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老照片】-1万-8913- 日本根本没想投降,耍这些手段分明是想日后挑事

1945年8月15日,叫嚣要“一亿玉碎”,誓死跟反法西同盟耗到底的日本突然认怂了,昭和天皇颁布“终战诏书”。日本的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的彻底失败,但对于此,有些人高兴,例如艾森豪威尔,因为不用再为这场可怕的战争付出更多牺牲了;有些人感到遗憾,比如丘吉尔和蒙巴顿这样的强硬派,觉得像日本人这样的民族,没从地球上消失事件可怕的事情。

如今数十年过去,输得一塌糊涂的德国和日本,如今都再次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但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却千差万别。因为德国人选择正视历史,为曾经的过失真诚道歉;而日本却拒不反思,反而在教科书里胡说八道,甚至要立法修宪,冲破国际法对其限制。

其实日本像如今这样不安分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仔细回看一下日本在当年投降前夕耍的那些手段,就知道这群军国主义者根本就没想承认自己战败了。

时间来到1945年7月26日,当盟军发布《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人赶紧投降时,日本政府的第一反应,是派了首相铃木贯太郎,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不明白该公告里一些条款说的是什么。”

这种打擦边球的外交方式,是日本无赖的体现,也许自有天意,盟军将此回答翻译为日本政府拒绝接受,随后,两颗原子弹炸得日本国民人心惶惶。即便如此,当时日本社会上的军国主义情绪仍十分高昂,日军大本营决定趁热打铁,说服裕仁把战争进行到底。

1945年8月13日,日本高层紧急召开御前会议。会上,陆相小矶国昭极力鼓吹国民抵抗到底、效忠天皇的决心,还声称日本仍有超过700万军队,完全可以守住日本本土。其实小矶国昭自己都是昧着良心说的,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百姓的巨大牺牲,让登陆日本本土的盟军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逼迫盟军接受日本的停战要求。

所谓700万军队,可以说是把那些能拿得起枪的娃娃兵都算上了。不过,裕仁也不傻,况且当时日本的死敌苏联已经基本瓦解了关东军,鉴于此,裕仁决定不接受日军大本营的洗脑,下诏宣布停战。

笔者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很多资料都把此决定描写为“无条件投降”,实际上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最后弄了这么个结果实在算是赚大了。首先,裕仁颁布的是“停战”诏书,虽然在御前会议上,双方就战或是和没有达成一致,但无论是战是和,所有人都有一个默契:日本不是输了,而是不打了。

我们可以看看诏书里的措辞:裕仁说之所以不打了,是因为再打下去,日本民族存亡成虞,天皇不怕打仗,就是怕看到百姓受苦。接着,裕仁又说“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说出兵是为了解救东亚邻国,是为了地区安定。此外,他还颠倒黑白,污蔑盟军“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何极,实不可料”,最后还告诫民众要“隐忍”。

这份所谓的“无条件投降书”写得比胜利宣言还要骄傲,况且美国最后还是做了妥协,纵容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度。正如罗斯福总统所说:“天皇不除,二战都不算是胜利。”

如今,周边国家对日本的防范并非没有道理,从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无赖和凶残。况且,裕仁在当年就给民众心理埋下了军国主义死灰重燃的希望,正视历史,更应该时刻防范着军国主义再一次将伤痛带给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5年8月14日,天皇宣告停战诏书,有人当场在皇宫门口切腹
他创办了731部队支持了南京大屠杀,却逃脱了战后审判,南京30万冤魂不服
日本天皇宣读停战诏书录音 否认“投降”、“战败”?| 揭秘
日本公开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不见投降战败字眼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
《停战诏书》815字,为何只字不提“战败” 和“投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