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餐饭”到“治未病”,数字化承包徐汇老人生活圈

临近中午,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食堂厨师利落地将切配好的菜放进炒菜机器人里。不到3分钟,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香菇炒青菜香气四溢。

82岁的张阿姨一人独居,天天来这里报到。机器人担纲主厨后,食堂菜品不仅没失烟火气,反而更干净卫生。

不仅食堂,一个“数字综合为老服务场景”牵引出社区数字化生活的更多可能。

以需求为导向,生活数字化深挖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坚持保留老人传统生活习惯。无论是场景发现、应用设计或是具体实施,一切细节都紧紧围绕老人需求转,以老人视角审视问题、重构流程,推动生活数字化进阶。

“一餐饭”

智能后厨精准控油控盐,早餐直送家门口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最担心的是饭菜中某个调味品突然超标。食堂运营方则忧虑,菜品波动就意味着管理运维不稳定,质量把控面临难题。

智能后厨解决了这一难题。徐汇区滨江水岸邻里汇社区食堂的负责人把目光瞄准了成本与菜品质量均可控的炒菜机器人。后厨人员结构由此发生变化,人员减半,运营效率反而提升,炒菜时长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关键是,智能后厨系统精准控制各种调味料配比,不影响口味的情况下,就连耗油量都下降至此前的五分之一。

截至去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36.1%,高龄比例不断上升。以龙华街道为例,户籍老龄人口占比逾四成。据此,社区食堂开发了“邻聚食堂”手机外卖应用,方便出行不便的高龄老人。目前,该App只开通早餐功能,却已成为周边居民区老人们的高频应用。从皮蛋瘦肉粥、豆花到鲜肉包,依托于覆盖每个居民区的邻里汇,热腾腾的早餐直送老年人家门口。

“治未病”

数据融通,让一线养老服务有更多“加法”

 

除了一餐饭,社区工作者们还把目光聚焦到“治未病”。在滨江水岸邻里汇二楼,紧挨着社区食堂的智慧健康小屋,自开业运营以来,也人气高涨。

不久前,社区工作者们参加了一场以生活数字化转型下的养老服务为主题的研讨会。一位医院负责人透露,他所在医院正考虑将老人的体检数据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机构共享开放,这让大家有了新期待——未来,社区一线的养老服务便可以做更多“加法”,比如,医院的体检和诊断数据,可以和社区一线的智慧健康小屋充分接驳,数据叠加,就能更精准地监测老人实时健康、预判健康风险,也能实现远程诊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餐饭”,如何成为老人嘴边反复咀嚼的“好”
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罗山前沿社区就有!
调查 | 养老驿站也有老年餐,老人为何更爱去社区食堂?
临海老年人有福了,今年将建成6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江西南昌2021年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
互助养老如何行稳致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