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忘“她世纪”的初心

  美联储历史上首位女掌门耶伦就职满月,外界并未看到惊天动地的“新政”,反而多是“密切观察”“不过度调整”的萧规曹随之举。耶伦甚至跟学生们讲起美联储的食堂,“并无精心布置,只是一些罐头水果和干酪,并且还装在塑料盘子上。”她似乎想让外界意识到,她只是在做着普通的事情。《纽约时报》只好给出如此评价——“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是一个女人。”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时,这张报纸曾提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不是雷曼兄弟,而是雷曼姐妹,这家投行还会倒闭吗?要是华尔街不是由男性主导,而是由女性领衔,还会有金融风暴吗?文章认为,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加保守、更加稳健、更加没有赌性、也更加负责,也许能够使危机根本就不会积累和爆发。

  这是新时代对女性新期待的一个侧面表现。曾几何时,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政治经济核心之外。英国有一张著名的新闻照片,俯瞰参加议政会议的人群,黑压压的礼帽中间只有一点亮色,那是撒切尔夫人。而她第一天就发现,国会里居然没有女厕。时光荏苒,现在的世界早已变了色调。女性国家领导人在上世纪50年代只有1人,60年代有3人,70年代有7人,80年代有11人,90年代超过20人。世纪之交则有预言,21世纪将成为“她世纪”,有人甚至认为世界正在回归遥远的母系社会。

  这个预言显然部分实现了。默克尔已成引领欧洲的重要领导人,希拉里又在酝酿下一次总统选举,朴槿惠在传统的东方国度干得风生水起。各国的国会议长中有近14%为女性,欧美企业中女性干部的比率已达到四成。几乎每个国际性的组织都在提供女性话题的报告,许多统计都不约而同地显示,人均GDP和竞争力更高的地区,一定是性别差距更低的地区。女性成为推动世界的力量,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她世纪”真的来了吗?《默克尔传》中常被引用的语录是“我们一起变得更加坚强”;希拉里在国会两个别称是“工作狂”和“好斗者”;朴槿惠的名言是“绝望锻炼了我”……当今许多政商界的女性人才,往往都是以男性风格打拼天下,这些“她世纪”的引领者,反而舍不得称号前面的“铁”字。

  时代对“她”到底有什么期待?许多心理学家都发现,男性重视结果,女性重视过程,男性的快乐来自于目标和规模,女性的幸福来自于直觉和感受。大厦千间,良田万顷,属于男性快乐的来源范畴,而日食一升,夜眠八尺,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则是女性幸不幸福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就能读懂“她世纪”的初心了。人民现在所期望的,到底是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还是清新的空气和蔚蓝的天空?大众更关心年底收入增长,还是休假时间自主安排?国家追求的,是硬邦邦的发展指数,还是带给人民更美好的发展体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与“他”向“她”求解的过程何其相似!

  也许,“她世纪”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让更多女性领导崭露头角,而是期望人们都能像“她”一样思考和行事,别因过度发展而让“美好体验”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奢侈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电影,女性导演的大量涌现
[评传]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性
20世纪20年代令人惊艳的女性时尚
日本女性演绎其妆容百年的变化,韵味各有不同
新世纪女性和男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