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明講座筆記(三)

宣明講座筆記(-- 《黃帝內經》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b5571010133yb.html

一直以來,三部九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中醫術語。因為我只有耳聞從未親歷。

應方生曾說:逐篇講解《黃帝內經》是宣明學社的特色,是很多中醫愛好者堅持來宣明學社聽講的原因。是的,我就是很多人中的一分子。

我看過國內某著名內經專家幾段“内经視頻,也在朋友的書櫥裏翻閱過這位專家為中醫藥大學學生編寫的講稿;同時瞭解到國內中醫藥大學雖然開有《黃帝內經》課,但多採用選讀形式,比如像這篇《三部九候論》肯定不會被收編的。實不相瞞,我很失望。我不喜歡那種隨意重新排列組合、支離破碎的解經方式。我的感覺,後世許多中醫大家講《黃帝內經》總傾向於有選擇地講,其實說得不客氣點,就是挑會講的講。當然這還算是比較負責的,比不懂裝懂亂講的要積德些。曾聽應方生說過,注解《黃帝內經》比較全面細緻的當數張景岳。但凡在理解上尋求幫助而在其他大家書裏遍尋不著時,去看張景岳的書肯定會有收穫。對此我深信不疑。如今,宣明學社提供了這麼好的平臺,使我們這些中醫愛好者有機會逐篇把《黃帝內經》學完整,真是幸運!

2012年4月21日是宣明學社的第53次活動。主題是《黃帝內經》三部九候篇第二十。由程醫生主講。

讓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程醫生居然非常幽默,而他的幽默不在於表情動作,也不在於言辭上的誇張,在於娓娓道来时看似不經意製造出的喜樂效果之前,他習慣微鎖的眉頭讓我不免敬而遠之,而這次的授課卻把我對的印象完全顛覆了。課中,我幾次笑翻,為了不失優雅,有時不得不雙手捂住嘴。以後視頻出來了,我還想再重新溫習一下,感受一下那歡樂的氣氛,呵呵。

本篇開頭第一段就讓我讀得感慨萬千:

黃帝說:余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之道,必有終始......”

雖然有注家認為,此段為衍文,但黃帝孜孜以求,旨在福蔭後世的懇切之心卻依然讓我動容,而他是否問的是三部九候的問題已經無關緊要了。不過,非常諷刺的是,黃帝的這番苦心並不能被後人珍惜,三部九候的診斷手法已經失傳了。而且被醫家棄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張仲景的東漢,因此在他的《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麼一段話: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閏,務在口給。相對須臾,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你對上述描寫的場景熟悉嗎?其實,在如今的一些中醫醫院裏這樣的問題非常普遍。

餘不多言,切入講座的正題吧。

一、三部九候

張景岳在《類經》中說: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贡九州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谓之三部。于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谓之三候。三而三之,是谓之三部九候。





最近讀了周潛川老先生的《內經知要述義》部分章節。書中,周老對三部九候的取位穴與上圖稍有區別。前幾年聽中國之聲《中醫太美》徐文兵老师的電臺節目知道周老名。後來逐步瞭解到周老精通医、释、道、儒、武等诸家经典,功理功法精深广博,医理医法独树一帜,尤其在气功、大小导引、针灸、丹药、草药以及阴阳论、经络论、气化论等很多方面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而自成一家。

二、三才與分野

在程醫生一一詳細講解了三部九候圖之後,應方生簡單補充了三才和分野的概念:

天地人三才是從《易經》那個源頭傳下來的,中國人做任何事都要考慮三才之道。搞儒道的學問更是密切聯繫三才。古代搞司法:天理、國法、人情就是如此。缺少三才中的任何一個,把握事物都不會全面。因此古代說一個人學問和本事了得,都會言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中醫也講三才,就是為了考慮問題全面而立體,人在天地之間,不能脫離時空而生存,上受天影響,下受地影響,中受他人及社會影響。診斷之法,有天地人,就是為了考察這三個方面。又三而三之,有了九候。

八卦的三畫卦像是指天地人三才,六畫卦的卦象亦是指天地人,是兼三才而兩之,即天地人又各自一分為二而成--《易經》中六爻,每兩爻為一才。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另外,一者奇也,陽也,故應天。二者偶也,陰也,故應地。三者參也,和也,故應人。故曰天開於子,地辟醜,人生於寅,所謂之三才也。三而三之,以應九野。

所謂分野,簡而言之:在天為二十八宿,在地為九州,在人為九臟腑。

三、中醫可預知死期

以為,中醫之所以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傳說中的中醫大家有決生斷死的能耐,比如小說《黃連·厚樸》中所描述的,那個暴发户终于沒能活過老中醫給出的大限。古醫書上也可屢屢看到類似的故事。就拿相對較近的一位企業家王鈞瑤來說,他罹患肺癌。據他的好朋友證實,他確實是於夏天離世的。這是五行中火克金的典型例子。所以,對中醫擁有的這種能力我從未懷疑過。如今僅在所讀過的《黃帝內經》中的幾個篇章中就多次讀到教人如何決生斷死的內容。如果瞭解了其所以然,那麼就不會單單停留在知其然時要麼崇拜要麼懷疑的層次上了。



本篇以形、氣、脈、證之間的變化,及相得、相失等錯綜複雜的關係,來判斷疾病的輕重,並預決其死生,這是前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脈診經驗。同時啟示我們,在臨床判斷疾病的輕重吉凶時,一定要從整體出發,對機體的形氣、脈證等做全面觀察,然後通過認真分析、比較、研究,才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如中部之候雖獨調,但不能據此一點就認為是好現象,如果它與眾臟相失,還是個死亡的征象。

四、九候七診

通過診察九候脈的異常變化,就知道病變所在。若有一候獨小者為病,一候獨大者為病,一候獨疾者為病,一候獨遲者為病,一候獨滑者為病,一候獨緊者為病,一候獨沉陷不起者為病。

以上紅色字體描述的狀態合稱七診。九候之中,有一候獨獨異,則病在此經。此時一定要審問病人的舊疾情況,確定近病或目前的新病。而後於九候之中,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順而循之。其脈或疾或遲者,病在經脈,數為在腑,遲為在......

五、診踝法



張景岳在《類經》中說:此(診踝法是)三部九候之总法,一候可以概九候也。盖心藏神,肾藏精,人以精神为本,故独取心肾之脉于左手足者,探其本也。肺气右行,若取手太阴,则应于右手候之矣。

六、冬陰夏陽與死之症候







張景岳在《類經》中說:寒热病者,肝胆二木之郁,平旦属木,故以平旦死。热中、热病,君相二火之亢,日中属火,故以日中死。病风者,风旺木枯,日夕属金,肝木被克,故以日夕死。病水者,夜半水旺,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出败失其和平,四季属土,故日乘四季死。是皆冬阴夏阳之分析者也。

七、日乘四季的概念







八、治法(刺絡,程醫生的放血療法)

在講到這部分內容時,程醫生跟我們分享了他的一些治病經驗。

有一個階段,程醫生潛心研究放血療法,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也就是在這一橋段,上課氣氛非常歡樂。因為程醫生講到了他為其岳母治病的案例。看來,大凡是人都不能免俗的,聽課的人(包括我)還是有八卦傾向的,哈哈。

九、蒲輔周的治病原則(兼談應方生的醫案一則)

程醫生還結合上課內容補充了蒲輔周大師的醫案。他介紹說,蒲老的治病原則之一:治病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有無外感。

這讓我想起應方生給我的一位同事治病的經歷。

我的同事為女性,40歲,连續咳嗽三年未癒。期間,她在我的推薦下,看了許多醫生,都無效。不能解除她的痛苦,而且平白讓她花費了不少銀子,我內心感到非常不安。不停地咳嗽成了她的一個标志。一般她從辦公室出來走在走廊上,未見其人必先聞其咳嗽聲。三年下來,大家都見怪不怪了而於她卻實在是一種痛苦。记得她來請應方生看病時,已經有兩夜不能安睡,喉嚨痛得連水都不能咽,而且開始咳血絲了。拿著應方生給她開的處方,她猶豫地問:屯在家裏的那麼多前面醫生開的藥如何處理?我當即幫她拿主意說:先吃新開的藥,老藥暂时放在一邊。她非常信任我地照辦了。藥只吃了兩付,喉嚨就不痛了,咳嗽頻率也降低了不少。然後重新調方。但喝下第一付的前半劑時,突然大咳,照她的話說:是往死裏咳。不過,一陣猛咳後,人居然感覺非常舒服。喝完後半劑,依然大咳,緊接著是咳出一大團一大團的黑灰色硬塊痰(我聽著都甚覺可怖)。故事的結尾自然是:折磨了她三年的咳嗽终于治癒了。後來我請教應方生如何做到這樣神奇。他說:在搭了脈後就知道她三年前患了外感,一直沒有治癒。也就是說,這三年來她一直感冒狀態。所以先給她解表,當成感冒治就可以了。真是出奇不意啊!

這件事之後,我時常納悶地想:前面那些醫生難道不搭脈嗎?他們如何就不能正確辨證呢?看來,我就是想破頭也甭指望想出答案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者意也(廖育群)
[转载]《醫道傳承叢書》与中医学习
方劑學 01 筆記。
【葬書 一卷 提要】
皇汉医学緒言
史部文献通考马端临卷二百二十四 经籍考五十一子(房中 神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