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敦煌壁画、崔白和夏圭的作品中,欣赏构图技法之美

导语:现如今,生活美学充斥着日常的点点滴滴,这股浪潮,使事瓶花、布茶席、置案头、造庭院之风空前盛行。

事必有法,美的呈现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就如同古之文人,插几枝花、置数件器、造一方园,都力求“有如画卷”,如此方得雅趣。

那么画卷之美,所指究竟为何物呢?绘画艺术之精深非片语可以言清,今只对三种经典构图之法略作分享,似可效行于美学诸多领域。

01满构图法

最早起源于敦煌壁画,是中国绘画历史中,运用较早的构图形式。

主要包含鸟瞰式和散点式两种体现形式,这种构图方法的特点就是沉厚、凝重。

满构图法,顾名思义,全幅均要画满。

当然,画满不等于没有空隙,也不是兼收并蓄,更不是将所有的元素都无序集中起来,也还是需要适当留白的。因为无白不透,而且闷塞,还要分出主次、浓淡、疏密。并通过画眼,来彰显构图的灵魂所在。

这样既能够将情感更为细腻、强烈地表达出来,也有利于观者对画作的理解和欣赏。

徐渭的“极填塞中具极空灵之致”,便是最好的诠释。

如《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与之同绘于一窟,前者肃穆严谨,后者欢快轻松,恰恰构成鲜明对比,被称为敦煌壁画出行图中之双璧。
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画家很注意布局的秩序与变化,前面两列人马各20余骑,严格对称,中间穿插了乐队和舞伎,使画面显得活泼而生动。

作为全画的中心人物的张议潮,人体和乘骑形体最大,他正待过桥,桥前有率队引导的银刁官,桥侧有文官侍立,3 人都在回首向张议潮坐骑盼顾。

虽然这幅画中的人物众多,但并没有给人以臃肿之感,各部分相互联系,完美地统一了起来。此外,作者为了烘托出行队伍的威武气势,还在远处点缀了些山水和翠绿的树,并把坐骑绘以红、赭、白等色。

02之字构图法

之字构图法也被称为“S”构图法、曲线构图法等,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法之一。

以三条线作不等长的连接,形成一个之字的形状而得名。

这种构图方法运用到山水画中,能更好的呈现出山水画所要表达的意境,体现出蜿蜒曲折的小溪、潺潺流水的山谷,以及山的幽深、水的流动感,使整体气势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花鸟画也多有运用,最出名的便是崔白的《双喜图》。

这幅画的视觉中心是那只回首的野兔,斜上方的飞鸟与褐兔的上下呼应,将疾风中零乱的一切涵容,视点如若从右上方的两只山喜鹊往下,沿着树干枝叶、土坡、野兔,会发现物象彼此相互呼应,且形成一个S型的构图,使画面空间产生对称性,也增添了律动感。

再将视线转向植物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枯树,倚仗枯树而生的竹子,以及点缀其中的枯草及荆棘,几乎都是逆风出枝,再逆转回头是被秋风吹转,似乎是在配合着野兔的动势,最后将枝梢直指山喜鹊。

这一组植物又构成了一个“S”形的构图关系,而这一个“S”形构图要比由动物组成的“S” 形更大,是画面的主要气势所在。

就气势而言,崔白的这幅《双喜图》在构图上摆脱了宋人花鸟一贯的浅吟低唱婉约含蓄的风格,营造出一种大幅度的、具有动态美感的、魄力宏大的花鸟构图新格局。

这种构图法观赏时需要注意的是:画面的分割布局不能太平均,要有侧重点,块面之间要形成一种转搭的变化,更要有首尾呼应形成一种回环之势,更要有完整性。

03边角构图法

边角构图将画面的主体形象化繁为简,放置在边角的位置,留白的面积进一步扩大,虚实对比愈加强烈,使得所状写的景物高度凝练,这种简括的格局,实现了一种空灵之美。

南宋时期,画院画家的绘画构图方法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的构图风格别具一格,多作“一角”之景;夏圭构图多作“半边”之景。

这种构图是增强画面趣味性的有效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边角构图法运用过程中追求画面的均衡感。

如夏圭的《松崖客话图》。

画作左侧绘悬崖虬松、河滩坡石,坡上两人客话,右侧寥寥数笔,平湖远山、云雾弥漫、烟雨濛濛尽收眼底。

整幅画面山石磅礴雄浑,树木苍浑劲挺,正有宽广的气势之美,人物相互照应、各具姿态,又有细腻的风韵之美。景物简约而章法精炼,山崖奇险,宾主历然。开合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耸、有时平修,欹侧照应。树石云霭,虚实相生。山水相接处、云雾空灵处皆以大面积留白,不仅衬托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延续了画面的意境。

空白处留得恰到好处,将天、人与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人物生动的“神韵”“情韵”,与山水的“壮气”“灵气” 相辅相成,画面中的空白让观者身临这神秘的意境之中。

结语:

讲中国画的构图,无须多么高深的道理,词藻的堆砌。以画人为例,先有骨架而后有血肉。也就是说,这个人是着锦衫还是穿粗布,是黑是白,是否有饰品都是后期的“深加工”,但这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基础,是由这个人的骨架决定的。

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与创作重点,创作构图方法自是无法千篇一律。构图的丰富性,不仅包含满构图法、之字构图法和边角构图法,还有扇形构图法、左右构图法、异形构图法等。

不同的构图方法运用,不仅是创作的基础条件,也是不同审美的创作产物,更是画风画技的表达形式,为充分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奠定基础,亦是中国画创作具备“灵性”的点睛之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 写意山水的布势构图解析】·(下)
敦煌壁画临摹法要述
夏圭《山腰楼观图页》-南宋团扇水墨山水画并杨妹子楷书赏析
国画研究 | 中国画“留白”的学问——从马远、夏圭的绘画看当下山水画创作
国画技法 | 现代工笔重彩山水画技法
《诸天赴会听法》敦煌莫高窟壁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