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5年曹耘山报考空军,看到表格才知:自己是毛主席亲戚

1965年9月,一场不同寻常的招兵工作展开了,按照国防部要求,空军将选拔一批新兵。

消息传开,北京的高中生们都开始努力起来。其中,一个名叫曹耘山的年轻人也满怀信心。

曹耘山就读于北京四中,他成绩优异,勤奋刻苦。学习和生活中,他都深得身边人的赞扬。半个月后,曹耘山通过了文化课的考核,紧接着,父亲为他填写了政审表。

拿到表格时,曹耘山睁大了双眼。他不敢相信地又地扫视了一遍,在外公那一栏中赫然写道:毛泽民,中共党员,烈士。

自己的外公是毛泽民,那毛主席不就是自己的亲戚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军属子弟,初见伟人

1949年8月,曹耘山出生在北京郊外。从小到大,他都生活在家属院里,对外面的世界鲜少了解。他只知道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在妇联工作,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并无不同。

幼年时候,曹耘山便被严苛教育。

父亲曹全夫告诫他:“作为男孩子,你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千万不能给祖宗丢脸。”

曹耘山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他只是乖乖地去做。其实,他身上流淌着毛家革命先烈的血液,自然倍受父母期待。

一眨眼功夫,曹耘山便长到了十岁。

1959年8月29日,天还蒙蒙亮,他便被母亲唤醒了。睡眼惺忪中,曹耘山却见母亲一脸激动,她穿着喜庆的大红袄子,脸上还涂了浅浅的一层粉。

曹耘山和妹妹也迅速被打扮起来,一家人装束一新,然后坐上了一辆小汽车。

这一下子,曹耘山彻底呆住了。自己从未坐过汽车,看一眼窗外,沿途的风景快速掠过,不久便抵达了长安街。

一会过去,汽车渐渐驶入了陌生的地方,里面花团锦簇,亭台高耸,诗意盎然。原来,这便是中南海春藕斋。

这时候,曹耘山才被告诉此行的目的:“来参加李敏姨妈的婚礼,会有许多长辈出席,你们一定要乖巧懂事哦。”

不久,丰年园颐年堂里便响起音乐。在宾客们落座后,新人慢慢步入会厅内。

随后,主持婚礼的毛主席也走了出来。曹耘山心情无比激动,他和小伙伴们见过毛主席的相片,这会能亲眼见到真人,反倒紧张地说不出话来。

长辈关爱,印象深刻

曹耘山并不认识在场宾客,他紧张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候各种指示。

就在酒席吃完后,毛主席呼唤大家前来合影。曹耘山近距离和伟人站在一起,他被轻轻摸了脑袋,又被拢到毛主席身前。

曹耘山心里又惊又喜,他想起课本上的话语:“永远爱戴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

眼看摄影师来了,他站的恭敬笔直,像一个小卫兵一样。

合影结束,其他人都走了,曹耘山一家却留了下来。

曹耘山的小手被毛主席握在手里,然后问道:“你是耘山吧,今年多大了?”

伟人的话语带着湖南口音,曹耘山一下子没听明白。母亲毛远志回答道:“今年十岁了,还是那么调皮。”曹耘山害羞地想要逃开,他却被毛主席拉到怀里。

“男伢子皮实好,不皮实怎么能干好革命?”毛主席俯身望了他,曹耘山羞涩地点了点头。

许久没有见到侄女毛远志,伟人显得尤为高兴,并关切地询问了一家人的生活、工作情况。

毛远志也用湖南话和大伯(毛泽东)畅聊起来,每个人都乐得开怀。

随后,李敏、毛岸青等长辈也陆续来到,曹耘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远志

那一天的活动举办的热闹生动,父母则不允许曹耘山传扬出去。

一转眼6年过去,曹耘山考入了北京四中。在填报参军的政审表时,曹耘山才弄清了自己和毛主席的关系。

一下子,他懂了为什么毛主席那样关心自己。这不就是祖孙两代人的温叙吗?有感于此,他更加努力,暗暗发誓:绝对不辜负毛家先人的期盼。

参军入伍,鏖战一线

后来,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履职总参谋部),曹耘山未能入选空军。

1968年,毛主席提出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再教育。看到这则消息后,曹耘山决定响应。不过,他又把这一名额让给了同学,自己则跑去了广西当兵。

离开了条件优越的首都,一转眼便来到了最艰难的野战部队。对于别人,这是难以接受的。

可曹耘山却欢喜不已。一想到毛主席、外公等先辈的革命历程,他便想要接受同样的历练。

作为基层战士,曹耘山没有透露个人身份。相反,他搞训练、弄生产,年年斩获模范称号。

十年时间里,曹耘山一直留在部队里。

他从战士干到了班长,又升任了排长、连长。在围湖垦荒、战备施工、军事集训、野营拉练、战备值班等诸项军事行动,他领导的队伍都成绩优异。

1979年2月,中央发出向越南侵略者反击的命令。彼时,曹耘山是一名模范营长,二话不说,他便动员起来,并来到了一线。

那时的曹耘山刚刚完婚,妻子孩子都等着自己回家。可身为指战员,他必须带头冲锋。

31岁的曹耘山写下了遗书。战场上,他坐镇指挥,顶着枪林弹雨。

与狡猾的敌人战斗时,曹耘山没有半点畏惧。作为营长,他数次被敌人瞄准,左侧大腿还中弹负伤。

多年后,曹耘山回忆道:“我当时没和家里说实话,把包裹整理好,上面写了地址。如果我牺牲了,这包裹就寄回去了。”

1979年3月,中国军队胜利凯旋。当有媒体想要采访时,他却拒绝了。

此后,曹耘山又在部队干了9年。

1988年,40岁的他转业去了地方。曹耘山申请去往文献单位工作,他一边拿起书本学习,一边踏上红色旅途。

曹耘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前辈的寻踪和史料研究中,从湖南韶山、安源路矿、中央苏区,到陕北、新疆,这条毛泽民的革命之路,他前前后后走了不下3遍。

终于,他撰写了《寻踪毛泽民》。专著发表后,文史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8年,曹耘山退休了。这个时候,他才渐渐出现在媒体前面。

二十年的文献和追史工作后,他有了深刻的革命观。在许多中小学里,他都被聘为兼职辅导员,为孩子们讲解红色历史。

作为一个老兵,一个老党员,一个老干部。曹耘山身体力行,至今奋战在前线,令人钦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5年曹耘山报考空军,父亲曹全夫填写政审表才知:是毛主席亲戚
1965年曹耘山报考空军,拿到政审表格时,曹耘山睁大了双眼,在外
65年一年轻人参军,父亲填政审表时令他疑惑:我是毛主席的亲戚?
1965年一青年报名参军,看到父亲填写政审表才知:是毛主席亲戚
1965年一初中生参军,父亲填的政审表让他吃惊:毛主席是咱家亲戚
毛主席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缅怀伟人致敬毛主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