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分享|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

《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

2021.1.31

全文字数:3055,阅读时间:10 分钟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沟通?怎么引导?怎么和TA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些应该是很多家长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专门针对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的,它有理念、有案例、有方法。

作者简介

[英]约翰·科尔曼

这本书的译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教授和博导,蔺秀云教授。所以,这本书相当严谨。它告诉我们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

书中精彩内容

本文只能进行归纳,更多精彩还是要看书哦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让家长们觉得很困难?

我们能看到孩子身上一些能看得见的变化,比如身体发生快速的变化、情绪变得越来越起伏不定、社交变得越来越复杂还有学习越来越困难等。

但是,更多应该关注的其实是那些看不见的。

生理学的角度看,人脑变化最快的是刚出生的三年,其次就是青春期的时候。

首先,是前额叶皮质。它是孩子产生逻辑、理智、创意、控制情绪的地方,就是更接近于人性的这一部分。第二个,是杏仁核。这时,它也在快速地发展。杏仁核就是自我保护,“打”或者“逃”,让人变得很激动,即更接近于动物性的那一部分。 第三个,是海马体。与学习有关的部分,是由海马体这个地方掌控的。

当他的杏仁核发展的速度要优于前额叶皮质时,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危险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他的海马体就会受损。海马体长期受损,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的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过大的压力,还会导致他的前额叶皮质发展缓慢,杏仁核的发展变得更快。

所以如果家长经常用暴力或者过度唠叨的方法对待孩子,孩子会变得特别暴躁。这是由于他的杏仁核被你不断地刺激而影响的。

除了大脑的变化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在孩子体内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就是激素。在青春期的时候,第一类发生巨大改变的激素,是性激素,包括我们所了解的睾酮和孕酮。其次,就是皮质醇和血清素。在一个孩子身上,他的皮质醇和血清素的分泌会突然增加,忽上忽下,这就是青少年为什么会摇摆不定的原因。他的情绪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因为他体内激素在发生改变。另外,还有一个快乐激素叫多巴胺。小孩子为什么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励,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体内的多巴胺的分泌量也比我们大。

这些就是我们要理解的,青少年跟大人生理层面的不一样,一个是来自大脑的结构,一个是来自于激素的变化。

所以,我们会看到,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内心矛盾摇摆不定。 

第二个,是他对自己的形象很难满意。整天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脸上长了个粉刺,觉得还是不够瘦,觉得身材不够好等等,每天照着镜子去调整。男孩女孩其实都一样,都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

第三个,有时候见到父母就会生气。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只要跟父母待在一块儿,就很多事看不惯,就希望父母不要烦他。

第四个,他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他想问题、思考问题更多的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全世界的爱好;他把自己的偶像当作全世界人的偶像。

第五个,他特别在意个人的隐私。开始变得不爱讲自己的事情。

第六个,情绪和人际关系多变。你会发现,他一会儿跟这几个孩子好了,过两天闹掰了,又跟那几个孩子好了。另外,他的情绪起伏不定。

其实,青春期的还是对父母有非常强烈的依赖,很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尽管看起来好像完全相反。那么,书中给出工具(解码青春期的五个关键点STAGE)就很重要了。

这五个要素是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及交流感情时最重要的五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父母的重要性。

你首先得知道,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重要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喜欢和父母不一样,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像大人一样有主张,所以总是挑毛病,对着干,和你说不一样的话。他需要从你这里得到大量的认同,不断地互动,去找到生活的边界,知道一个成年人到底应该怎么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当父母主动远离孩子的时候,这种不安全感会增加他的叛逆和挑衅。

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温暖和爱,让他感觉到家人的关注和家的稳定性,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支持他,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

第二个原则,双向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特别喜欢追在孩子后面不停唠叨,这种沟通基本上是不允许孩子说话的,你一直说,给他高高在上的训斥感。渐渐的,孩子也就不说话。而他希望跟你平等地对话,而不是盘问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提问方法,而且青少年的孩子沟通能力是有待发展的,词汇、句式、句型都有限,所以他会觉得,大人怎么那么能说。

这时候父母要学会多用非语言交流,比如眼神、拥抱等,如果感觉对方情绪不对,适当暂缓谈话,等他情绪好了再谈,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避免指责和评判,比如把对话的开头用“我”代替“你”。同时,作为成年人,要学会用幽默减少烦躁,多倾听或表示理解。

第三个原则,叫做权威。

最高级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权威式教养,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有权威的。但是,父母的权威是来自于价值观,父母不是用暴力、用物质、用诱惑,或者恐吓的方式来建立权威。父母的权威不来自于诱惑、要挟、恐吓,但是孩子愿意接纳父母的价值观,孩子愿意被父母的价值观所引领,这个叫作权威式教养。权威式教养的特点用三个词来形容:温和、慈爱、坚定。假如你忽略了慈爱,你只有坚定,那这个父母可能有点太凶了。假如你缺乏了坚定,你只有慈爱,那可能会有点放纵。

所以,温和、慈爱、坚定,是权威式教养的三个关键词。在跟孩子的沟通过程当中,如果是一个权威式教养的人——就是既要有回应性,又要有要求性,你得向孩子表达出你的要求。你不能说,“因为我是权威式教养的,所以我不管了,一切都由着你”,这叫作纵容,根本就不叫作权威。

第四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代沟。

时代变了,我们小时候是看电视长大的,而他们现在整天看手机。过去的所有新闻都是来自于官方媒体,而现在的新闻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的消息。其次,人生阶段也不同。就算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他的观点、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人生阶段带来了代沟。还有很多家长长大以后,就很“善忘”,把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有多糟糕这事给忘了,把自己过去有多愤怒、有多离经叛道这种事忘光光了。家长们在孩子长大以后变得过于挑剔,他们心中的那个“原始人”在不断地起作用,就整天在挑孩子的问题——虽然你这个很好,但是那个不行。

所以,你得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愿意多听听孩子们讲他们的事;另外,回忆青春期也是拉近你与孩子关系的好方法。

第五个原则,叫做做情绪。

因为在沟通当中,最重要的要处理的东西就是情绪。人们有时候说话,完全不是因为那个字,而是因为情绪,所以才带出了那个字眼。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冷静。因为你是成年人,你应该首先学会冷静。

其次,学会幽默。我们前面讲幽默很重要,然后教孩子怎么样与他人沟通,你自己也可以学会跟别人沟通。有时候,孩子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找一些同病相怜的人聊一聊。家长们可以互相学习一下经验和教训,听听别人是怎么学习的,别人是怎么应用我们讲的这些书的内容等等。这时候,书友的交流,家长的交流,家长群在一起,千万不要只变成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那么一个群体。家长群是可以社交的,是可以互相认识的,讲讲各自家里的状况。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有一个同学和他父母的关系很好,这个孩子情绪也很平稳,你可以去请教一下,跟对方的家长聊聊天,学习一下。这是与他人交流的方法。

还有一个,就是慢慢地去找跟孩子之间的边界。你知道哪些事在他看来是隐私,哪些事情你需要尊重他。他在什么时候情况下,就容易上火。所以,找到这个边界以后,你们就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讨论问题。

以上就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父母的重要性、双向沟通、权威式教养、弥合代沟,还有解决情绪问题。

如果父母能够把这五个问题处理好,作者相信,你的孩子会愿意跟你滔滔不绝地讲话。

对每一位家长来讲,其实你面临着自己的第二个青春期。孩子的青春期,也是父母的第二个青春期。这时候,你要学会享受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他对你最后的依恋。

如果孩子到了18岁以后,去上大学离开了家,后面工作了,能见面的频率就开始按年计算。

所以,在这之前,孩子能给你惹这么多的麻烦,能给你带来这么多的压力,还需要你去解决——珍惜它吧,珍惜这个可以紧密地在一起共同战斗、面对挑战的机会。青春期对所有人来讲,都不应该是一件坏事。

书中还有很多指点迷津的观点和方法,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要错过它哦~

【END】

关注我们

一个长久陪伴你的公众号

微信号|jbjihua

声明:本文配图选自相关新闻资料图片及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笔记1)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提高孩子情绪控制力,要多培养“加法思维”
孩子小小年纪总“情绪暴走”,教他“加法思维”,成为情绪控制者
正确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爸爸,我起不来了”:失败的教育,究竟有多可怕
963王诗语:青少年为何容易逆反父母权威——《从自然到使然》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