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器晚成”林散之,早年的楷书,功力了得,不愧是“草圣”

1972年,《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推出“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评选,林散之评价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获得了郭沫若、启功等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此林散之凭借一手飘逸的草书名震海内外,被誉为当今“草圣”,那一年,林散之75岁。如此高的年纪才名声大振,林散之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大器晚成”的林散之,他的草书为大家所熟知,那么他早年的楷书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早年的楷书,可谓功力深厚,不愧是“草圣”。

在说他的楷书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林散之。林散之先生,名霖,又名以霖,号散之,别号散耳、江上老人,幼年时就开始接触书法,从唐楷开始,渐渐上溯至魏晋,后又返回的唐宋,直至元明清,古代经典法帖林散之都有涉猎。从60岁开始,林散之专攻草书,凭借着之前积淀的深厚功底,终于在晚年,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林散之的草书,在这里我们不多介绍,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他的楷书,和大家一起来品读“大器晚成”林散之楷书的风韵。

从林散之的草书风格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早年也是遍临古代名家法帖,上到汉隶的《礼器碑》、《张迁碑》,再到经典魏碑《张黑女》,后至颜真卿、李北海、米芾、赵孟、王铎、董其昌等。从这些取法经历我们就可以推断,林散之的楷书并没有延续某一家的书风,而是在各家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最终体现的是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气韵。

林散之早年在楷书上是下了苦功夫的,他的楷书深得古人意韵,特别是他的小楷,结体活泼,毫无造作之痕迹,可以说是浑然天成,同时又不失法度。另外,从他临习唐楷的墨迹来看,并没有刻意追求唐楷的严谨,而是在法度范围之内尽情的表达自己的理解,把一板一眼的唐朝楷书写出了雅致脱俗的味道,别有一番情趣。

说起学习楷书的感悟,林散之曾经这么说过:“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林散之学习楷书的方法,特别是临帖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东西,他阐述的比较明确。他说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临帖的时候,我们第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忘掉自己,完全的遵从古人,尽量的做到形似,然后呢,比形似更重要的是,要在后期的临习过程中,有自己的主张,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进去,也就是我们说的从帖中走出来。

好了,关于林散之的楷书,我们就先聊这么多。如果我们想深层次的了解林散之的书风,需要大家慢慢的品读他的作品,从一笔一画之中感悟林散之笔法的奥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草圣”林散之,楷书也了得!
吴玉如:书法不是一日之功,没有人拿起毛笔就成为书法家!
当代“草圣”林散之楷书也是这般精妙,刀入斧劈,瘦硬通神
草圣林散之的小楷书法作品欣赏!
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欣赏:擅草书者,必善楷书?
他学林散之草书,写了10个字的对联,获得书法大赛最高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