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识人奇书之观人学》之二:中和之才最贵,聪明次之

 大凡人的素质,以中正平和最为可贵。中正平和就是平淡无味,这样才能使五才协调,循着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变化。中正平和的人,质素中和,内智外明,筋劲骨强,声清色悦,仪正容直。因此考察人物的心性品质,必须先考察他平淡中和的修养素质,再考察他的聪明才智。聪明是阴阳两气协调结合的精华之气,阴阳清纯中和,其人就内睿智,外表明达。圣人内怀淳朴,外观聪明,兼有中和与聪明两种美德。既能细致入微,又能达观显扬,如果不是圣人,就难得两得其美。

   喜怒哀乐存在心里不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分寸适度,叫做“和”。“中和”的表现就是平淡无味。中和是万物的至理,天下的大道,在物为水,在味为平淡,在思为空空,在德为博大纯厚。白水平淡无味,因此能高傲包含百味。头脑清醒若空空无物,因此能容纳新的观点,听取正确的意见。具有“中和”品质的人,心性平和冲淡,为人处事稳重沉雄,不声不响,又让人信赖,有王者风范而无霸气。具备这样品质的就是对人帝王之才。这种人具有纯厚正大的中和之性,胸怀宽广博大,心性和平冲淡,能够协调、团结各种人才为我所用。那种个性很强的人,尽管才能也许不小,但因有形有味,有棱有角,肚量胸襟不如“中和”之人,就少了容忍,易与其他有才有性的人冲突,这不利于团结各类人员去完成大业。

   生活中,聪明有才的人很多,中和平淡的人却很少。“中和”之人并非没有个性,而是因为能充分把握一个度—什么时候顺情理,什么时候顺事理,该理智时理智,该动情时动情,而且发自真情,不像伪饰因而显得随和淡远,能为众人所接受,也因此能得众人之助,众人也乐意为他效命。这种人很厉害,平常不声不响,却能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从风波恶浪里冲战出来的勇士固然叫人佩服,但那种避开风浪、无惊无险、平平淡淡的引导大家走向胜利的风格更能保证天人的利益,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思想。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却不小。具中和之性的人,其实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他们有本事、有涵养、有智慧,却不卖弄、不炫耀、不张扬,清静无为,空灵若虚,如水一样平淡,有说不尽的美德,但力量也很强大。

   《论语》记载:孔子在本乡的同僚间,实实在在,特别的诚实,而且谦恭逊顺,就像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宗庙、朝廷上,却明白善辩;同下大夫说话时,刚毅而朴直;同上大夫说话时,和颜悦色,直言不讳。

   聪明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聪明外向和沉思内秀。聪明外向的人说了就做,办事干脆利落,迅速果断,手段娴熟老辣,绝不拖泥带水。缺点是较少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思考,凭直觉、经验和性情办事的成分稍重。因本人有力量,也聪明,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总的来说勇多于谋,深思熟虑较少,这样办事,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也有可能忽略了某些轻微细节而埋下隐患。

   深思内秀的人长于思考,出谋划策兼顾方方面面三结合人行事细密周全的感觉,做事虽不像聪明外向的人那样轰轰烈烈,但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捡到胜利的台面上。缺点是机敏果断不足,缺乏雷厉风行的作风,身手不够敏捷。可能是因过于求稳而会丧失机会。事无巨细,都会留心,但又知道轻重缓急,虽比较小心,大事情上不糊涂,能把握方向。

   两种人都有能力,前者以勇敢闻名,后者以稳重著称,做事风格不尽相同,都是独当一面、办事稳妥的将才。因气度终不如“中和”之人博大,因此都是辅佐之才。识人者不能因为不喜欢他的直爽或谨慎,而随便否定他们的才能。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领导者不可掉以轻心而流失掉聪明俊秀的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和淡远——做人最高思想
古人告诉你:为什么很多有本事的人没脾气,没本事的人却脾气大?
何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曾国藩: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高人指路〔絕板珍藏〕
【经典】妙语连珠(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