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性认识董其昌的中国绘画“南北二宗论”

南北宗,明代董其昌把从唐到元的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禅家唐时分为南北二宗,画家唐时也分为南北二宗。北宗自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赵干、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南宗自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后有张璪、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大家。”他认为南宗出于“顿悟”,因而高超绝人,有士气,北宗从“渐积”(即苦练中产生)而来,应受轻视和贬斥。这种说法与山水画师承演变不符合,且崇南贬北,但在明末清初,群起附和,影响很大。

董其昌的南北二宗论,对此后的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艺术研究探讨,相互学习和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显而易见的存在着崇南贬北的个人偏见问题。董其昌虽然已远去,但他的南北二宗论对中国画的艺术影响深远,其观点根深蒂固,至今挥之不去。今天我们一定要科学的看待董其昌的南北二宗论,准确理解这一观点才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万历七年(公元1589年)举进士,历任编修,湖广副使、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辞官,以太子太保衔养老于家乡。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

他善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他是尚南贬北,抬高文人画的地位。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

导读:邓益民,画家、艺术学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亚明山水画
为“程式”一词作个平反
【绘画集锦】泉踪的彩墨山水画 (80P)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知其人,更要知其伟大贡献
程大利谈中国画家的生命状态 [图片] [音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