纪50年代相当出名。“朱雅芬阿姨是郎朗的启蒙老师,我母亲和另一位朱阿姨则出访过东南亚,后分别移民美国和澳洲。”

  蒋世纬经常来“亨昌里”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来接受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生活周刊记者跟随蒋世纬先生敲开了34号的铁门,里面正在重新整修。在这里工作的刘老师告诉生活周刊记者,革命烈士瞿秋白等在这里创办了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周恩来等也常来此处。

  生活周刊记者探访长约3公里的愚园路发现,红色革命故居还有愚园路81号的中共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刘长胜故居,(今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愚园路579弄44号的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故居以及愚园路1315弄(瑞兴坊)4号的新西兰共产党员路易·艾黎故居。

  花园里桂花依旧飘香

  “从愚园路的乌鲁木齐路至华阳路这一段,全长约2000米之间,两边散落着十多处风格各异的花园弄堂,数千幢风格迥异的私家小楼藏在这些弄内。”《上海的马路》作者朱惜珍告诉生活周刊记者,这些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花园别墅、公寓住宅,既融入了近代西方建筑思想和建筑风格,又体现出上海的地方特色,同时,它们也是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见证。

  愚园路1088弄的宏业花园,弄堂深且宽,可通汽车。“这边上,原来是汽车间,现在都改成了住宅和店铺。”同一个里弄内,房子的形态各有千秋,既有一般的石库门里弄房子,也有联体别墅,再到独门独户的花园洋房,犹如今天的新式小区,既有别墅也有高层或多层。

  从愚园路上往里踱去,生活周刊记者要走二三十分钟,才能到蒋世纬的出生地,138号,这是弄堂最深处的9幢联列式假三层花园洋房之一。当年这里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置建的房产,故称之为宏业花园。每幢楼前皆有10余平米的小庭院,可供主人莳花弄草。

  “以前每户人家的花园,都是没有围墙的,所以可以看到每户人家种的花草,每到春夏,这里繁花似锦,特别漂亮,真可称为花园。”蒋世纬一家移民后,这里居住着他的表哥陈先生及夫人。

  穿着中式藏青外套的陈老先生请生活周刊记者上去坐坐。先花园后客厅,生活周刊记者从北门进入,右手边是卫生间,左手间是热水汀,当年负责整个房子的供暖。穿过天井,便是客厅,从右手的小门进去,是现代化的厨房,走过配菜间,是可上二楼。这个格局,在七八十年来几乎都没有变化过。二楼的北面有一小卧室和一主一客两个卫生间,卫生间设施与今天的新式住宅小区没有大区别。

  生活周刊记者特别注意到二楼客厅的木地板锃光依然。“用了七八十年的木地板,没有特别磨损的地方。”推开二楼客厅的门来到阳台,老桂花树触手可及,虽已在冬季,却还在继续发出花骨朵。

  老桂花树依旧,弄堂深处的一些花园别墅似乎静静地呆在原地,冷眼旁观近现代中国的变迁。愚园路1136号的弄堂深处,是哥特式建筑的汪公馆,今天它已经成了长宁区少年宫,目前,内部正在进行大整修。同一条弄堂内,还有一户花园别墅静悄悄,虽然早已失去了贵族的华丽,住进了七十二家房客,但静谧的落寞之中,仍然有着自己的淡定和安然。

  新式里弄名家风流

  “弄堂构成了绝大多数普通上海市民的居住文化。”朱惜珍引用张爱玲的话说,“临街,一长排都是一样,浅灰水门汀的墙,棺材板一般的滑泽的长方块,墙头露出夹竹桃,正开着花。立面的天井虽小,也可以算得是个花园,应当有的他家都有。”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罗小未曾在著作中写道“在新式里弄中,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或半开敞的绿化庭院。形式上更多地模仿了西方建筑式样而较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各种建筑设备也较为齐全了。”

  “相比较花园弄堂里居住较多的达官显贵不同,新式里弄中住进了更多当年的中产阶级,也包括很多的艺术家、作家等。”蒋世纬先生带着记者一路分别走进了新式里弄的代表涌泉坊、愚谷村以及岐山村。

  在愚谷村,记者了解到,这里曾居住过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她从1974年年底开始和家人寓居于此,并度过了她生命的最后24年,同样这里也是其女儿——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曾经生活的地方。

  岐山村中曾居住过老上海著名的文坛“三剑客”之一的施蛰存先生。“他从1948年起就一直寓居在愚园路歧山村靠近江苏路的一栋洋楼里。这里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类型各异的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类,宽大的阳台上有暗绿色的木质百叶窗,拱形的门洞和螺旋形的罗马柱。弄内另有数幢独立式花园洋房。”朱惜珍曾在2002年拜访过98岁的施蛰存。

  生活周刊记者了解到,在靠近愚园路的江苏路上,当年还住着傅雷一家;愚园路的东首尽头则是张爱玲曾寓居的常德公寓。

  链接:
  沿路部分优秀历史建筑

  愚园路218号:百乐门舞厅。
  愚园路699号:严家花园(大隆机器厂主严裕棠、严庆祥父子故居)。北欧独立式花园住宅,由一名德国医生建于1920年代,1940年被严家购买。
  愚园路749弄63号:汪伪政府警政部部长李士群住宅。
  愚园路65号:汪伪政府上海市市长周佛海住宅。
  愚园路67号:76号特工总部吴四宝住宅。
  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1930年);11号:民盟中央主席沈钧儒故居已拆除;20号: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故居。
  愚园路754号:今同仁医院。
  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东苑别业,1925年-1930年)施蛰存故居。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5-9号、104-148号钢琴家顾圣婴故居。
  愚园路1136弄31号: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住宅,洛可可风格,曾为汪精卫公馆,今长宁区少年宫。
  愚园路1320号(新华村):外侨住宅,今长宁区政府11号、12号、14号、15号楼;建于1925年,英国式独立花园洋房。1948年—1950年,11号楼曾为锦江饭店创办人董竹君故居。

  记忆:

  小辰光的愚园路

  宏业花园大概是愚园路上最长的一条弄堂,本来前、后都有大门,后来被送去“大炼钢铁”了。从前,宏业花园里厢人勿是很多,很是安静,弄堂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弄堂是几栋不同风格的独立花园小洋房,后弄堂主要是清一色的“TOWNHOUSE”,弄堂路面蛮宽,笔笃势直,两边种有碧碧绿的冬青树;每幢房子都有一个小花园,透过竹篱笆能欣赏到各家不同的园艺风格,我家花园里种有一棵桂花树,开花季节老远就能闻到桂花味道,香勒勿得了。小辰光跟大人坐勒三轮车出去,愚园路上好像看勿见多少人,车子也勿多。愚园路上有20路、21路两部无轨电车,车身前后两部分的链接靠一只大来兮格铁盘,车子转弯时,铁盘也会转,座位也是腰子形的,很好玩,迭辰光最欢喜立了当中跟了铁盘转来转去。在愚园路上,随着嚓、嚓、嚓的三飞声音,笃悠悠踏部蓝羚,也是蛮时髦、蛮惬意的事……

  蒋世纬

  说“最”

  最摩登的弄堂

  “文元坊靠近静安寺,这里以前出入的人都特别时尚摩登。”蒋世纬先生表示,愚园路靠近静安寺的百乐门舞厅,初建于1931年,是上海“十里洋场、万千气象”的代名词。在停歇了半个世纪的风光后,百乐门又已在新世纪初摩登出场。

  变化最大的路口

  愚园路江苏路路口,是愚园路上变化最大的地方。这里已经矗立起三幢高楼大厦,另一角上也正在施工当中。“我记忆当中,以前这里分别是中药店、水果行、酱油店和衣帽铺,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成了现代化的商务楼和高档住宅楼畅园。”

  改革开放后变化最多

  站在路口,蒋世纬先生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是愚园路上变化最大的三十年。”“愚园路靠近长宁路的华德饭店,以前是饮食公司,主要卖大饼油条。改革开放后,我的小学同学承包过那家饭店。现在,他在中山公园里经营高档的餐饮饭店——御花园。”蒋先生的另外一位老相识,原来在愚园路镇宁路上卖一串串的烧烤,现在则开起了高档的上海餐厅“福108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愚园路,邂逅上海老弄堂之“最”
zz 看懂上海:愚园路的传奇
上海愚园路
愚园路上──上海优秀保护建筑 组图
愚园路上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组图】
(6)愚园路718弄云寿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