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首见!琥珀藏完整古雏鸟化石 距今9900万年与恐龙同期

  昨天(8日),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为首的中美加多国研究者在北京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古雏鸟标本,该标本距今9900万年,与恐龙处在同一时代。邢立达介绍说,“研究表明,此次发表的标本是一只较为完整的反鸟类雏鸟,记录了其生命最初几周的骨学和羽毛特征。”

据科学时报报道,6月8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雏鸟标本。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教授瑞安·麦凯勒等学者共同完成。论文发表于《冈瓦纳研究》。

比龙标本,蕴藏着几乎完整的雏鸟

比龙标本的一对鸟足

比龙标本复原图 绘图张宗达

此次发表的标本昵称“比龙”,是一只较为完整的、出生仅数周的反鸟类雏鸟,而琥珀的特异性使其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雏鸟骨学与软组织细节。这件标本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距今约9900万年,属于白垩纪中期的诺曼森阶。

“这一古鸟类琥珀珀体很大,约9厘米长,容纳了接近完整的一只古鸟类的头部、颈椎、翅膀、脚部和尾部,以及大量相关的软组织和皮肤结构。”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恐龙研究院院长路易斯·恰普告诉记者,“这些保存下来的软组织除了各种形态的羽毛之外,还包括了裸露的耳朵、眼睑,以及跗骨上极具细节的鳞片,这为古鸟类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只小鸟体型娇小,从吻部到尾巴末端约长6厘米。它曾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针叶树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它至今被保存得极为完好,约2厘米长的金黄色鸟足尤为醒目,上面的鳞片、丝状羽栩栩如生,还有很锋利的爪子。

研究人员获取标本后,采用显微CT等无损设备来成像和分析,发现琥珀内部还隐藏着头骨、脊椎等重要信息,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终无损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态。

邹晶梅表示,比龙标本的头骨有明显的牙齿,其椎体等其它骨骼形态一致表明,它属于典型的反鸟类。

“羽毛形态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之一。”瑞安·麦凯勒说,“比龙标本保留着迄今最为完整的古鸟幼鸟羽毛和皮肤,这在白垩纪的标本中尚属首次,这些细节包括羽序、羽毛的结构和色素特征等。”

“与此前发现的恐龙琥珀不同,基于比龙标本的羽毛和骨骼状态,我们确认这只反鸟类雏鸟正处在生命最初几周。”台北市立大学教授曾国维告诉记者,“比龙标本没有明显挣扎的迹象,其整体姿态呈现一种酷似捕猎的姿态,身体扬起,爪子和嘴巴张开,翅膀后掠,非常的生动,它的死因确实令人浮想联翩,是不是恰好在捕猎的时候被从天而降的树脂粘住呢?”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8日,中国、加拿大等国科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琥珀中发现恐龙。

(作者李晨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新闻:我们发现了一只琥珀里的远古鸟!
全球首见!琥珀中首次发现雏鸟化石 金黄鸟足醒目
在琥珀中发现的远古鸟类之翼
中外科学家首次在琥珀中发现古鸟类雏鸟标本
在这块琥珀里,我们终于看见了远古鸟类真正的样子
人类首次在琥珀中发现古雏鸟 与恐龙同时代(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