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国家地理·重庆古镇(5)滩镇


导读:中国国家地理李小波系列作品,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国家战略中,重庆古镇串联起走廊的聚落基因

滩镇  枕着江上波涛入眠

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构成重庆的三大河流体系,繁荣的水运是重庆这座城市生长的根基,与陆上交通的计里设程一样,因滩设镇成为巴渝古镇的一大特色。在河道没有全面治理前,众多的险滩成为航运的障碍,船帮一定要计划过滩的时间,不能晚上通过,还要事先联系好拉船的纤夫,在许多险滩处自然会有船帮停留,与沿途乡村聚落一起,逐渐形成山城独具特色的滩镇。在众多滩镇中,以乌江上的龚滩古镇和长江边的松溉古镇、朱沱古镇最为典型。

图源:龚滩古镇

重庆乌江河段有著名的武隆七峡(三门峡、边滩峡、盐井峡、关滩峡、中嘴峡、门栓峡和罗家沱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中三峡(马蜂峡、龚滩峡和聚宝峡)以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好五峡(龚滩峡、土坨子峡、白芨峡、荔枝峡和斧劈峡)。龚滩古镇位于彭水和酉阳的交会区域,原名龚湍,明万历元年(1573年),乌江塌方阻断江水,冲积而成险滩,因镇上多龚姓人家,江水湍急而得名。几乎断流的龚滩因此成为川、渝、黔最大的航运集散地。至民国时期,数百条船云集龚滩,镇上居民“一半在经商,一半在搬运”,各大商号不胜枚举。湖北汉口开埠后,武陵山区的优质桐油经过加工提炼,出口英美,偏远的龚滩成为出口海外的重要转运基地。

滩镇的城镇布局和建筑颇具特色,村民在几十度的坡地上抢占寸土寸金的地盘,先用石头垒出狭窄的平台,再用吊脚楼构建主体,为了扩大面积,楼大都形成“丁字形”的向外挑空结构,这是我见过的最惊心动魄的江景房。拾级而上的道路从拥挤的吊脚楼下穿过,蜿蜒曲折在吊脚楼的缝隙之中,楼间的最窄处可以随意与邻居言谈,形成“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的独特景致。

西沱古镇内的古街被形容为“云梯街”,从江边方斗山脚下的独门嘴山巅,顺着山崖拾级而上,总长5华里,有113个台地、1124步青石梯,弯弯曲曲,俨然登天的云梯。

和乌江的险滩相比,长江的滩镇显得要舒缓一些。松溉和朱沱古镇连成滩镇的群落,从自然地理角度看,两个古镇都位于河流的凹岸,属于冲刷岸。流水不断的冲击侵蚀,形成环流,民间称为“回水沱”,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波浪暗涌。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对松溉的形成记载得十分清楚:“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设有水塘汛,查缉奸盗。又下曰东岳沱,深数十丈。沱上北岸,有后溪水来注之。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故此以名。”可见,松溉滩险至极。

松溉水路有上、中、下三个码头,通过船只和陆路的马帮运送货物,从周边各县境内运货至此的马和骡子每日近千匹,因此码头上的马帮服务行业——马房十分兴盛,最多时达20多家。直至1978年,随着公路的建成,最后一家马房才关闭。今天,新建的马帮博物馆与江边的水神庙一起,构成水陆联运的文化写照。

古镇的古建筑在“文革”期间和新城改造时破坏殆尽,保留完好的只有罗家祠堂,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乾隆年间,时任黔南太守、贵西道吏的罗文思。倡议扩建祠堂,他写信给时任甘肃泰州清水知县的罗氏第十四代传人罗奇英,得到他大力支持,历时3年完成祠堂的扩建,取名“世德堂”。建成后,恰逢皇帝派出的八府巡按行至松溉,见建祠人是他的老师,遂赠匾题词“罗府祠堂”,这块匾至尚存,成为皇上代言的“御批祠堂”。

 罗府祠堂

随着长江航运的改善,险滩已渐渐消失,但是,滩镇成为重庆古镇的特色记忆,正如永不消逝的纤夫号子,将“拉滩帮”的江湖写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用性命在波涛中求生存的男人们,也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汉子,将滩镇水运的生活全部编进号子,“手提搭帕跑江湖,哪州哪河我不熟;好耍不过重庆府,买的进来买的出;言归正传加把劲,再往前走是两湖”。

1

END

1

撰文:李小波

摄影:渔歌

排版:李双双

大百科旅游版权归匠心蜀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所有

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最原始的千年古镇,镇上几乎没人骑自行车,这是为何?
重庆31
国内最原始的千年古镇、巴蜀第一镇--龚滩古镇!
重庆---龚滩古镇 、酉阳桃花源
文化名镇,秀美龚滩
重庆最低调古镇,美景不输凤凰古城,如世外桃源,却鲜为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