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物介绍——秦始皇陵铜车马

1980年,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的一个陪葬坑里,出土了两乘大型陪葬铜车马,一前一后排列。制作年代至晚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10年之前。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秦代工匠成功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并将其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该国宝经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历时8年才完成修复。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编号为1号的战车是立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伞下站着御官,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二者之间有窗,上车的门在后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这两铜车马都是事先铸造而成,后又经过细部加工的,工艺水平非常之高。铜马身上缨络和链条用的铜丝直径仅半个毫米左右,有的则更细。

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铜车为单辕双轮车,辕长2.46米,轮径为0.59米,车舆分前后,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驭手所坐之处。教材图上可以见到跪坐着的铜御者。铜御者高0.51米,重52公斤。其神态恭敬中又有一丝得意,充分表现出一个高级奴仆的心理。车室的后面有门,左、右与正前辟有三个窗户。正前窗板为镂空的菱形花纹,窗板可以开启,便于主人与御手互通信息。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亦是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蓬盖面积达2.3平方米,将御官也罩在下面。蓬用铜骨架、铜条支撑,上覆以绢帛。4匹马的高度为0.91到0.93米,长度为1.1到.15米。4匹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别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四马神态各异。中间的两匹马昂首正视前方,两侧的马略侧视,张大鼻如喘息状。图中能见到的,耸立于马头之上的物体是车撑,用于支撑车辕,这样在长途休息时可减轻马的压力。窗板的铜片仅厚至0.12到0.2厘米,车辆头的内孔滚圆,就象车床加工的一般。铜车马的许多零件都与现代使用的相似,如车门、前窗用的活动铰页,其形状与今日门窗上使用的活页非常相似;系马肚子、马颈的套环采用了策扣连接,策扣与今日人们用的腰皮带上的策扣完全相同。

秦陵出土的铜车马共有两乘。前乘为护卫武士所居,后乘。据考证,这仅是秦始皇车队中的属车,属于后妃一类人的乘车。史书记载,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驾,其盛况观此铜车马可想而知,而他本人乘坐的车马就当更为豪华气派了。

秦代的金属加工技术有了辉煌的成就,在秦陵铜车马的制造上集中体现出来。秦陵铜车马共有三千多个零件,秦代工匠巧妙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将此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二号车的伞盖,其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分别为1.12和2.3平方米,整体用浑铸法一次铸出,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使。秦陵铜车马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两乘车一前一后置于同一木椁中,前面的一乘称为1号车,后面的一乘称为2号车。1号车又称立车或高车,2号车又称安车。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前驾四匹马。

1号车通长225厘米,高152厘米,重1061公斤。辕长183.4厘米,舆广74厘米,进深48.5厘米。舆的前、左、右三面立有栏板,前端有轼,后面有车门。舆内立十字形伞座,座上插一长柄铜伞,铜御官俑立于伞下。车上备有铜弩、铜箭、铜盾等兵器。1号车的车舆呈横长方形,前边两个转角处呈抹角弧形。其基本结构是以舆底四周的四条较粗的轸为基础,在轸间纵向设作为舆底,在轮上面立有车阑,构成整个车舆。在车舆之内有一车伞,由伞座、伞柄、伞盖等部分组成。

2号车的车舆与1号车迥然不同,1号车是敞篷的,2号车却是密闭的车舆。1号车属立乘,乘员一般是站着的,2号车车舆平面呈“凸”字形状,通长1.24米。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御手坐的地方,面积狭小,有跽坐俑一个;后室是主人乘坐的地方,平面近似方形,广78厘米,进深88厘米,车舆上部有一椭圆形的篷盖,把前后两室罩于篷盖之下。前室的舆、底同样有四轸,其左右侧和前面立有栏板。

铜车马一号车,名“立车”,又叫“戎车”、“高车”,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铜车马二号车是四马鞍车,呈凸字形,分前、后二室,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

以二号铜车马为例,车上御官铜人俑作跽坐姿态,两臂前举,双手执辔,每个手指的关节、指甲都塑得非常逼真,俑身略同前倾,双目注视前方,半抿双唇,面带微笑,神态恭谨,一个忠于职守的高级御官形象活脱脱地被塑造出来。铜马共有四匹,四肢粗大,比例匀称,膘肥体壮,筋骨强健,中间两马举颈昂首,两侧马头微向外转,静中寓动,造型风格和秦陵陶马相似。车马工艺精湛,如装饰用的缨络,用细铜丝绞结而成,颇似麻毛。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错磨和彩绘相结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作者按马体的不同部位的毛向错磨,再涂彩色,造成真实的皮毛感。细部的真实和鲜明的质感是这乘铜车马造型艺术的一大成就。车马通体彩绘,图案花纹风格朴素明快大方,以白色为基调的彩绘肃穆典雅,配以大量的金银构件,更显得华贵富丽,这套大型的人俑车马代表了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突出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之冠”——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没错,属于秦始皇帝
秦始皇铜车马上那把伞,才是最逆天的设计
碎成3000多块的文物,历经8年时间修复如初,引得无数人竞相参观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连载三)
西安最贵的车,是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始皇铜马车的那把大伞,原来是一套逆天而神奇的黑科技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