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十六、 古村落
十六、 古村落
    
    实话实说,在探访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不是古村落的美丽,而是它的没落!

    当古村落被确认为文物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原住居民的相继撤离,许多老房屋因年久失修,不少古建筑坍塌,古村落文化严重流失。首先是原住民的流失。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村民搬到镇上和县城,不怎么回来管理旧房子,风吹日晒加雨淋,房子破旧得很快。另外也有村落文化流失。古村落原住民的流失,带来的不只是物质遗产的消失,饮食、风俗、手工艺品等非物质遗产同样受到威胁。随着原住居民的不断外迁与混合,已经没有几个村民会做诗和唱粤剧。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并没有在这个“古村落”得到很好的体现,一些宗祠纪念活动越来越少,一些手工传统、美食等也了无踪影,其村落文化实际上也在消亡之中。

   我以为大多数古村落都陷入原住居民离散、传统文化依存丧失的“空心化”困境。如何“拯救”日渐流失的古村落文化?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你要原居民去住?说实在的我自己都不愿意啊!你要进行维修,谁出这笔钱?你要开发旅游?谁对这些古村感兴趣,特别是那些雷同的村落,因为不论是宏村也好、西递也罢,中国没有几座,如果有10000座,能够有多少人再去呢?



309. 南湾村
南湾村,位于黄埔区穗东街,自明代洪武二十九年开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南湾这片土地造就了不少名人雅士风流人物,也遗留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古迹遗产。村子依山傍水,是个有七千余人的大村。由于该村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名人众多,民风习俗淳厚,因此历史文化丰富,保存至今的也不少,有麦氏宗祠、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始建于雍正年代,在道光辛卯重修。初泰麦公祠几个字是由李鸿章题写。 麦氏族人出过文武举人,也出过显赫朝廷的名医。“序睦堂”(麦氏祠堂之名)曾拥有千倾公田,有力地推助一代代族内子弟走上科举之路。
村中的建筑都非常讲究,昔日全村都是麻石街巷,目前大部分保留下来,其中最有名的有南约大街,全长300余米,三板大石铺到尾,南安大街,石板铺到南安市,还有皆佳街和维新大街,《三家巷》、《林则徐》等电影均在此拍摄。顺着以长条麻石铺砌的南约大街,路过名曰“履理里”、“儒学里”、“廉让里”、“诗书里”、“广厚里”、“居仁里”、“居义里”等老旧颓败的里弄巷口,便到了古木浓荫的南湾河畔。

探访侧记:村里正在整治河涌,有些乱。与父亲找了一大圈,似乎也没有发现什么古建筑,只是最后快到停车处才发现一小片古建筑。黄埔区计划建设南湾水乡风情项目,包括修缮麦氏宗祠、龙泉古井、常春岩、护龙古庙等名胜古迹,恢复鱼米之乡古码头等20多个项目。届时游客沿南湾涌泛舟就能欣赏明清古村落、扶胥古运河发源地等景点,那我们拭目以待吧!



310. 水西古村
水西古村,在萝岗区水西村,明代水西村钟姓由江西迁移至广东,500多年来,钟姓已在此开枝散叶。耕读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传承。“水西”这个简朴的村名没太多深意,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水西、水东两村相邻,中间一水相隔,河水不宽。村民们用“一字街、耙子巷”来形容古村的建筑布局,古村的“一字街”,两三米宽,自东向西,从村头到村尾,串起左手边十几座祠堂和右边祠堂对面的三个水塘。祠堂的规模都不大,其中最有规模的是十世昆山祖祠,又名辉萼堂。
由于历代有人在朝上为官,村周围环境较好。村民崇尚教育,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在村落的建设过程中颇费心思,整个村规划整齐划一,村前是十多间祖祠、书塾、别墅、私房厅等,花岗岩铺路,形成一字街,耙齿巷,麻石街道;10余间的祖祠、厅堂均建在街前,使全村显得富有而美丽,10余条小巷笔直通向各家各户,而且巷巷有名。

探访侧记:在探访的这N个古村中,似乎这水西古村最不成“古村”了,其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古建筑,不成片也不成线,难道自己没有探寻到其精华部分?探访时,一座祠堂正在整修。他们似乎欢迎我的来到。



311. 钱岗古村
钱岗古村,在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方圆1平方公里。村内主要是保留下来的900多座房屋,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有的尚保留着宋明的遗风。村中的巷子多又深,且迂回曲折,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史书中记载,从化设县在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其意是“远氓从此归化”。而钱岗村建村的历史则较之早了200年,可谓是“未有从化,先有钱岗”。钱岗村大部分的村民姓陆,这个人文渊源可追溯到700多年前。据记载,当时南宋与元朝两军在广东展开最后决战,结果以元军大胜、南宋灭亡而告终。那位背着南宋小皇帝在新会崖门投海自尽的宰相陆秀夫,其第五代孙后来流落到了钱岗村。
村子的四周,东南西北分别有“启延门”、“震明门”、“镇华门”、“迎龙门”等4个门楼。门楼之间用围墙相连,墙外便是溪水及鱼塘,俨然是个守望相助的城堡。钱岗古村西更楼有一木雕封檐板,名叫“江城图”,现存广州博物馆内。其内容反映了清代鸦片战争前广州珠江北岸10余公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雕工精湛,这件无价之宝被文物专家称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探访侧记:钱岗古村是最先探访的古村之一。印象最深的是其门楼及一个老太婆——一个照相要钱的老太婆。这钱岗古村基本上一座荒废、没有人住的旧村,显得有些落魄、凄凉。古村落看多了,特别是看“空心村”多了,都很容易使人有这种想法的,所以古村落不能多看,看几座典型的就可以了。多看也没有太多的收获,虽可增加“历史感”,但同时也“收获了”一些不良感觉,特别是那些有抑郁症的人。



312. 障岗古村
障岗古村落,位于钟落潭镇障岗村。村落建筑已有620年历史,清代乾隆二十八年扩建的“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筑之一。后来村民迁出后留下这片古屋群。古村坐北朝南,一眼望去全是青砖青瓦的四耳房,四周被一溪河水环绕,进村的是一条宽不过1米的青石小径,环境清幽,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探访侧记:障岗村似乎也其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古建筑。难道自己没有找对地方?也许是的,刚开始发现古村落可能是缺乏经验的。在障岗村,将车停于此,做了一个午休。



313. 畲族风情村
兰溪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位于正果镇东部罗浮山西麓,全村300多人,有盘、雷、耒3姓,分居住在吓水、通坑、榕树窿三条自然村。该村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虽然村里已经有些汉化了,但还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风情。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善长唱山歌,他们还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畲族村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在增城至正果的路上,看到标志转右后,再沿标志走就行了。与父亲在这盘山公路上转来转去的,似乎有些头昏,没有发现什么,即使是到了兰溪畲族村,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继续前行,就到了增城与博罗县的交界之处了,前方虽然有土路可行,但想想不能出广州市,就赶紧掉头,又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终于回到了主路上。路上遇到二拨人,他们也是来这里,问他们来看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314. 钟楼古村
钟楼古村落,位于神岗钟楼村,是目前发现保留最为完好的古村落,据欧阳氏《钟楼记》记述,此村建于清咸丰戊午年(1858年)。古村落坐西北向东南,以欧阳仁山公祠为中轴线,向两侧伸延,左4巷,右3巷,每条巷都在巷口建门楼。巷中间是一要用花岗岩砌边、青砖铺底的排水渠,依地势步步而上。巷两侧是民居,悬山屋顶,民居布局形式为三间两廊,每一路7户,前后毗连,共49户。每一户的两廊相能对望,小至小孩子的照看,大至防止盗贼入屋,均可以很方便地互相照应。此为“守望相助”的建筑形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民居的一门、一墙、一趟栊,都凝聚着当年人为“防卫”费煞苦心和智慧。民宅的墙有三层,夹在内外两层的中间层,是不规则的废砖,盗贼根本不可能撬墙而入。村落四面原有3米多高的村墙,在4个主要制高点建立4个哨垛,高两层,村墙外转是护村河,宽2米多,深3米多。《钟楼记》记述了钟楼村的建村原因及过程。

探访侧记:钟楼古村落是最先探访的几个古村之一,基本上是空心化了,不再评价。开始还没有找到,一脚油门就过了,问及他人后才掉头而至。在村前,有辆汽车因电瓶问题打不着火,想搭接我的电瓶来启动,可惜爱莫能助,因为没有搭接线。在古村内,基本没人居住,偶尔出现一个小孩,自己觉得很是惊奇,他也很怕我,赶紧跑到了屋内……



315. 鳌山古村
鳌山古建筑群,位于番禺沙湾镇三善村鳌山脚,由报恩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龙古庙、观音庙等组成,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古庙群,属清代建筑,保存完好。其中的先师古庙俗称“鲁班庙”,有许多鲁班手握规、矩、斧、尺的塑像,反映当地村民多从事建筑行业。其它建筑亦各具特色,整座建筑布局极有岭南地方色彩,其中的壁画艺术,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从宝墨园出来,地图有误,差点开上桥了——过了桥就是顺德了!几经寻找,终于找到。对于建筑本身,则不做点评了。



316. 大江埔古村
大江埔古村,位于江埔镇大江埔村。元末明初,邝氏自大墩村迁到此处建村。村中建筑悉数坐北向南,大部分是砖、木、石结构,悬山顶式。村前五间祠临着月牙开的大池塘,其后连接民居,祠堂、民居、书舍构成的村落成一棋盘式布局。五间祠堂皆砌成镬耳山墙,三进三间,分别为能缘公祠、武馀公祠、怀山公祠、乐秋公祠和居贤公祠。村中有几处人文景观,如清后期状元林召棠手书“大江埔”村名,刻在入村门楼的匾额上及中西特色结合的庭园式建筑“春花秋月山房”,有《宣城家谱》传世。
能缘公祠在村的上首,号敦爱堂;武馀公祠在村下首,别号敦本堂,两间祠堂的历史最为悠久,祭祀创建大江埔村的两祖。怀山公祠号敦仁堂,紧邻型仁巷,横匾是状元林召棠所书。乐秋公祠号敦义堂,在讲义巷侧;居贤义祠号敦化堂,位于村面中间。巷的大小宽度不一,布局规则统一。

探访侧记:大江埔古村还是有些气势的,村前五间祠堂临着月牙开的大池塘依次排开,其后连接民居,祠堂、民居、书舍,构成的村落成一棋盘式布局。但是其入村门楼就比较矮小了,虽然有状元手书“大江埔”村名于其上。



317. 瓜岭古村落
瓜岭古村,在增城市瓜岭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战乱时代,有战略性意义,水道环绕全村,起到护村的作用,岸边有全村最高的建筑碉楼(相当于现在9层楼高),可以观察远方的敌人;对岸有生长上100年的荔枝林,相当茂密,丰收的季节,场面应该十分热闹;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筑成一字摆开在水道的岸边,能防御外敌入侵,起到保护村民的作用。
瓜岭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广州惟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据说在公元1856年前后,就有当地村民乘坐三支桅船到海外谋生,加入到美洲的淘金热潮,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有大批村民到新西兰等地谋生。因此,只有700多人的小村,却有2000多乡亲旅居在海外。每年都有海外游子回古村祭祖,他们其中有的人已经在海外生活了五六代,有的人不会讲汉语,在家乡也几乎没有什么亲人了,他们总是在碉楼前照张像,算是“回家”的纪念。

探访侧记:在凤凰城酒店开完会后,回家的路上顺便去看了看。在GPS上可找到瓜岭村,无奈这进村的道路被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拦住了,其又在道路错综复杂的广园快速的入口,一时竟然没有找到路口,继续前行,继而掉头,终于找到了入村路口,沿村道继续前行就是。这个村子很是安静!在几座祠堂前面的“大街”上,似乎没有人,有的只是西斜的夕阳。



318. 高溪村民居
高溪村民居,在花都区花东镇高溪村,清代乡村民居建筑群,规模宏大,共有民居40座。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这是今天到花都的“第一发现点”,然而很不顺利,也许与高溪村分布得很散有关。第一次进村找错了地方,这不要紧,关键是掉头相当困难,将车打了六、七个来回,总算是掉头出来!第二次进村,发现了古村落的典型——门楼、“碉楼”、祠堂、池塘、大树及其它一些古民居,一般情况下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觉得与自己在机场高速上看到的建筑在方位上似有区别,再找!然花了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象的民居。其间还行驶了好几百米的田间水泥道,不敢开快,因车道是相当窄——与摩托车会车都困难;然而又需要开快,因要缩短在此道路上的时间——万一对面来车怎么办?总算运气还好!平安地通过了考验路。



319. 横沙书香街
黄埔区横沙村南部,有一条260多米的街道,这里藏有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53家私塾祠堂,街道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书香街”。走在街上,私塾一家接一家出现,“日新家塾”、“锦江家塾”、“广仁家塾”、“文清家塾”、“敬德家塾”、“留香家塾”和“斐士家塾”。此外还有一批古老的祠堂,如“罗氏大宗祠”、“德星罗公祠”、“银石罗公祠”等。除了私塾和祠堂,书香街还大致保留了古时风貌的巷和里,包括“长春巷”、“德福里”、“朝阳里”和“仁寿里”等等。历史记载,横沙书香街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
为什么小小一条街会有这么多私塾?一般的看法是,当地读书风气长盛,家塾是旧时把教师请到家里来专门教自己子弟的私塾,有的也兼收亲友子弟。罗氏大宗祠则变成了老人活动中心。罗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51年,距今差不多有300年历史。祠堂分为三进,现在村中许多老人都喜欢聚集在第二进的大厅中,或聊天,或打牌,宗祠已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探访侧记:横沙,就是姓罗人氏的天下了,到处是罗姓宗祠,有些自豪感!要不知道已经发现的这么多祠堂中,还没有出现过罗姓的祠堂!书院是有几家,但感觉是比资料介绍的要少得多。在村内遇到一个香港人,他是专程坐火车来横沙及黄埔村访古的,大家交流了一会,其动员我与父亲一起去黄埔村(在海珠区!),但我们已经去了,他就一个人就坐公交车去了(舍不得打的)。交流是有效的,因为他将按照我的建议去找黄埔村。而我们后来从深圳省亲回广州的路上,与父亲去探访了其极力推荐的东莞茶山古村落。



320. 聚龙村民居
聚龙村民居,位于荔湾区冲口街聚龙村,为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两层砖木结构青砖瓦楼房,现完整保留19幢,是广州市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清末民居建筑群,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聚龙村颇有西关大屋的气势,体现了广府建筑大气、富贵而不失雅致的风格。
聚龙村是清末一批祖籍广东台山、生活较为富裕的邝氏华侨建的。光绪十五年,邝氏二十家人由台山迁到了广州聚龙村。当时,聚龙村有三排坐北朝南的两层青砖瓦楼房共二十座,每座两百多平方米。聚龙村的青砖大屋,墙脚用整块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绘有富贵吉祥的图案。大屋的门分几层,从外到内依次是脚门、趟栊门、大门。聚龙村的楼房内部设计大同小异。大厅内有三道屏风门装饰。不少屏风的木雕,因年代久远褪去了色彩,但却更添古朴的风雅。

探访侧记:今天是准时下班,太阳还老高,方向盘一打偏,就从花地大道转到了芳村大道,来到了聚龙村。冲口街在搞排污管铺设等,一片混乱!这聚龙村没有什么可点评的。然而遇到一位老者倒应记录一下:老伯年近70岁,原来是聚龙村小学校长,退休后担任荔湾区区志撰写员等,另外还有二个文职。他给我讲述历史,并告诉我广州台周日有他的节目!最后说这是其“文”的一面,另外还有“武”的一面!翻转其名片一看,原来他还是什么舞狮团的成员。能文能武的,难怪虽年近70,精神状态还特别好!反观我们这些所谓的白领?未老先衰!



321. 招村清代民居
招村清代民居,位于招村东八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约 1830 年)。《招氏族谱》载,该民居始建人是生于清嘉庆年间的招礼谦。该民居今存并排两幢,均坐北朝南,三间两廊。砖木结构,硬山顶,镬耳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外墙,红砂岩石脚,石脚刻有浮雕图案。门口设有趟拢和实木大门,趟拢的栏木为方形。屋内均设有天井、内廊,天井开有一个侧门通向街外。四周是民居。该民居保存完整。今为招氏后人居住。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东八巷的巷子太细,在地图上是没有的,但也是很好找的,就沿着去聚龙村的路继续南行不到500米就到了。只是这路被挖得乱七八糟的,也就乱了方寸,害得走了约半个小时的冤枉路。



322. 高埔广府民居
高埔广府民居,在增城新高埔村。据清代记载,新高埔村于明万历戊戍年(1598年)由十四世祖张兰亭、张椿庭两兄弟始建,后因匪患被迫弃村迁回旧居旧高埔,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由张梅庵、张补斋两兄弟复新重建。因村民从高埔村迁出建新村,故名新高埔。新高埔村是增城目前保存较为原始、整体风貌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广府民居古建筑群。该村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座西向东,依山环水,是极为罕见的有护村濠涌(引后山不远处水库水)、碉楼的古村落,村由前至后依次分布有半月形水塘、禾坪(晒场)、屋脊塑龙的门楼、围墙、村旁龙归古庙,村前有一条麻石街。细观门楼可以看到有清代官式装饰,主要有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獬豸等。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这“高埔”一名真是吃香啊!在这里就有旧高埔、高埔、新高埔村。以前想当然以为“高埔广府民居”在旧高埔呢,其实是在新高埔!到了高埔小学,继续北上200米,转左沿水泥路直走即可。在“高埔广府民居”再次感受了村落的衰败,人气的不足,整条村子似乎就几拨老人在打当地的麻将,鲜见年轻人。但是他们打的麻将与我们常见的不同,似乎这麻将的玩法简单些。老头、老太太们深幽而又略显呆滞的眼睛,或许就是我们N年后的写照了。



323. 殷家庄古村落
殷家庄古村落,位于从化城郊镇东风村。明初殷氏建村,古村分为西庄和南庄,三同拥水,背后依林,东面是流溪河,北面是风水林,建筑面积近2万多平方米。西庄的布局及规格相当考究,村面两池塘间的走道有一棵百年古柏。村首是五进祠堂光岩公祠,祠堂右侧是9路形式统一的民居,每列4户,共36户。在民居之后是一列两层的回水屋,与光岩公祠第五进相接。南庄南临大池塘,村首是殷氏宗祠,前面禾坪左右两侧各立一座以花岗岩为底座的旗杆夹,祠堂以东是排列整齐的几条古巷。

探访侧记:春节期间,一家人将这殷家庄古村落的西庄和南庄都逛了一遍。村落的衰败是不用说的,不是传来的鞭炮声反而更加存托其衰落与宁静。终于见到一个近80岁的老太在努力地整理她的柴禾,本想给她来个写真,但她倒很警惕,只有作罢!



324. 小洲水乡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的新滘镇,始建于元末明初,面积400公顷,其中果园270公顷,水网30公顷,大大小小有50多座石板桥连缀,颇有江南水乡之风。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小洲古称“瀛洲”,在村口处的牌坊上便刻有“瀛洲”二字。牌坊并不雄伟,不过过了牌坊便会见到纵横交错的水道,在靠近市场的一条水道上,竟然夸张地立着十数座各色各样的“桥”。
据说小洲村由海水冲击形成,故村内水道纵横,并随潮起潮落。这里,比起江南的周庄、湘西的凤凰,少了些一夜成名后的喧闹和浮躁,虽谈不上什么气势,但多了四平八稳,不声不响地在灯红酒绿的广州城外保持着缄默,小洲村平静地保持自己的风格,清晰地展现着岁月伤逝留在它身上的痕迹。
沿着河道,满眼尽是欣喜:别致的拱桥、幽静的庭院、和蔼的村民。小洲村有30多间清代古民居和多间蚝屋,明清商铺20多间,明代古庙4个,祠堂10多间,其中最大的简氏大宗祠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有99个门,占地10亩。该村为水网之乡和水果之乡,青石板铺路,古码头、古树众多。建有瀛洲生态公园,占地140公顷,为广州市最大的农业生态公园,有5万多棵果树,其中一株奇树,是龙眼与榕树的共生树,被当地村民称作“姻缘树”。
村里最奇特的建筑是蚝壳屋,建筑材料主要是蚝壳,是从沙堤里就地取材的,以两两并排的组合方式,再拌上黄泥砌成,是岭南曾经“沧海桑田”的见证物。蚝壳屋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证明小洲村所处的地方以前是一片汪洋。原来这里的蚝壳屋是有一百多间的。经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蚝壳已全部外露,坑坑洼洼的,但是整座房屋给人特别的震撼感觉,能从中领悟到古村民的智慧。


探访侧记:关于小洲村的文章,在网络上有很多。我是与父亲一起去小洲村的,据说这是广州城区内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在小洲村感受最深的是小桥流水的悠闲,这与一般的城中村有很大的区别,还是值得再去探访的,找个周末可以再去悠游一番。小洲村河道环绕,巷巷相连,古木郁郁葱葱,河中停泊着小木船,河水经年累月拍打着古码头,但在这代表岭南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青砖青瓦的淡雅画卷里,却也跳跃着众多新式的现代楼房。
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招来了“文人墨客”的常住。在探寻时,就遇到一个义务的导游人员,还留了一张名片给我——李××的头衔6个头衔,第一是“广东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常务理事”,当然还有一些头衔是比较搞笑,比如“两广刘永福、陈济棠研讨会召集人”,另有是“25集《陈济堂传奇》电视剧筹拍总策划” (我都怀疑其将“棠”写成了“堂”了,一个骗子?)。



325. 石楼千年古村
大岭村,原名菩山村,在番禺石楼镇。邻近村民都爱叫大岭村为“千年古村”,因为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据了解,大岭村有陈氏开村和许氏开村两种说法。陈氏原籍江西,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大岭开村。另有记载:大岭村的开村主为广东始兴许氏,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从南雄珠玑巷逃至大岭开村繁衍。大岭村背依菩山;三面环玉带河,各式古石桥跨于河上;古塔立于村西南角;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在村中皆可见。
据族谱所载:小小一个大岭村竟然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以上官员有100多人,实为罕见!其中,永思堂(村民俗称花园)一门,自柳源堂二十三世孙陈仲良中了清代举人之后,其后人又出了一个进士,两个举人。大岭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这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难得一见的。
有480多年历史的显宗祠是大岭陈氏九世祖祠,最受专家注意的是,显宗祠正门口左右石鼓墩上飧着的两个西洋小孩。一位老村民说,听祖辈说镌上两个西洋小孩,是因为初建及重修宗祠时人们已经开始接触西洋文化,当时闭关锁国还不严重。有村民则说,中国各朝代人物都雕刻在檐上,意指高高在上,西洋小孩则刻在只有半米高的石鼓墩上,意指低下的意思。

探访侧记:一家人将这大岭村逛了一遍。感受最深的就是村中心的一景——古桥、流水、古塔、祠堂及其它古建筑。另外,后来因探寻村内牌坊的需要,又去了一次大岭村,恰遇暴雨,于是自己就在雨中游览了一回这千年古村。



326. 练溪村古建筑群
练溪村古建筑群,在番禺区小谷围街练溪村练溪大街14号、16号、18号、6号之一、朗尾大街10号、8号,包括淡隐霍公祠、霍氏大宗祠、萧氏宗祠、华光古庙、关氏宗祠、三圣宫等6处祠堂和庙宇。

探访侧记:其就在“岭南印象园”内,去看了多次了,春节一家人又去了一趟。



327. 坑背村古建筑群
坑背村古建筑群,位于中新镇坑背村,建于明未清初。建筑群前面还有长方形的打谷场及围墙。整体建筑分为10列5排,面向东北方向。各独立房屋形制基本相同,为硬山顶,碌灰筒瓦,锅耳封火山墙,施彩绘,面阔均三间。排、列之间有纵横青云巷。
建筑群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布局有序,对研究岭南地区古代建筑艺术和乡村民情风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坑背村,除了了解建筑,你还可以了解更多的风俗民情,比如在晒谷场,你可以想见当年村落中丰收的情形,面积6000平方米的水塘,似乎也显示了水在岭南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书院到祠堂,也可以大体理出乡村文化传播的脉络。

探访侧记:在广汕公路南边不过200米,很容易找。但自己还是出早了一个路口,幸得人指点。“坑背村古建筑群”还是有些规模的,并且是成片区的,不象“水西古村”的零零碎碎。去的时候正值村民收工在做饭,燃起了炊烟,有些意境。摄影爱好者在这里应是容易照出好照片的。也许太关注建筑了,一脚踩在牛粪上,幸亏是在边上,如踩在中间就惨了!想想不知道有多少年都没有发生踩在牛粪上的事情了,于是哑然失笑。



328. 龙潭村古建筑群
龙潭村古建筑群,在海珠区华洲街龙潭村,含兴仁书院、东湖祖祠、笙表节孝牌坊、迎龙桥、利溥桥、汇源桥、康济桥。龙潭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远古时是古海海底,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才渐渐浮现为陆地。在清代,龙潭村属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河南堡管辖,慢慢发展壮大,成为珠江南岸一条有名的水乡村落。但令龙潭村声名远扬的,是一位叫白纶生的慈善家,他使龙潭村拥有了广州唯一一个慈善牌坊,村里的白氏宗祠,也是广州市内清代建筑中保存最完善的。此外,龙潭村沿河还有黄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细叶榕也遍布村中,堪称一景。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探访这村还是费了一些周折,这里有地图的客观原因,有资料本身不齐原因,也有主观判断原因,另外,GPS也没有派上用场,因为要寻找的目的地在GPS中寻找不到。其余不表,只是转早了一个路口,不知不觉地沿着龙潭村东环街出了村、到了石榴岗路,一到石榴岗路就知道自己走错了。转到新滘路,再行找进村的村口,这次是看见了龙潭村的牌坊,才顺路而入。



329. 三吉堂古建筑群
三吉堂古建筑群,在花都区花东镇山下村三吉堂自然村,三吉堂宗祠古建筑群建于光绪年间,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宗祠前有半月形池塘环抱,两边建有用于存放物品的衬祠。宗祠的屋檐封檐板雕有暗八仙图案,墙头有精美的砖雕、泥塑。民居形成十八厅十八井形式,户户相通。日军侵占广州时期,山下村村民曾在附近与日寇近距离“驳火”,并在此召开村民大会商讨对策。宗祠的墙体还有直径5厘米的枪眼,透过枪眼,村民可从屋内发枪袭击入侵者。

探访侧记:难度系数是★★★。虽说其在山下行政村下的三吉堂自然村,地址很是详细了,但没有详细的地图也是枉然!先过村委会,再东行,转右行几百米,就到了白云机场北端围墙了,透过围墙看见许多飞机停于此。本想照相,然恐招来机场安保人员,作罢作罢。走错路了!退回至原右转处,改转左、见桥时转右行不过300米即看到村牌。在此感觉是,祠堂前过的电线太损文物了——固定螺丝直接打进了石板中。



330. 坳头围龙围垄屋
坳头光布围龙屋,位于福和镇坳头岗埔村,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这是增城独一无二的小围垄屋。该围垄屋平面呈半月形,建筑在台基上,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米高的泥砖墙。整座围垄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衬祠,依次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
祠堂的外边,是23间之多的扇形环屋带。屋带以后面正中部分为最高,顶有龙船脊饰延伸向两边稍低,屋带两边均无脊饰直到环绕至祠堂正面成一大平面,转砌成锅耳封火山墙作边墙,傲然耸立。山墙与祠堂头进之间有屋顶飞跨接连,俨然一体,下辟边门。围垄屋外平地左右各有一对旗杆夹,平地前面原是一个与围垄屋同一大小的半月形池塘,富有创意。据村史记载,其家族由陈如蓝率领自兴梅焦岭迁至此地,建屋而居。

探访侧记:在探寻“坳头光布围龙屋”的过程中,自己倒有些心得——想好的事情不一定能够完成,没有想到的事情可能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本是觉得围龙屋是比较偏远,交通不是很方便,增城其它“发现点”又已经基本探访完毕,如专程再去一次则显得有些费时花钱而显执拗了,已将其列入B类项目!探寻简文会状元墓后,用GPS算了一下距离有38公里,更是打消了去的念头!但车向从化开去的时候,在和龙水库上华南快线之前遇上了大塞车,于是掉头,取道省道118、经福和镇向从化开去,探访它的决定就不经意地做出了。
  
   一路上没有什么吃饭的地点,肚子饿2点的时候,买些八宝粥来充饥。在GPS的指示下,去到坳头光布村不成问题。只是快到坳头光布村时,青山绿水的,加之有绿油油的禾苗,适宜的气温,特别是沿路有一窝一窝的竹子,惬意得很啊!觉得这村庄很是舒服!觉得应该在这里多呆一些时间。具体到围龙屋,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是泥砖瓦木结构,这座享有盛誉的建筑已经是满目怆然、弱不禁风,摇摇欲坠,有一部分还坍塌了,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性的修葺,广州地区唯一的围垄屋将可能会在南粤大地上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浙江】浙江18个原生态处女古镇周末自驾私属空间
婺源古村镇——美丽中国(叶平)
走进赣地那些不为人知的古村落(组图)-  莲花古镇——广昌驿前古村 -
文天祥后人在深圳繁衍生息,700年古村落保存至今!
浙江淳安10大古村落,千岛湖畔新安古韵秀美
浙江最美的古村落,村庄里独有的传统与宁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