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毛泽东:拿延安换取全中国,合算

1947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蒋介石在华北、华东、东北战场上丢了71万人马,于是变换打法,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这个“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山东,一个是陕北。

在陕北,蒋介石调集了胡宗南、马鸿奎、马步芳和邓宝珊的军队,共23万多人。除陆军外,还有一部分空军。他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消灭西北解放军,夺取延安,将中国共产党的首脑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驱逐出延安,然后沿无定河、黄河封锁之。这样,他就可以抽出嫡系胡宗南部主力来控制中原或华北,加强机动兵力。

当时,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2.5万人,与国民党兵力之比是10∶ 1;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嫡系,装备精良,而西北解放军平均每个士兵不到一支枪,每支枪子弹平均不足10发。

解放区广大军民对胡宗南的进攻毫不示弱,纷纷表示坚决保卫陕甘宁边区,把胡宗南的军队消灭在延安大门之外。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迎击敌人?党中央必须尽快做出决策。按照群众的想法则是与敌人对峙于延安之外,打阵地战。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毛泽东却独辟蹊径,他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等丰富的经验,缜密地分析了蒋介石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的战略企图,并将敌我双方的兵力进行了全面比较。同时,他还把保卫延安的战斗与其他解放区斗争以及与解放全国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

经过全面的综合分析,毛泽东作出了决断:全部撤出,留空城一座。

对于撤离延安,当时许多战士甚至一些干部想不通,感情上一时转不过弯。这一点,毛泽东也想到了。

一天傍晚,毛泽东习惯性地在延河边散步,当时负责中央机关和中央首长警卫工作的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方志纯早已等候在毛泽东经常出没的地方。见面后,毛泽东就问:“同志们的情绪怎么样?”方志纯如实地回答了毛泽东的问题:“部队有情绪,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延安,同志们认为,丢掉延安影响不好!”

“有什么不好?有什么舍不得?不就是几眼窑洞、坛坛罐罐嘛?”毛泽东说得很轻松,“我们是丢块骨头换块肥肉!不过,延安可是块硬骨头。胡宗南想啃这块骨头,是不好啃的呐!搞得不好,可要崩断他的牙齿,或是哽住他的喉咙呐!”

方志纯从毛泽东幽默风趣的比喻中领悟到,撤,一定有撤的道理,撤,一定有撤的把握。毛泽东在向其他人做工作时,是这样阐述他撤的理由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有我军暂撤延安,诱敌深入,让敌人多占一点地方,背上包袱,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在运动战中寻机歼灭敌人。

毛泽东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继而毛泽东又加重语气说;“从全国战局的进展和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暂时放弃延安无损于解放战争的整个大局。现在敌人拼命要我们的延安,可以,我们奉送几眼窑洞,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意味着将来我们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大家肯定会同意,拿延安换取全中国,合算。”

对于陕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和任务,毛泽东认为,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打主动仗。一切事情都从实际出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什么本钱就打什么仗,我们部队的装备和数量比不上敌人,因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好比你面前有3个对手,1个强手,2个弱手,你先把2个弱手一一打倒,剩下那1个,前后失去了照应,他就孤立了,胆怯了,强手就变成了弱手,一打就能倒。我们这次打仗,要采用“蘑菇战术”,牵敌人,磨敌人,使他们疲劳饿饭,再寻机会歼灭它。一个月歼灭几个团,过上一年光景,情况就会好转。于是,毛泽东千方百计地集中力量,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

在撤离延安以前,毛泽东在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送来的两套作战方案中作了选择,确定以青化砭作为初战的战场。

毛泽东分析,我军撤出延安,胡宗南必定不可一世,必急于寻找我军和主力决战。同时,敌人进入延安立足未稳,必然派出警戒部队,向东北方向的蟠龙一带伸展。青化砭是延榆公路的咽喉,是去蟠龙的必经之地,形势险要,便于伏击敌人。我军可派一支部队佯装大兵团,将敌人主力引向延安西北方向,而将我军主力隐蔽于延安东北的青化砭,寻机歼敌,我军在青化砭一带集中优势兵力,以逸待劳,打则必胜,可以速战速决。

整个形势正如毛泽东所预想的那样,我军在青化砭歼敌三十一旅3000多人,活捉了敌旅长。

从此,西北战场上我军连连告捷。狡猾的敌人被我军牵着鼻子一个劲儿地转悠,转得晕头转向,又苦又累,时不时被我军狠狠地揍一下,羊马河之役被我军吃掉4700余人,蟠龙战役又被我军歼灭6700余人,沙家店战役中,被蒋介石称为“铁军”的敌军主力整编三十六师两个旅6000人又被我军消灭。

1948年3月28日,毛泽东东渡黄河,进入华北解放区,到了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会合了。

1948年4月22日,这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敌人要夺,就主动地让给他。别看在我手里是宝,给了敌人就像扔给他一个大包袱。胡宗南就是背了延安这个包袱,让毛泽东拖着他在陕北的沟沟梁梁上转圈圈,肥的拖瘦、瘦的拖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7年毛主席放弃临沂、延安,大家想不通,得知歼敌10万后直呼万岁|蒋介石
毛主席被敌军围捕,生死攸关之际写下7个字,敌军看到后停止追击
胡宗南25大军抵近延安,毛主席淡定唱空城计,伟大的转战陕北之路
毛泽东在陕北遇险,敌人2000多只枪对着他,为什么没人敢开枪?
毛主席撤离延安,为何不过黄河坚持转战陕北?
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到延安,看了毛泽东的窑洞,大呼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