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校本研修的深入研究,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很多人都更深刻地意识到打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界限,组建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最大化地利用各种优质资源,通过校本研修区域合作促进校际之间、区域之间教师的均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2004年8月,上海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研究者(专家、教科研员)的工作要求以及实践者(教师)的发展瓶颈,启动了“八区联动”校本研修项目,从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运作机理、制度安排和专业保障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为开展中小学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实践案例以及成功经验。本文拟从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价值取向、校本研修区域合作与教师群体共同发展的关系以及我们在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实践探索等三方面,梳理和总结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组织策略。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257678.htm
  
  一、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主要内涵
  
  校本研修是基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的教学实践为中心,从教师实际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本文的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本的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研修活动具有群体互动性、实践反思性和专业引领性的特点。
  区域合作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区域内部的合作[1]。本文的区域合作主要是指区域内部的合作,即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不同片区打破边界,消除障碍,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促进有用信息和优质资源的流动与分享,促进区域内学校之间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地利用各级各类的资源优势,引导和推进学校从相对封闭状态的校本研修向开放性的校本研修转化,克服由于区域分界和行政层级管理所带来的示范校、骨干教师和专家等人力资源以及信息流动的屏蔽效应,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强势学科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组织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区域内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缩小校际间教师专业能力的差异,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区域合作的研修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一体化的主动发展过程,是教师在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终身性、阶段性、实践性、自主发展性以及群体互动发展等特点。研究表明,群体互动发展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具有良好的组织学习文化的学习共同体,不但有助于个人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也能藉此促进团队创造、运用并转化知识,进而强化共同体持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3]。可见,在群体中,同伴互助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
  在立足校本研修、充分发挥各校各学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营造“资源共享、借力发展、共同提高”的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研修文化,组织开展“源于教师需求,共同解决问题,共享群体智慧”的区域性校本研修活动,能有效搭建校际间交流、合作、共享的开放性平台;建立校际研修共同体,拓展同伴互助的研修空间,更有效地激发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因此,校本研修区域合作将通过建立各种校际间的学习共同体,为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支持,从而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基本策略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教育规模大,学校多,现有区属公民办中学15所、小学53所、幼儿园100多所。各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学校文化等“软实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探索促进各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自2007年9月以来,我们以 “十一五”市级规划办立项课题“中小学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策略研究”为依托,开展有效推进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策略研究。我们采取的基本策略:
  (一)完善片区研修的运行机制
  我们认为,“市、区、片区”是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三个主要平台。由于片区属于非正式组织群体,因此,加强片区研修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成为推进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关键。首先是行政支持,2007年我区教育局重新修订“片区研修活动的管理办法”,根据公民办学校的分布情况和办学水平,将53所小学划分为由优质学校、一般学校和民办学校组成的8个片区,片区管理实行负责校制度,由一所学校全面负责本片区研修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管理;其次是业务指导,教研室负责选聘片区学科教研组组长或组建学科中心组,定期召开片区学科组长工作会议,学科教研员负责指导、检查片区的研修活动;三是自主管理,负责校和片区学科组长根据本片区、本学科的特点,整合片区内的教师研修资源,组织开展校际间的研修活动。各片区先后组织了开放特色活动、交流主题研讨、共享教师培训、同步质量监控等活动,初步形成了打破校际壁垒、教师研修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搭建名师带教的平台
  名师资源是有限的。名师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带动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我们的做法,一是举办学科带头人专场活动。在对区学科带头人进行过程性管理中,我们要求区学科带头人在任期三年内必须举办一次向全区开放的专场活动,活动包括编印一本个人成果文集、开设主题讲座、上一节公开课、制作一幅展示自我成长历程的展板等。截止到2008年5月,我区已举办了近70场涉及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专场。学科带头人的个人专场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与名师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学习机会,更是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发展的目标榜样,有效地发挥了名师在区域内的示范、引领和推进作用。二是设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领衔人而组建的教师研修团队,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的研修模式,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在前埔南片区设立了数学、英语学科的片区名师工作室,分别由市专家型培养对象、区学科带头人的数学教师和省骨干教师的英语教师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每个工作室吸纳了4―6名本片区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合作伙伴。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根据片区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规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参观学习与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名师带教活动。工作室的带教形式,不仅突破“一对一”带教模式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校际间教师资源的“软性”交流,打破名师以学校为边界的封闭式带教模式,为教师创设一个更为开放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交流与学习的环境。我们认为,片区名师工作室是促进区域内教师团队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催生同类课题研究协作体
  当前,“科研兴校”已成为许多学校寻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成共识。众所周知,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不仅是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但由于科研人员的不足,如何对市区两级近百个课题进行有效的过程性管理与指导,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区域合作的形式,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是解决科研人员不足、指导无法到位的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将各级各类课题进行分类,为同类课题建立协作关系牵线搭桥,组织同类课题的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展示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有效教学、古诗诵读、园本教研、“做中学”等同类课题的研讨活动,为同类课题研讨聘请指导专家,创设交流机会,搭建成果展示推广的平台,深受学校和课题主持人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实效。通过活动,充分发挥了课题主持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类课题学校之间建立了非正式组织的协作关系,达成不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轮流主持研讨活动等“民间”研讨制度。同类课题研究协作体的诞生,校际合作关系的形成,能够使合作伙伴以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向导,在一个平台上各种观点、方法充分地碰撞和交流。这不仅满足了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解决了科研人员不足、指导缺位的现实问题,而且拓展了教师研修区域合作的思路和途径。
  (四)实行校本研修开放制度
  从区域推进的角度分析,实行校本研修开放制度为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的展开提供充足的不同的资源,为区域内教师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分析,学校精心组织策划包括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以及特色项目等方面的开放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的平台,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互动的空间。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开放制度,采取了由学校申报开放的主题和时间、由教研室协调统一发布信息、以片区为主自主选择参与的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学校开放周活动的组织实施。我们体会到,开放的研修制度有助于营造一种常态化校际交流的研修文化和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师学习文化。但开放的组织与实施还需要学校更为精心的设计与选择,需要区或片区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和协调,不断地从提高开放的特色性、精品性和实效性方面增强研修开放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我们认为,校本研修区域合作意味着教师的研修活动不能局限于一个学校的范围,必须走出校门,打破边界,拓展学习和交流的资源;校本研修区域合作意味着学校的发展必须借助区域内的优质资源,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形成发展的合力;校本研修区域合作意味着区域教育必须建立一种扩大相对弱势学校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以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而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推进校本研修区域合作,有待于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 洁 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新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彼得・圣洁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同频创课来了:跨地域课改研究如何成为可能?
教育信息化2.0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策略
校本研修计划
学校校本研修现状调查与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