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4年金庸受邀访问北大,北大学子提问:你认为1997年香港前景如何

图丨金庸

前言

金庸从1955年至1972年止,在办报之余,写出了十五部中长篇武侠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世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北大教授何芳川曾这样感慨:家父(何兹全教授)从北大毕业28年后,我毕业于北大,在28年后,我女儿毕业于北大,我们祖孙三代都是金庸小说的热心读者。为此,我们常常心怀感激。

可以这么说,金庸的名字已经真正地深入到了人民大众的内心,真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

会见邓小平

1972年随着基辛格的访华,这无疑标志着中美两国打开了长期的僵局,开始进行正常的外交活动。同样,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也导致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局之间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金庸每天关心中国大陆的政局,他也看到国民党和共产党当时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当时,《明报》在金庸的运营下,已经成为香港举足轻重的报纸之一。而金庸先生除去是武侠小说大师外,更是香港著名的社评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金庸先生便成为了两岸都希望争取的对象。

1973年,金庸便接到台湾当局的邀请,请他去台湾看一看。从台湾地区回到香港之后,金庸更加深切地想要回中国大陆看看。

当然,在这之前金庸先生并不是没有回过中国大陆,他在1953年就去过上海、杭州,1962年还去过广东的广州、佛山、从化等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来去匆匆,而且当时他离开祖国大陆还没有多长时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思乡。

图丨金庸旧照

金庸曾深情地感叹道:

二十四年过去了,故乡山水风物依然,人事却已全非。或许是变得更加好了,或许我们不喜欢这样的改变,但午夜梦回,总是会有乡愁吧。这种心情,我们从大陆来到香港的人也是一样。飘零海外的,自不免有故乡之思。

在之后的岁月中,金庸所运营的《明报》开始以很大篇幅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成果,支持中国重点发展经济。《明报》向来以大胆、大量报道中国问题而著称。这一次对改革开放的报道,引起了中共高层的注意和兴趣,他们对金庸的看法和认识开始有所改变。

中共方面认为:金庸这样有地位、有影响力、有才干的报人,应该要好好团结;像《明报》这样有影响力的报纸,应当把它争取过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服务。

正是这时,有人便提出:应该邀请金庸先生在适当的时候,来内陆访问。

于是,中共有关部门便正式向金庸发出消息,邀请他回内陆参观访问。金庸在接到邀请时,内心很是高兴,随后他便向中共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想见邓小平!

图丨邓小平

用金庸先生的话来说,在中共的高层领导中,他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我一直很钦佩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就像是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

在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等机构的安排下,1981年7月16日,金庸先生携妻子和一对子女启程回内陆。

当坐在从香港飞往北京的客机上时,金庸真不知自己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看着窗外的白云,金庸感慨万千,往事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48年,金庸第一次南下香港谋生时才24岁,身无分文,只有满腔热血和干劲……

金庸在想起这段回忆时,不禁暗暗一笑。那位人人称为“小查”的小青年,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有影响的报人、社评家。

“记得最后一次离开上海、杭州是什么时候了,哦,算起来已有二十八年了!”金庸感慨道。

图丨金庸

在这二十八年间,内陆风云变幻,但是不管怎么说,内陆毕竟是金庸先生的故乡。如今回到阔别多年的家园,金庸内心很是亢奋和激动,他的这种感情是难以用任何言语来表达的。

1981年7月18日,这一天对于金庸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终于见到了自己一直由衷钦佩的政治家邓小平。

这次会面安排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金庸在廖承志的陪同下,与妻子和一双儿女进入人民大会堂,向福建厅走去。不知道是天气的缘故,还是金庸心情有点紧张和兴奋,他的手心微微出汗。

当金庸还没有走到福建厅时,他就看到了邓小平的身影,原来邓小平已经在大厅门口等候他们了。见到他们一行人后,邓小平热情地走上前来,与金庸握手。邓小平满脸笑容,亲切地说:“欢迎查先生回来走走!你的小说我读过,我们就像是老朋友一样……”

图丨邓小平和金庸

在听到邓小平的这番话后,金庸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我一直对你很仰慕,今天能见到你,很是荣幸!”这时,邓小平同样对他说道:“对于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了!”

随即,金庸向邓小平介绍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们,邓小平表示:“欢迎,欢迎!”

大家见面以后,邓小平、廖承志与金庸及其家人站成一排一起合了影。

七月的北京,是个大热天,那天邓小平和廖承志都穿着半袖,而金庸为了表示尊重,就穿了一身西装,结着领带,似乎别样的严肃。当大家一起坐下来后,邓小平便对金庸说道:“今年北京天气好热,你脱了外衣吧。我是个粗人,就穿这样的衣服见客,咱们不用拘礼。”

金庸听后便将自己的外衣脱掉,整个谈话的氛围显得更加轻松。在交谈过程中,邓小平曾向金庸询问一个问题:“查先生是做新闻工作的,接触的人很多,大家对我们有什么意见?”

图丨邓小平和金庸亲切交谈

金庸听后坦诚地说道:“主要的意见是,希望目前的政策能够长期推行,不能改变。大家有些担心,不要目前的政策推行了一段时间,将来又忽然变了。”

邓小平点头赞同并说道:“查先生说得对,国内人民的主要意见也是这样。”

这次金庸和邓小平的交谈非常的融洽,他们交谈了很多,双方都很坦诚,并没有拐弯抹角。不知不觉间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会谈也即将步入尾声,此时金庸真舍不得和邓小平分手。

但会谈总是要结束的,邓小平站起来并亲自送金庸离开人民大会堂。他们非常亲切地从福建厅一起走出来,金庸和邓小平边走边谈,一直走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大门口,他们两还站着亲热地谈了一会。最后时刻,邓小平握着金庸的手热情地说:“查先生以后可以时常回来,到处走走、看看,最好每年回来一次。”

金庸对邓小平的一番热情,连声致谢。

金庸在北京受到邓小平接见后,接着又去了新疆、内蒙古等地。金庸这次回大陆,除了想见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听他们谈香港问题外,还想见见阔别多年的亲戚朋友,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图丨金庸

等金庸回到香港后,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将那天的谈话整理成文,并刊登在报纸上。

当时金庸是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中央电视台在当晚的新闻节目中,播放了邓小平和金庸两人会面的消息。新华社、中国新闻社都进行了详细地报告,世界新闻媒体也同时报道了这件事,成为一时轰动的新闻。

对于邓小平,金庸先生曾言:

邓小平先生肯定是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极可尊敬的大英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伟人。

金庸受邀访问北大

正是在金庸会见邓小平之后,金庸便频繁和中国大陆交流,并受邀访问北大。

1994年,以武侠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香港作家金庸先生,于1994年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并应邀访问了这所中国的最高学府。

金庸要来北大,事先没有公开张贴通知,消息却不胫而走,上上下下都很期待。大多数北大学子,都曾读过金庸先生所写的武侠小说,深深地被他所塑造的一些列武侠人物所吸引。

1994年10月27日的这一天,千余名大学生拥挤在办公楼礼堂,以极大的兴趣聆听金庸先生的演讲,并就武侠小说创作等问题与之对话。

图丨金庸

不少北大学子踊跃提问,而金庸先生则有问必答。

“金庸先生,请问你写《笑傲江湖》的意图是什么?”

金庸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想了想便直接说道:

我写《笑傲江湖》是想表达中国人冲淡的,不太争权夺利的人生观……我在《笑傲江湖》中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中国的传统思想。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不要总想着向上爬,事情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对欲望应当有所克制,把自己的一切看得淡一点,生活的幸福程度就增加一点。个人幸福程度不在于你实际上已经取得到了多少,而在你有自己的愿望,能做到这样就很开心了。

在金庸回答了不少问题后,有位北大学子在提问时,便问道:“你认为1997年香港前景如何?”

金庸听后回答道:“我对香港前景是看好的,是很乐观的。有人说你这是说假话,我说不信你可以到香港看看我的住房,前年我已把旧房子拆掉盖新房了,如果我对香港前景悲观,就没有理由花一大笔钱去重建新房。有了这个证据之后,人家就信服了。”

图丨金庸

接着,金庸便又说道:“在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里,我和北大的萧蔚云先生以及几十位委员对解决香港问题充满了信心。我们认为,香港基本法写得很好,所有规定都很明确。1997年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绝对不会有大问题。”

总得来说,金庸先生的这次访问北大之行还是成功的。

从金庸先生和北大学子的交谈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香港问题的解决,金庸还是充满信心的。

其实自从上次金庸先生和邓小平见面后,他回到香港很长时间兴奋得安静不下来。当然,金庸先生的这种兴奋,并不是因为他在祖国大陆受到邓小平等国家高层领导人的接见而感到人生的成功和满足,而是他在33天内在祖国的所见所闻,极大地调动了他对中国目前现状的关注,尤其是对香港问题。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的商讨,经过一番“争论”后,最终香港回归的问题得到解决。不过随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回归,回归以后如何管理这样的基本问题。

图丨金庸

这时中国政府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式通知金庸:中共决定邀请金庸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工作。

1985年7月1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金庸也如期前往,而且是有备而来。临行前,金庸让《明报》印刷了一本中英对照的小册子《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里面还附有联合国颁布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与此有关的文件。

金庸为何要这么做呢?金庸的意思很明显,要想使将要起草的基本法行之有效,就必须对这两个国际公约进行详细的研究,其中的基本精神应该被吸收进香港基本法中。

金庸在抵达北京后,他将一百多本这样的小册子分给了会上的各路豪杰和他所敬慕的中共领导人以及其他著名的学者专家。

大家都被金庸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感动,通过这件事也无疑表现出,金庸确实想为这件对所有中国人都有利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指示和影响对制定出符合香港人的利益的基本法作出一点贡献。

在这次大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纷纷从自己的理解对将要诞生的基本法进行描绘与勾勒,金庸先生也不例外。

金庸的发言没有什么客套,也不是言之无物,反而是持之有据,言而有物,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当他的讲话刚一结束后,整个会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会后雷洁琼还拉着金庸的手,连连说道:“你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

这次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起草基本法的工作规划和步骤,以及在香港设立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等问题。金庸自始至终都以高度热情参加整个会议议题,并且是发言最多的委员之一。

正是如此,所以金庸在回答北大学子有关香港问题时,才会说道:“我对香港前景是看好的,是很乐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庸除了会写小说, 还多次预言成真, 因为他有一个法宝
推荐一篇好赋--金庸先生所写的香港赋
文学看台982 | 林继宗:江湖遠逝金庸夢
缅怀完金庸后,你更应该知道这些
81年金庸与邓公单独会面,邓公向他透露:为何我一直不当国家主席
金庸生前在多种场合,说过同一句话: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邓小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