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智造”再升级!全球七成“无人港”已换上“中国芯”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51亿吨,同比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而洋山港占据其中40%的份额。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和全球最大智能码头——洋山港自动化操控带来的高效率分不开。自动化操控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动化设备,而如今这类设备中的芯片不仅仅自给自足,还源源不断输出海外,让全球七成的“无人港”已陆续换上“中国芯”。

全自动化的“无人港”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码头空无一人,却忙碌有序。巨大的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运输——从国外的鹿特丹、伦敦、名古屋,到国内的青岛、厦门、上海,全自动化码头正成为港口业发展的新趋势。

传统的集装箱装卸操作属于高空危险作业,而在“无人港”,工作人员只需在远程控制室里轻点鼠标,就能高水准地操控装卸作业。这里的自动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真正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海侧的岸桥全部由自动化远程操控,海侧轨道吊全部是自动化双箱轨道吊,可提高码头50%的使用率。据介绍,洋山四期作业效率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40箱/小时,即使汇集世界上最优秀的码头操作工人,也无法达到这一效率。

中国“无人港”的逆袭之路

自1993年世界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荷兰鹿特丹港投入运行以来,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自动化程度不一的“无人港”。

中国“无人港”起步虽晚,但追赶速度很快。2014年,厦门港率先建成我国第一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15年,上海港、青岛港先后宣布开始规划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到2017年12月,上海港洋山四期已经开港试运营,标志着我国港口业在运营模式、技术应用以及装备制造上实现了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

“20年前,我看到国外的港口实现了堆场的自动化作业,当时就在憧憬,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码头也可以这样智能高效。”陈戌源说:“如今,我们实现了码头整体作业的全自动化。”

令我国工程师自豪的是,“无人港”的许多核心设备和技术都已经实现“中国智造”。

中国智造从“芯”改造“无人港”

振华重工连续多年是世界最大的港口机械装备制造商,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的三大装卸机种——桥吊、轨道吊、自动引导车均由其制造。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振华重工已为荷兰鹿特丹港、美国长滩岛港、英国利物浦港等全球重要港口的自动化码头提供几乎所有单机设备。

“中国智造”不仅局限于“壳”,也正在进入“芯”时代。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TOS)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ECS)系统,分别组成了洋山四期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两套系统是自动化码头得以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其研制与应用,让“无人港”成功用上中国“芯”。

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说,企业跟踪自动化码头的设备研制已有近10年,过去是给国外自动化码头提供设备,如今不仅能够参与打造国内自动化码头,还能自主开发设计设备管控系统。这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是重大突破。

2010年至今,上海港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陈戌源说,凭借几十年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积累,通过自身努力,上海港实现了软件系统自主集成。“国外很多港口企业和航运公司到洋山四期看了以后,对我们自主开发的系统很感兴趣,希望上海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动化改造。”目前,全球七成的“无人港”已陆续换上“中国芯”

搜航结语:中国在港口管理运营上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近几年经济、社会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离不开广大行业内几代人的艰苦辛劳、不舍昼夜。如今,广大港航企业更应抓住机遇“走出去”,将拥有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输出海外,服务全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六大“全球首个”智慧港口名录
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魔鬼码头”震惊全球!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
未来已来,这个码头看不到人 ——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集大成之作”
超级工程!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
[首藏作品](7706)硬核科技让上海洋山深水港连创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