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床头百天无孝子”

感悟“床头百天无孝子”

人生如长河,跳跃湍急的上游,波滔翻滚的中游,平缓浩瀚的下游,无论如何,人总有老的一天。表情呆滞、行为受限、活动迟缓、反应麻木、眼花耳聋、鼻涕邋遢,或者患病卧床。如此老态龙钟,相信无人避免,皆会如期而至。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市井凡夫。

老了怎么办呢?

养儿防老,养女防老,是千古良方。不孕不育的夫妇收养子女,为的就是养老送终。即使现代社会设计了社会福利养老,儿女养老仍是最有效的养老方式。

网上有种流行的说法:年轻时不给父母带来麻烦,年老时不给子女带来麻烦。生活自理,皆大欢喜。卧病不起,麻烦不已。作为理想,是砥砺的境界。作为现实,则是身不由己的叹息。

既然现实无法脱俗,子女养老仍是所有老年人心中固有的渴望,为父母尽孝仍是最经典的传承,特别是尽孝于耄耋父母,成为了贯穿古今的课题。

古语说,床头百天无孝子,临财厝内有亲疏。说的是,子女侍奉老人时间久了,难免有言差语错、百密一疏的时候,遇到久病卧床,更是精神的煎熬与身体的透支,子女也是茫然无助,无奈一片。但即便如此,孝子仍在,孝心仍在,孝子仍伴随左右,孝心仍怀揣肺腑,孝文化仍坚定不移地扎根于万千街巷,蜿蜒于城市乡村。

孝心在心,不在事。宛如给亲人上坟,纸烧人心,不关冥币的面值,也不论纸的厚薄。心到,情到,老人安慰,子女祥和,天伦之乐,真情自然洋溢。

百善孝为先,对人不对事,对事天下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对事不对人,对人世上无完人。

这幅对联,辩证地设定了孝心的尺寸和道德的边界。

伺候病人,如日月相随,是尽心守望的过程。如果量化分析,就如同把千年古籍放在荒凉的雨中,风化成宵小的碎片。

长久地伺候病人,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树立以病人为核心的思想。生活秩序打乱了,工作事务耽搁了,人情社交阻滞了,进取的步伐后退了。身心俱疲,经济拮据,精神沮丧,有时是人财两空,困难艰辛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还得强打精神尽心完成应有的担当。未来已来,现实的悖论,时刻敲打昏黄的夕阳。偶尔突兀的言辞,不由人不由然地不觉地滑过多嘴的唇边,久病的老人或有瞬间的不悦,也是常情。仅此,不能轻言“床头百天无孝子”,否则,中华孝文化何以千古流芳?

久病卧床,更是心灵的痛苦淬炼。求生是人的本能,不论什么病,病人都向往痊愈,渴望健康。但不论什么病,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大难不死,是脱胎的涅槃。至于绝症,更是垂死的挣扎。病人真的心如止水,想必是生命绝望的尾声。与病魔抗争,伴随起伏跌宕的情绪。即使面对满怀孝心的子女,也有捶胸顿足的内疚。对生命的无限留恋,对美好生活的依依不舍,有时变异为不安的焦躁,把不能甘心的恐惧,发向自己的亲人。迁怒于亲人,时有发生。亲人这时都表现了极度的宽容和无奈,即使情感崩溃,也只能躲在无人处失声痛哭。然后,再次梳理心绪,平整情感,重新投入伺候病人难捱的征程。“床头百天无孝子”,是辩证地对儿女孝心最美的注脚。

老人生病和伺候老人,是孪生的血缘共生,是心有灵犀的情感共鸣,不然,病人会倍感厌世,子女也会遗憾终生,即使后悔无穷,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伺候病人,孝心,成了最长情的告白,像小船紧贴水面,无微不至地关怀,是孝心醇香的的弥漫。一生强大的父母,老了就成了无助的弱者,孝心是天经地义的使命。

孝,从老从子,本意搀扶老人,引申敬奉父母。孝悌相生,仁义相伴,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妯娌,夫妻之间,孝悌千古相随。孔子曰,孝悌仁之本,《周易》谓仁为乾坤之德,是亲爱友善的源泉。孝悌之心,仁义之德,是无尚的关爱,是朴素的依赖,是弥香的窖藏,是挚诚的守望,是息息相通的期待,是心心相印的缅怀。

圣人如孔孟,俗子如众生,皆需孝悌所系。街谈巷议,凡夫孝心,虽市井文化,却历来是社会的主流。宫廷文化,尽管被无限地演绎,也仅是市井文化饭后的谈资。芸芸众生,无数的凡夫俗子,怀揣最朴素的孝心,在孝悌文化的陇亩上,世代耕耘人间最温馨的沃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孔子 —孝悌之道,百善孝为先
精心收集整理的现代二十四孝故事
当你老了,躺在医院床上,子女来或不来,都能窥见人性四种真相
焦爱民丨及时尽孝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后兄弟姐妹少往来,这种结果是可以避免的
人老了之后,有四个扎心的真相,没到那岁数,还真是体会不来 所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