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视技法,更重视情感表达,陈鸿寿绘《花卉册》

陈鸿寿,号曼生,紫砂壶中的精品“曼生壶”就是他的作品。陈鸿寿多才多艺,在艺术创作领域涉猎极广,精通书画篆刻。陈鸿寿可以创作出审美价值极高的紫砂壶,和他的艺术修养有直接关系。从文化修养入手,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创作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才能有好作品出现。

陈鸿寿从少年时期开始学画,他先学花鸟,再学山水,两者相比,他画的花鸟更加精妙一些。从风格上看,这套《花卉册》是他中期作品,采用写意方法,借鉴明代泼墨、清代没骨、扬州画派写生等技法,画了一组四季常见花卉。

写意,重视用笔、用墨、用色。千万不要以为,写意比工笔简单,写意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创作难度要高于工笔画。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画家,必然会在创作上有更高的理想。意,是画家的内心感受;写,是画家的技术方法。用创作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合乎文人画家的艺术理念。

《花卉册》中的每一帧作品,都有简短题跋,或指明参照某某名家画风,或书写创作感受,引导欣赏者走入画家的内心世界。这帧“菊石图”仿明代沈周,隐含文人隐士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陈鸿寿用水墨勾画山石,强调假山石的灵秀。石头后面探出一朵红菊,丰富了视觉张力,增强了色彩的对比度。

写意作品可以尽情表现画家的才情与感受,陈鸿寿在创作中追求高雅。他活学活用折枝花卉的构图,几枝芭蕉叶一横一纵,构成一个稳定空间。一根细枝从左侧旁逸横出,达到了静中有动的效果。看上去简简单单,实际上充满了巧思。陈鸿寿没有卖弄技法,只是在模拟重现自然中的生动瞬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命力。

桃花很常见,也很容易画得俗气。陈鸿寿在画中题写一首小诗,“越桃香里若描红,乍试生衣欸午风”。诗意与画面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桃花的明艳。桃花好像一个美人,一颦一笑美丽多情。以花喻人,常见于文学作品中,陈鸿寿将其移植到绘画创作,竟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梅花有风骨,不畏严寒;梅花有幽香,冰天雪地之中沁人心脾。元代的王冕画出了梅花的铁骨柔情,也画出文人的风骨气质。陈鸿寿画梅花,借鉴了元代画家的技法,强调以气韵取胜,在清旷中画出一丝肃穆庄重。他反复变化手法,在写意创作中完成了情感的宣泄。

从陈鸿寿的《花鸟册》能够想明白一个问题,在写意创作中,技法和情感表达同样重要。两者之间互相依附,共同作用才能有佳作问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抱朴守真,德艺双馨,近现代写意名家于希宁作品欣赏
无限生机,陈半丁花卉册页一组
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
没骨新风韵-----著名国画家刘晓东写生作品赏析
画史研究 | 清代没骨花鸟画的两种形态
【大师谈艺】钱松喦:一笔鉴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