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青绘莒州 妙手抒情怀——何绪贤作品赏析

何绪贤、莒州人,字紫岩,号荷礼堂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5年具备条件,2007年入会),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会员,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山东沂蒙画派研究院秘书长,日照市十佳国画家,莒县第十届政协委员,第十一届政协常委,评为莒县第三届莒州之星,莒县美协副主席。

1989年师承于何乃磊先生,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进修于清华美院,2013年进修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

部分作品刊登于北京晚报、齐鲁晚报、羲之书画报、越南中文西贡解放日报及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日照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璀璨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莒州内、外八景不仅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游人的美好记忆,更是作为莒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莒地陵阳河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诞生地,古遗址、出土文物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将人类文明史推前了1500年,其中有大口尊上的图像文字,七种类型13个单字,稀见的夹砂褐陶牛角形号,成为大汶口文化考古中的唯一发现、还有鼎、壶、酿酒工具、高柄杯等。

刘勰著作《文心雕龙》传承千年的立文之道,作为一部“小体量、大体例”之作,《文心雕龙》既总结了先秦以来的文学创作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前人文学理论的丰富遗产,在文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作品欣赏

日月山

中华第一号角

日月同辉

文心雕龙

耕读社

古代酒具

古代酿酒

何绪贤精心绘制的“莒州八景”系列作品,是在原有画作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实地观察写生并加以新的创意。创意就是把旧的内容用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其艺术之美。何绪贤经过亲历和大胆的想象,对八景进行重组、概括、取舍,转换出造型的单纯和色彩的多元化。使每一幅作品都能体现出不同时间、空间变化,人文情怀、妙趣盎然。施以日出日落,风晴雨雾现象,给人一种触动心灵的视觉新美感。使我们对“莒州八景”产生新的认识。

何绪贤“莒州八景”文化性强,艺术性高,是有益的大胆艺术创新。

毛同恺

2023年7月于济南

莒州外八景之一、浮来夕照

浮来夕照,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映现出的奇异景象。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莒城西9公里处,三峰鼎峙, 拱围相连,龙盘虎踞,逶迤连绵。

阅尽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号称“活化石”,以其高24.7米,胸围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世人叹为观止。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另外,刘勰著书立说的“校经楼”,郭沫若先生亲题“文心亭”以及名闻遐迩的浮来山八景等,在夕阳映照下,紫光熠耀,堪称奇观。

莒州外八景之二、屋楼春晓

屋楼春晓一景中的“屋楼”指位于莒城东10公里的屋楼崮,也叫屋楼山。北坡壁立如削,山顶有高数十米的峭壁,壁下有一甘冽清泉,四季不竭, 俗称神泉。

山上景观颇多,如南天门、日观台、阎王鼻子等。《重修莒志》载:“山建浮屠七级,高十仞,陟其巅,可眺海”。据出土文献考证,早在5000年前,此山已是莒地先民观日出、定春秋的山巅。

莒州外八景之三、西湖烟雨

西湖烟雨景观原址在今莒城西郊。明代之前,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景色宜人。

莒州外八景之四、洛山樵牧

洛山樵牧之洛山,又作络山、落山。主峰在莒北三十里,今洛河乡境内,山北面有洛河流过。《重修莒志》载:“洛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洛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樵夫牧童踏着落日的余晖自山间归来,别是一番景致。

莒州外八景之五、马亓耸翠

马亓耸翠中的主景马亓山位于莒城东南35公里处,海拔662.2米, 犹如烈马扬鬃之势。此山涧幽谷深,景色迷人。望海峰、擎天柱、仙人洞、马亓潭等景观鬼斧神工,堪称钟灵毓秀。传说北宋著名学者杨光辅曾在此攻读讲经,南宋红袄军曾踞此抗金,元末红巾军曾在此集结反元。

莒州外八景之六、书院夜诵

书院夜诵景观在莒城南部,城阳中学东北方。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莒为官,政绩卓著,在莒城南部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这一莒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爽”,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为莒国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沦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想当年胜景,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

莒州外八景之七、山寺晚钟

据雍正《莒州志》记载,山寺晚钟之景中的山寺在碁山寺。因古代碁山寺早晨击鼓,夜晚撞钟,与一般寺院的“晨钟暮鼓”相异而闻名莒州。“ 宝刹凌云, 红叶翻妆,僧定禅榻,海鲸吼音者,山寺晚钟也。

莒州外八景之八、沭水拖蓝

沭水拖蓝景观在莒城东约1.5公里处。沭河从莒城东绕城而过,城东北方又有袁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莒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成分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蓝”。

莒州内八景是:国士桥、刘章手植槐、灰打墙、一步三孔桥、张真人墓、文庙古槐、透亮杯、十面石为莒州内八景。

莒州内八景之一、国士桥

国士桥位于莒县图书馆西南角,青年路与文心路交汇处。春秋时期,后人嘉柱厉叔莒敖公为“国士”,称此桥为国士桥。

莒州内八景之二、刘章手植槐

刘章手植槐,在今莒城浮来路与向阳路交汇处,原来有一株古老的槐树,志书记载此树为汉代城阳王刘章栽植,故称“刘章手植槐”,简称“汉槐”,俗叫“过街槐”。

莒州内八景之三、灰打墙

灰打墙是莒州内八景之一,指的是城南门里,二道门西侧至瓮城西角的一段旧城墙。

莒州内八景之四、一步三孔桥

一步三孔桥在莒城西大街通往瞎汉汪的胡同口,实际是一个下水道口。

莒州内八景之五、张真人墓

张真人墓又叫邋遢张墓,是莒州内八景之一,在漏厄湖畔。这里原先有座火神庙,因邋遢张在庙中坐化,人们就在此为他筑了座坟墓。

莒州内八景之六、文庙古槐

文庙古槐,文庙前院原有一株古槐,粗两围,树干腐烂,内生一棵楸树,直径约30厘米,人称槐抱楸,成为莒州内八景之一。

莒州内八景之七、透亮碑

透亮碑,据传在莒城墙的一间门洞的墙壁上,嵌一记载修城事的黑青色石碑,此石碑仿佛铜镜,人如果站在石碑前,发现石碑,光亮如镜,能显出人影,俗称“透亮碑”。

十面石,昔时东瓮城路南的一块大石头。这块巨石,常年卧在一家商号的墙根下,八楞两顶,十个平面,长约米许,顶径半米,成为人们在此小憩的方便座位。

莒州新八景组合画作欣赏

莒州新八景,城西浮来山、城东屋楼崮、城南凤凰山、城北洛山、齐长城、城内莒国古城,莒城两侧沭、柳两河,莒城四面环山抱水,风水宝地!

“莒州新八景”整幅画面构图形式简洁,八处景点组合于一个画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莒县内外八景,莒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莒县寻古怀刘章
春秋时期的“莒州宴”寓意深远
【原创】磁州八景之《响堂晚钟》
古槐赋
莒县,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