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诗歌美学与诗歌理论的著作——《随园诗话》

清代有一个才子叫袁枚,他是浙江钱塘人。袁枚43岁中进士,入翰林院,而后又担任过知县等基层官吏。在他52岁的时候,辞官返回江南,定居在南京小仓山。他在这里盖了一座宅院,起名为“随园”。此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雅号叫“随园老人”。

袁枚在清代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歌创作理念影响了乾隆、嘉庆两朝。他主张的“性灵说”更是成为那个时代诗人的创作指南。当时,在诗歌创作领域以两种主张为主,分别是“格调说”和“考据说”,这两种创作思想都强调拟古、复古。“性灵说”的出现,让清代的诗歌创作走向了正确的发展道路。袁枚把他研究诗歌美学的理论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是清代众多诗话中最著名的一本,这本书的精华就是“性灵说”。袁枚认为,创作诗歌有三个要素,分别是真情、个性和诗才。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性灵说”的理论。诗歌的主题和风格有多种选择,要想流传后世,就要有自己的创作观,挖掘作品的内在光芒,这样的诗歌才能被后人记住并且反复诵读。

真情,就是指诗人在创作中必须有真情实感。袁枚的原话是,“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只有真情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尤其是写一些抒情诗的时候,最怕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袁枚认为好的诗歌有一种幽香的味道,能够进入人的心脾,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这是真情的妙处。同时,袁枚提倡写爱情诗,他觉得这样的经历大家都有,容易写出好的作品。

个性,就是指诗人的风格。袁枚的原话是,“作诗,不可以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想一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写诗只是学李白、杜甫等一众名家,那还不如直接去看他们的作品。袁枚觉得,诗人的风格包括秉性、气质、审美、创作方向等多个角度。有新意的诗歌往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作品中的灵气。袁枚觉得有个性不是反对诗歌创作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音韵、格律、平仄,这些都不妨碍个性的抒发,反而可以让个性展现得更加酣畅,更加具有美感。

诗才,这个要素比较不好理解,无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袁枚觉得写诗和天分有关,不是什么人都能提笔就写的。有天分的人写诗,还要经历重重考验。首先不能照搬照抄前人的句子,其次要博览群书,最后要追求自然天成的创作标准。这样看来,袁枚总结的诗才偏重于“才”字,不仅要有天分,还要后天发奋学习。

《随园诗话》的影响力很大,袁枚刊印这部书时候有人捐钱帮他出版,可见其在文人中受欢迎的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枚的“性灵说”与性灵诗
文学理论常识(三)
随园诗话
诗词学堂|袁枚的“性灵说”及诗词创作
《小仓山房诗集》|诗写性情,不可无我
袁枚[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