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名作《独坐敬亭山》

李白喜欢四处游历,每当遇到名山大川,他就会留下诗篇。这首《独坐敬亭山》写于何时,历来都有争议。总结一下共有三种观点。观点一,认为写于天宝三年。观点二,认为写于天宝十二年。观点三,认为写于唐肃宗年间。为什么一定要研究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呢?那是因为在一些古人的诗话文章中提到,这首诗和大唐的玉真公主有关。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妹妹,据说王维能够在长安城里声名鹊起就是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

唐代的皇室成员信奉道教,由于他们正好姓李,就自称是道教始祖的后人。玉真公主入道修行,隐居在道观之中。她十分赏识有才华的人,李白文采风流,能够进入长安就是受到玉真公主的邀请。有些古代文人认为,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玉真公主正好隐居在敬亭山。他表面是写对山的依恋,其实是在表达对公主的情意。

这应该就是古代的“传绯闻”吧,缺少实打实的证据。史书中对玉真公主的婚恋状况没有提及,后人这么猜测,实在有点无聊。还是回归这首诗的本身,品味一下李白对自然的感情吧。敬亭山在安徽宣城,风光秀美,山明水秀。李白游览此山之后,感觉心旷神怡。他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浮云一片逍遥自在。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即便一直如此也不会厌烦。

这首五言诗用词通俗易懂,也没有什么晦涩生僻的典故。李白用白描般的手法,先写风景,再写感受,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要想读懂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要从李白的性格入手。李白是个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向往功成名就,另一方面还有修仙的想法。他为了实现功名富贵,前往长安拜见唐玄宗。无奈的是,唐玄宗只是喜欢他的文采,对他的政见根本没有兴趣。成就功名的这条路相当于被堵死了。

李白有浪漫的一面,他寻仙隐居,都是浪漫的表现。当人生遭受到打击的时候,他就前往名山之中,寻找仙缘。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李白的愿望再一次落空。当他无欲无求的时候发现,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山水,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于是李白灵感迸发,写下来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绝句。

在李白的笔下,山水也是有生命的个体,可以完成情感交流。此时的敬亭山已经不是自然美景,而是文人心头的乐土。李白的矛盾苦闷无处可以诉说,还好有敬亭山可以当他的观众,听他讲述那些心中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写的不是山,而是玉真公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这首诗藏得真深,原来有关爱情
小学古诗词精讲详解——《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游记
李白示爱玉真公主,却败给另一位大诗人,无奈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央视荐诗】7月22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