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条英机战败后被判处绞刑,行刑前瑟瑟发抖,苦苦挣扎了12分钟

1948年11月,为期两年的东京审判宣告落幕。

这场审判最终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被判死刑而告终。

然而,在这场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大清算中,却充满了人性的卑污与黑暗。

首先是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为一己私利,放过了战争的罪魁祸首裕仁天皇。

接着,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向美军提供实验资料,最终也被豁免。

最让人恶心的,还是那些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这场审判中的龌龊表现。

战争时期,这些高官厚禄的军国主义分子,一个劲的鼓动老百姓,为天皇玉碎拼命。

可到他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一个个贪生怕死,死命推脱,一个劲的抵赖自己在战争中所犯的罪行。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首席战犯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的罪行,基本上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可在审判期间,他却一味的否认自己的罪责。

最后上绞刑架的时候,东条英机哆哆嗦嗦,在刽子手的搀扶下,挣扎了12分钟才最终伏法。

堂堂的军国主义首脑,为何面对死亡会如此恐惧?为什么要让自己死得如此不体面呢?

家庭流毒

东条英机出生于一个传统的武士家庭。

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曾经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屡立战功。

受家庭环境影响,东条英机自幼就对军国主义思想情有独钟。

为什么武士家庭流行军国主义思想?

这是因为日本大名鼎鼎的明治维新,主要由两股力量推动。一股是以西南藩镇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另外一股就是关东地区破落的武士家庭。

最后,这两股人一起推翻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

可新政府刚刚成立不久,他们就产生了分歧。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府,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收买这些破落的无武士家庭,只好给他们开空头支票。

眼看革命一场空欢喜,武士们就提出了,借助政府的力量对外扩张的主张,希望向外部夺取殖民地来获取财富。

但当时的资产阶级精英们,不同意这么干,因为国家刚刚建立,此举无异于找死。

西乡隆盛

于是武士阶级的代表西乡隆盛就发动叛乱,史称西南战争。

西南战争,虽然最后以西乡隆盛的失败而告终。但是武士阶级依然存在,武士没饭吃的窘境,依然没法解决,其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也一直没有消停。

但由于,当时日本在资产阶级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先后打败了中国跟沙皇俄国,称霸东亚。

资产阶级的话语权一直占上风,这股子激进思想,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恰逢乱世乘风起

如无意外,像东条英机这种人,这辈子撑死也只是日本政坛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人物罢了。

只有老老实实等待战争来临,乖乖到战场上卖命搏军功,这辈子能以大佐的身份退休,就算功成名就了。

更不要说做到后来,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日本战时首相。

可1921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来自底层武士家庭的穷小子,意外迎来转机。

这一年,在德国的莱茵河畔,有三个跟东条英机一样来自日本的底层留学生,组成了一个法西斯小团体。

他们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三羽乌”。

这三人分别是后来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日本战犯永田铁山和小畑敏四郎。

这三位是史学界公认的日本法西斯的开端。

他们打出了尊奉天皇的口号,希望天皇能为他们做主,带着他们征战四方,建功立业。

总的来说,他们此举半是热血沸腾,半是利益驱动,这也是这些战犯为什么在战后一个个避罪求生的缘故。

当时还在德国深造的东条英机,得到消息后立刻就瞅准了这个风口。

他马不停蹄来到莱茵河畔的黑登森林投靠组织,如愿以偿成为了第四只乌鸦。

按理说,这只不过是几只来自于底层的小虾米在自娱自乐而已,翻不出什么风浪。

但是,这个法西斯小团体,很快就被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给注意到了,他就是当时的日本皇太子裕仁。

说起此时的皇太子 ,真可谓是一言难尽。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虽然改革派打出的旗号是“尊王养攘夷,大政奉还”,也就是把权力还给天皇。

可是这种口号,想想就知道有多不靠谱,凭什么革命元老们拼死夺取过来的胜利果实,要白白送给你?

为了自圆其说,明治元老们想出一个非常高超的招数。他们在当时日本的宪法规定,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还规定天皇是活在人间的神。

这种设定,既能避免执政集团出现合理合法的独裁者,也能让天皇没有办法正常行使权力。

因为神是高高在上的,是神秘的,是不能犯错的。

那要怎样才能不会犯错呢?答案是,什么都别做,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如果天皇不懂事,非要乱来,他们有无数法子给天皇使绊子,让他的行动错漏百出,最后把他打下神坛。所以实际上皇太子的爷爷,也就是那位被吹上天际的明治天皇,当时手上握有的权力并不多。

而明治天皇也很识时务,他并没有被宪法上的那些浮夸文字弄得晕头转向。

在执政的43年时间里,非常清楚自己的权力边界在哪里。

平时就努力做好精神偶像,利用各大权贵之间的矛盾,积极扩张王室的权力。

明治天皇

1911年明治天皇去世的时候,皇室手中的权力,实际上已经比1868年的时候大了不少。

可明治天皇去世之后,接班的大正天皇就不懂事了。

他还就真的相信了宪法上的那些鬼话,以为自己是神,国家的所有权力都是自己的。

他在位的那十年时间里,三番四次向权贵们发起了夺权行动。

终于,就在三羽乌成立的那一年,忍无可忍的权贵们发起了政潮,史称大正政变。

天皇的权力被彻底架空,权贵们众口一词都说他有精神病,要让皇太子裕仁摄政。

年轻的皇太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台的,可想而知,他的处境有多么的惨淡。

此时的皇太子头上盘桓着两座大山,一个叫做山县有朋,一个叫做西园寺公望。

山县有朋出自于日本的陆军摇篮长州藩,是明治维新时期的元老功臣,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此公资历深,背景硬,连太子的婚事都要听他指派。

至于西园寺公望,他是皇族子弟出身,却一直鼓吹实行美国那样的两党轮流执政体制,反对天皇一人独裁。

当时日本朝中的两个政党都是他创立的,只要这两人振臂一呼,分分钟能让日本改天换地。

当时的裕仁皇太子吸取他爹的教训,深知想要摆脱这样的尴尬处境,必须要寻找外部力量的加入才行。

上层阶级是不可能买他帐的,于是他就把目光投放到自于底层的日本武士军官。

1926年,裕仁转正后,乌鸦们在他的提拔下开始火速升迁。

当时天皇为了培养心腹手下,在皇宫里开办了一个叫做大学寮的法西斯培训班,职能类似于中国的黄埔军校。在这里面,天皇本人就扮演了蒋校长的角色。

从大学寮毕业的都是天子门生,绝对的心腹铁杆。

大学寮的另外一个受益人,就是东条英机。

随着这群人的日益壮大,逐渐成为决定日本政坛走向的一股决定性力量,谁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谁就能问鼎首相宝座。

最早捕捉到这一点的就是东条英机,他广泛吸收了从这里毕业的军国主义分子,组成了臭名昭著的一夕会,通过搭乘时代的顺风车,成功培养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可是,这些军国主义分子不是天皇的人吗?难道还能一女二嫁?

这就是裕仁天皇的狡猾之处,他有点类似于《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平时所有决策从不主动表态,都是通过点头哈腰和隐晦的语言让臣下琢磨。

这也是他最后能逃脱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至于至今都还有很多人天真地认为,他是东条英机等人的傀儡呢!

正是天皇的这些神操作,为东条英机成为严嵩提供了可能。

实事求是的说,东条英机的战绩胜负参半,打仗的水平相当一般。还曾被同学石原莞尔调笑为东条上等兵,意思就是说他最多也就能管20条枪。

石原莞尔是什么人,那是918事变的罪魁祸首。

此人用兵既稳又狠,当初918事变的时候,仅靠少量的关东军就敢冒险一搏,吞并了中国的东三省。

石原莞尔

后来七七事变的时候,又极力阻止日本高层扩大战争,要蚕食不要鲸吞。

论起才能,两人可谓是云泥之别。论功劳,东条英机也是望尘莫及。

可最后,东条英居却成为了日本的战时首相,而石原莞尔却坐了冷板凳。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东条英机瞅准时代的风口,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子。

做事做得好,不如站队站的正。

政客小人

为什么要拿石原莞尔跟东条英机相提并论呢?

因为从这两个人的身上,就能够很好的看出东条英机的本质。

明白了东条英机的本质,就可以弄清楚他为什么会在后来的东京审判上,那么的不体面。

前面说过,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石原莞尔的主张是停止进一步扩大战争,对中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蚕食策略。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是非常切合当时中日两国国情的战略构想,数十年来,日本也是这么干的!

首先,日本是不可能一口吞掉中国的。至于原因,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其次,如果当时日本退让一步,中国这边在失去外部压力之后,极有可能会爆发内斗。

毕竟当时国内还有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刘湘这些军阀跟蒋介石不对付。

更别说国共两党之间,还有着势同水火的矛盾。

只要日本人不赶尽杀绝,蒋介石一定会调过枪头去对付共产党,等他们杀的精疲力竭,等日本消化完新占地盘,再猛扑过来,便可一鼓而下。

石原莞尔这个人跟东条英机一样,本身也是出自于狂热的军国主义群体。

但这件事也成为了两人的命运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策动918的石原莞尔,一直都是军国主义分子的偶像,名声威望死死的压过东条一头。但在此之后,石原莞尔却失去了好战分子们的拥戴。

东条英机则利用早就打好的政治基础厚积薄发,在国内的各种媒体大造声势,嚷嚷着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此话一出,很快就得到了好战分子们的拥护,并且通过舆论倒逼当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同意他的构想。

在一片欢呼声中,东条英机顺利成为主战派的带头大哥,以及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

难道他真的不知道,继续打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吗?

其实当时日本包括石原莞尔和三羽乌等高层都是明白人,知道打下去的后果。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曾经的狂热早已退散,只剩下冰冷的利益算计了。

石原莞尔

除了底层那些咋咋呼呼,不明天下大势的中下层军官,没人愿意继续打。东条英机能有后来的成就,又怎么可能是底层莽夫?

但国家利益与个人权位发生冲突时,大多数没担当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如果不继续打下去,像他这种人又怎么可能有进步的空间。所以此人本质上就是一个投机政客,脑里想的只是怎么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红顶子。

当他身居高位之后,曾经的信仰主义就成了升官发财的口号。

1940年的时候,已经是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为了更进一步,又继续带着日本往作死的道路上继续狂奔。

当时侵华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在国共两党的坚决抵抗下,当年日本以战养战的战略构想,已经彻底破产了。这时候,日本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体面结束这场战争。

可东条英机不能这么干,他的基本盘就是主战派。为了保住官位,丧心病狂的东条上等兵开始裹挟民意,嚷嚷着要把战争扩大化,不仅要打中国,还要打美国。

这简直就是疯了,美国的工业能力是日本能够相提并论的吗?一旦开打,日本必死无疑。

对于这一点,策划珍珠港事变的山本五十六,早就已经对他说的清清楚楚了。

东条英机也并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但他本人就是靠着战争口号上台的,一旦怯战,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

当时的首相近卫文磨一看,这帮人真是疯了,你既然想要这个相位,那就给你吧。

如愿以偿登上首相宝座后不久,东条英机就对美国宣战,彻底把日本拖进了不归路。

1945年,日本在美国原子弹的洗礼下,宣布无条件投降。

按理说,作为口口声声效忠天皇的军国主义首领,东条英机这个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切腹自尽。

事实上,东条英机也想开枪自尽,但是没有死成。

东条英机是一个左撇子,开枪的时候,手一哆嗦,没有射中心脏。

这根本就是贪生怕死。

果不其然,在法庭上东条英机也是疯狂甩锅,企图以诡辩来逃过一死。

上绞刑架的时候瑟瑟发抖,最后苦苦挣扎了12分钟才咽气。

遇上东条英机这种嘴上喊着一亿玉碎,转过身来举国慰安的领导者,真是日本之大不幸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弥天大谎,历史难欺 ——再议日本天皇裕仁的战争罪 责问题『原创』
1989年1月7日,日本天皇裕仁去世
东条英机为何执意扩大侵略,将日本拉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石原莞尔强怼战犯东条英机,明面上公报私仇,实际上另含深意
东条英机上位史:庸人怎领导日本走向疯狂
日本“战狼”的玩笑: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回国后为何遭全民唾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