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即画也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巧妙地表达了“有生于无”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中国画提供给观者的是通过这种“无”到达“无限”的道路或方式,“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精髓所在,蕴藏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内涵。

[关键词]中国画 空无 留白 虚实相生

在中国画的美学中留白、空灵的构图标示着种美学情趣与意境。在中国画的认识中,若对幅画作太多的细节刻画,大概就会限制读者独立想象的空间。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更多的是情趣和意境的情境相融,这往往也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精髓所在。#美术学#

01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一章《虚中》说的正是无”的作用。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出的正是“空”的价值,盛物的器具因为中间有个留空的地方,才能够盛物;房屋要开凿门窗才能成为一个住宅的空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空“无”背后的实有”的真正价值,这种空无”并不是没有,而指的是空纳万物”。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家强调自我意识,写胸中逸气”,追求“无为”静虚的人生观他们对有形世界的再创造具有更多的主观随意性,对画面空景的处理更加精心,以虚代实,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通过画中留白传达画家自我精神的寄托和情思的流露。

老庄思想从“道”出发,以虚”为贵,以无”为本,“有”乃“无”之用,认为“无”孕育了活跃的生命在中国画中则表现为对画面留白作用的高度重视,虚中有实,白而不空,讲究留白与画面的主体互为补充,经营画面位置,使留白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文中指出中国画中的空白”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和人格精神是相契合的。留白空无”成为了传统中国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表达了虚实相生、无中生有的美学境界。

中国画善于利用空白营造意境,画家笔下的自然物象往往呈现在一片虚白之上,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与这片虚白相互映衬,造就了中国画特有的空灵、简远、虚静的艺术境界。以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为例,齐白石用其高超的技巧,注重笔墨的虚实,作画寥寥几笔,虾便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在其作品当中,虾的背景都是留白,我们看不到用笔墨来刻画的水痕,反而跃然于空白画面中的虾,生动灵活、晶莹逼真,似乎全部都活生生地畅游在清澈水中。这无画处的妙境正体现于此,也说明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中产生的价值所在。

02似有若无

中国画有自微尘中见大千的思想情怀,中国画家将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向往寓寄于作品之中,使之有限的内容产生无限想象,令人驰骋神思、神游物外,给观者带来无限的审美愉悦。运用“无”来表述有”的特殊处理方式在中国画中非常广泛,中国画家的艺术表达着意在无”,但又不离有”注重“似有若无处”。许多山水画作品江面不着一笔,无波无舟,却又给人带来波痕历历、远帆点点的遐想。

描画天空,无风无云,又似有微风轻拂云卷云舒的感觉很多的花鸟画中的枝树看到的只有一枝花或一片叶,即使没有详细的描写背景及场景,观者亦能够感受到鸟语花香的一片丛林中的大自然生机景象。从石涛《见草木本性情图》生意勃然图》中我们油然而生地感受到一种观万物生意的惊叹,石涛通过自己的画作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天机,以图画作为媒介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他对画面背景大面积留白,构图疏简,用笔恣意奔放,水墨淋漓,墨气氤氲,寥寥数笔将兰、石与背景混融一体,以形写神,尽显自然生机之变幻。

从石涛《见草木本性情图》《生意勃然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留白背景,虽然没有明确的空间指示,反而营造了片空灵的生气意境,石涛用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在这空无之中道出了整个宇宙万物的生意影像。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注重委婉、含蓄,绘画艺术的表达也重意象,不喜好太直露的表达,追求的是雾里看花的美、曲径通幽的美,通过在似有若无中产生独特的美感,具有独特的东方哲学内涵。宋代画家马远常取山水景物寥寥一角,用笔简单率直,用墨洗练纯净,以一物、一角来表现全景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趣味。

我们从马远的《雪滩双鹭图》中看到,远处雪山绵绵,蒙蒙片,近处的溪流潺潺,白鹭双双伫立于芦苇之中蜷缩畏寒的景象,一片黄昏的苍凉之感,画家通过精练的笔墨营造画面,点滴勾勒似有若无之处,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画家通过画面注重表达象外之象”“意外之意”,以一小微尘,表无边溪山,而不必在笔下直接画出溪山无尽。元代画家倪瓒在自己的作品《幽亭古木图》中自题诗云“隐隐寒山欲雪,萧萧古木凝烟。得句恍惚空寂,置身如坐空亭。”其中充满了迷离的意味。倪瓒的绘画以似有若无之笔墨,写似像非像之物色,表微妙玲珑之用心。品味其画作仿佛需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个宁静又迷离的世界,生怕惊破了其中所隐藏的千年之梦。

03唯道集虚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的本质是“无”,是虚空。中国传统思想认为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充盈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所以中国画的留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所。中国画中“空无”的独特表现方式,使观者有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带给人们无穷的浩渺之感。中国画通过如梦如幻、如真如切的意境营造,将观者带入艺术家的精神向往中。从有限进入无限,自微尘中见大千,从而体悟时间、空间、自然、宇宙、人生的无限意蕴。

在中国画中,弥望无边的景色,幽远、朦胧、缥缈。北宋画家米友仁传世的作品《云山得意图》中,作者用墨色来渲染描绘山川,迷雾萧芒的景象别有番独特意境,寓情于写意之中,点滴烟云,草草而成,打破了中国画中的一向重线条的画法,以点代线,以简代密,生动表现了变幻无常、雨雾迷离的江南水国景色。

这景色在画家的笔下似有若无,在迷幻中闪烁,在平淡中追求幽深,在虚空中着以忧伤,似洒脱又哀怜,在幻影游动中楚楚有致。这种虚无的境界在中国画中有很高的地位,它是中国文人至高精神境界的寄托,也是艺术家力图表现的境界。这种虚无并非追求空虚、死寂,而是要在虚空的氛围中展现孤云舒卷、青山浮荡,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

老子曾经说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他把黑白交错看成是天地宇宙贯通一切的原则。清代画家张式说:“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即画也。”中国画中灵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这“空白”在画面不是包举物象的轮廓,而是融入万物内部,是中国画虚灵的“道”之所在。中国绘画强调空灵、神韵,追求“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东方哲学中的空无”成就了绘画艺术的生命境界,体现出一种超越形似、脱略自我的文化精神,正如笪重光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争鸣】诗画红楼:红楼梦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矛盾”?
浅析水与山水画
内容、技法、意境:“雪景画”的三部曲,是内心世界还是真实写照
山水画鉴赏进阶篇——无画处观妙境
中国山水画的虚实关系
浅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