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导读】

   在儿童阶段,家长看到孩子说谎时,往往会严厉地批评,意图改变孩子这一行为。在用词时,也会非常严厉,甚至用道德标准对他们进行评价和批判。但是,即便如此,结果却不一定如家长所愿。很多家长的困惑:我非常严厉地告诉他,这是说谎的行为,是不对的,他自己也知道,也会说这样不对,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

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说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家长的批判,只是从态度上吓唬住了儿童,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一定理解是怎么回事。

1、对说谎的理解皮亚杰在儿童发展的研究中认为:不同年龄阶段对说谎的理解是不同的。

6岁以下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将所有的错误行为,比如猜测、开玩笑等都认为是说谎。也就是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说谎的判断只是针对为不好的言语,不会考虑说谎是应该有意图的。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很无语呢?当我们对6岁以下儿童进行指责,甚至严厉批评时,孩子们甚至都没有理解“说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他们看到的,只是家长严肃的神情,和严厉的态度。而他们惧怕这样的神情和态度,关心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而已。所以,当家长在批评、训斥孩子说谎时,在他们那小脑袋里,只是认为自己说了不好的话,所以家长生气了。

61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将说谎认为是错误行为,但不能区分为有意和无意的错误行为。也就是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说谎的认知为;不是不好的言语就是说谎。但是,到底怎样的行为是说谎呢?他们只是把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语认为是说谎,而不管是不是有意的欺骗。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说谎已经有一个简单的区别和判断了,但是,具体怎样定义“说谎”呢?在他们这个理解阶段,就是做了与事实不一样的事情。不管是不是有意的,只要是和事实不一样,那就是说谎。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家长无意中做言行不一的事情时,他们就会认为家长在说谎。

以上两个年龄阶段对说谎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其言语违背事实的程度,以及说谎是否受到惩罚。如果言语与事实违背的程度很大,或者因为其言语受到了惩罚,儿童就会判断为说谎。

1011岁:认为只有有意的欺骗才是说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吧说话者有意的行为作为道德判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有意欺骗的行为最坏。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基本上已经在内心有了对“说谎”明确的定义,知道了说谎也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并能够判断出,故意去欺骗的行为是最坏的行为。他们会用自己心中这个标准来观察生活,理解家长在说话和做事的规则,当家长与别人交流改变事实时,他们会去判断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以此界定其程度。

2、说谎的解决方法 

说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决策阶段,主要是决定要不要说谎。在这个阶段,要对说谎之后能够获得什么利益和说谎之后的结果做一个衡量。做出决策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抑制自身的诚实反应,还要理解对方的错误信念。

说谎行为也是一个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才能成型。作为家长,看到孩子说谎后,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给三点建议:

 1)注意自身言行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模仿的对象。当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孩子不仅仅是听家长在说什么,还会去看家长在做什么,并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语。随时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但会学习模仿家长,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家长的言行有一个判断。所以,唯有家长提高自省能力,多在意自身的言行,才能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2)用故事代替说教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儿童思维的特点,家长可以搜集丰富的故事资源,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儿童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来体会其情感,促使其形成积极的认知。如优秀的美德故事等,通过讲述,自然地向儿童传递“正直”、“公平”、“诚信”……等理念,促使儿童获得认知。

3)用角色扮演进行体验   对于10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可以用“角色扮演”及“角色互换”的方式,来对儿童所做事情的情境进行模拟扮演,通过让儿童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来了解说谎行为带来的心理感受,以此让儿童明白自身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家长可以在批评孩子“说谎”时,先看看孩子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他是否能够理解什么叫做“说谎”,否则,家长再生气,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当家长指责孩子说谎时,也就是站在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当家长慷慨陈词时,不妨认真看看,思考一下:我说的这些,他真的了解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待爆脾气的宝宝的四个方法
儿童的年龄与相应行为能力的对照表
如何看待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说谎”行为?
平庸的家长在说教,良好的家长在解惑,优秀的家长在示范,卓越的家长在启迪,不称职的家长在批评、讽刺、打骂。
来学习啦:了解儿童心理关键点
幼儿园小班头条父母聚焦:那个讲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没有逆反期的_第1页_常州家长交流基地平台_亲子_西祠胡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