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彩还在继续一一金陵画鱼人丁长荣的艺术世界
userphoto

2022.05.09 辽宁省

关注

名噪白下、声誉远播的“金陵画鱼人”丁长荣(笔名皓石),是从微山湖畔苏北农家院走出的自学成才的农民画家。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曲折艰辛从艺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令人感叹唏嘘。艰难困苦中,多亏邂逅伯乐,得到赏识指引,又有贤妻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才风雨兼程地迎来彩虹满天,收获到苦难磨砺后的宝贵财富。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丁长荣从少年时代起,就迷醉于图画。中学时代就背个画夹子四处写生。高考前夕,同学们都在夜以继日地备考,他却照样淡定地挥毫作画。绘画给了他青春、梦想和力量,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所酷爱的绘画事业。画比天大,画比命贵。经过30多年的历练和耕耘,终于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在晚年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赢得一系列殊荣。他经常应邀进京,或到全国各地作画,在如云如雨的画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丁长荣夫子自况,自称是“痴老汉”,的确正是对绘画的痴迷和执著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丁长荣无师自通,一专多能,翎毛花卉、山水人物全都拿得起来。众所周知,中国画历来三分天下,花鸟为其中之一。自五代始,中国花鸟画逐渐形成工笔、写意、没骨三种风格,主宰并影响了后来的花鸟画的发展。三种风格各具特色,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三种风格之内,同中异趣甚多。丁长荣的花鸟画主要取向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经典大师,并转益多师,在广泛的模仿、学习、借鉴中逐步形成小写意+没骨花卉+局部工笔的格局。既不像徐渭那样张扬、淋漓,也不像八大那样别致、冷峻,而以清新、秀润、华滋之笔墨,吸收天地之间阴阳五行之精气,通过花鸟虫鱼形象的勾勒描摹,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特定的审美情趣。

在花鸟画中,丁长荣尤其擅长画鱼。鱼不仅是中国诗画里的“模特儿”,还是中国花鸟画炙手可热的重要题材。古往今来曾出现过不少著名的画鱼高手,南朝《齐谐记》记载了画鱼能手徐邈。北宋宫廷画院有画鱼专家徐白、徐易。清代的朱耷、恽寿平、高其佩、边寿民、李方膺、虚谷等无不擅长画鱼。近代以来,大写意画家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吴作人,小写意画家陈树人、汪亚尘、吴青霞均有鱼的作品。当代画家潘觐缋(1917-2007) 鱼画活脱,亦俗亦雅,有“江淮画鱼人”的美誉;朱贵成(阿贵)尤擅工笔鲤鱼,戏水争食,神态各异;生动活泼,形似神飞;动若狂龙,静如甜女。

但是,在多姿多彩的画鱼世界里,无论是宋代宫廷画派,以及后来的大写意画派、小写意画派,还是工笔画派,能像丁长荣这样下笔果断酒脱、笔墨简练、栩栩如生、写意传神、一笔而鱼成者实属偶见。画鱼之难,难在画出鱼游水中的神态。能表现出鱼在水中悠游的样子才算体会人微。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画家必须具备高绝的技法。丁长荣善于捕捉水中鱼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不拘于一鳞一甲的细节,他笔下的鱼气韵生动,趣味盎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丁长荣画鱼不画水,以鱼的姿态暗示水的存在。计白当黑,以虚写实,以空白为水,达到虚纳万境、无中生有的至高境界。正如他的一幅题画词所云:“此图没画水,其中亦有浪。”丁长荣画鱼还有超越时空的自由想象,写意画鱼,泼墨(彩)绘花,效仿王维《袁安卧雪图》之雪里芭蕉,他经常将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桃、杏、芙蓉、莲花、牡丹同绘于一景,层次清晰,色彩丰富,画面和谐,但又不追求色彩的繁缛,避免了俗艳。

丁长荣的画鱼继承了花鸟画的笔墨传统,保持笔墨至上的状态,借助点线面的构成,把握运笔的疾缓,注重墨韵笔趣、笔情墨性。中国传统绘画主张“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就像西洋画中讲互补色规律一样,色和墨之间是一种互补互融的关系。为了达到和谐的境界,使墨和色在一定的度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处理好色与墨的比例、纯度、明度等因素。丁长荣具有良好的水墨悟性,青年时就打下素描、油画的功底,将西洋画技移步于墨光水色,丰富了处理色墨的手段。他的画墨色和谐,不滞不涩,浓淡相宜,干湿搭配,笔势灵动,动静对照,意境优美。往往寥寥几笔,轻轻点染,鱼儿便跃然纸上,逼真生动,达到形真、意得、神似的艺术效果,所以行中有人称赞丁长荣的画鱼颇有白石老人画虾之风神。

丁长荣主张取法古意,并有所创新。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寰”,注意观察,重视写生。游目骋怀之际,每有会意,辄解衣磐礴,振笔速写,挥毫而画,忘乎所以。为了画好鱼,他不仅自己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鱼,而且经常到河塘池边垂钓,陶醉于桃花流水,鹭飞鱼肥的田园风光,随时记下鱼态鱼性的印象。故有人形容他“天天在河岸边观察、日日在墨海里垂钓”。日久天长,丁长荣发现水中的游鱼往往只现其头和脊而难见其尾,所以画鱼尾时尽量少用笔墨。经过反复的揣摩和练习,为了更好地体现水中游鱼的动态,他发明了令人叫绝的“一笔画鱼”的技法,实现了画鱼史上画鱼技法的重大突破。

所谓“一笔画鱼”,是指只用一笔画出一条鱼的形体,不再用第二笔复笔。因为第二笔调出的色彩不可能和第一笔完全一样,同一条鱼用两笔画出,就可能破坏整体感,失去一气呵成的神韵。丁长荣从实践中体会到,一笔画鱼的关键是要掌握好笔中的水分和墨色,水多了鱼在水中游动的变化就不清晰;水少了,变成干笔、枯笔、焦墨,就没有了鱼在水中湿淋淋的感觉。他娴熟运用传统的无骨水墨的笔墨技法,力求形、动、透、简的统一,使写意鱼更加完美。而且质感独特,动感极强,形神统一,透出大自然的无限丰富和勃勃生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2年盛夏,笔者在离朝阳公园仅有一箭之地的北京行宫国际酒店偌大的画室里,亲自日睹了丁长荣一笔画鱼的全过程。只见他卷发披拂、精神矍铄,在画案前款款站定,澄心静虑,意在笔先,神思专一,气定神闲地探身提笔,濡墨润毫,然后聚精会神地探身伏案悬肘运腕,先用粗笔侧锋在宣纸上轻抹慢展,一气呵成;然后再缓勾细描,精心点染。顷刻间一条条活蹦欢跳的鲤鱼就无中生有地跃然纸面。鱼儿或聚或散,或浮或潜,或埋首摆尾顺波滑行,或争食戏水腾跃嬉闹,无不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引得周围观赏的人一片赞叹。

丁长荣从不自视甚高,以画家自居,而低调自称“金陵画鱼人”。他的花鸟画选材大众化,通俗化,不怪不险,不冷不涩,保持草根本色,平民情怀。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视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郑板桥画石,寓有骨、有节、有香之意,徐悲鸿画马表定国安邦之心,画家画虎乃赞百兽之尊、威武雄壮......丁长荣也画雄鸡、苍鹰、仙鹤、老虎、松竹梅兰菊等等。但他知道普通老百姓最爱的是鱼,鱼代表着吉祥、和美、丰收、喜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鱼米之乡、“鱼水情深”、“吉庆有余(鱼)”、“鱼跳龙门”这一系列与鱼有关的话语,寄托着黎民百姓对和谐社会、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虔诚祝愿。丁长荣爱百姓之所爱,画鱼最多,乐此不疲。他笔下的鱼,不像工笔画家那样谨鳞谨貌,更重视其中的生命意义、象征意象和文化内涵,表明他对鱼产生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感悟。譬如以游鱼配紫藤,题“紫气东来”;游鱼配莲花,题“连年有余”;游鱼配牡丹,题“富贵久余”;鱼群配古梅,题“铁骨生春”;游鱼配菖蒲,题“湖上风光故乡情”。从丁长荣笔端流淌出来的一幅幅、一张张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鱼画,或为立轴、或为镜框、或为镜心、或为镜片,或设色,或水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仅是画家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民的回报,也是他状物写心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如今年届耄耋的丁长荣依然精神矍铄,充满创造活力。“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目前,丁长荣先生仍在追求国画艺术至高境界的征程中虔诚跋涉,上下求索,砥砺前行,祝愿他人长寿,艺常青,演绎更多精彩!

(本文发布时作了适当编辑,原作者:周传家,系文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北京艺术研究所所长。)

丁长荣,笔名皓石,1943年8月出生,江苏沛县人,祖籍山东新泰,1998年定居南京。擅长写意花鸟,尤爱画鱼,世称“金陵画鱼人”,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金陵八痴”之一。

幼年受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画风画技的熏陶,萌发追求绘画艺术梦想,在中学校长枫毅先生的鼓励下,走上艰难的自学绘画里程,至今已近60年。受付世芳、张立晨、欧阳龙、张鹤云教授画作影响和周节文、何鸣、李罗等老师的言传身教,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作品大量走向社会。先后在北京、南京、乌鲁木齐等省市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多地党、政、军机构、企事业单位、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被多家报刊、杂志收录出版发行。

2008年庆奥运,由文化部牵头举办全国书画展,画鱼人作品荣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在国际和平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被文化部授予“国际和平文化使者”称号。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大众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洋画更逼真
写意国画不等于随便画画!到底是“信手涂抹”还是“精心算计”
第十三讲 鳞介画法
水墨画简笔画鱼,写意花鸟画 水墨山水画
国画用墨
写意画法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