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博物馆内价值连城的珍宝,有些竟然还能吃!

价值过亿元的《七君子图》,镇国之宝的宋真珠舍利宝幢……看看苏州博物馆内的藏品,都是不可错过的稀世珍宝哦~

七君子图

曾被估价一亿元

小编首推《七君子图》。元朝最顶级的四位画竹大师中三位出现在《七君子图》中,有两张作品是目前仅见的孤品。上世纪八十年代,该作品曾被估价一亿元。

这个长卷把把元朝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吴镇六位大画家的墨竹逐一收裱。画芯全长约十米,宽三十六点五厘米。

康熙年间的收藏家缪曰藻在其专著《寓意录》中最早记录了一张名为《竹林七友》的长卷;到了乾隆时为乔崇修所藏,但已失去顾定之作品一帧,遂易名《竹溪六逸》。后几经辗转,最终被过云楼顾麟士从另一位藏家李苏邻手中购得,刚好他又得到一张吴镇的墨竹横幅,尺寸悉合,取以配入,这张图便从“六逸”成了“七友”,《七君子图》因此得名。

宋真珠舍利宝幢

曾入选九大镇国之宝

身高1.2米,全身上下四万颗色彩斑澜的珍珠。2013年,苏州博物馆藏北宋真珠舍利宝幢作为珍稀历史文物入选中国九大“镇国之宝”,被评选为“镇国之工艺品”。这个国宝级文物珍品平时都放在盒子里,深藏在地下库房内,一般不会拿出来展示。

这件宝幢制造时代很早,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而且工艺极为精湛,使用了镂雕的技术,分作三层,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秘色瓷莲花碗

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准

“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瓷代表了青瓷制作中的最高工艺水准。这件五代精品是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整个器物通高13.5厘米,通体施以青釉,晶莹润洁,造型规整,结构巧妙,碗身及外壁都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整个造型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出尘。

有意思的是,苏博还将越窑秘色瓷莲花碗做成了抹茶味曲奇饼干,曾被评为十大创意产品。

吴王夫差剑

两千余年仍然寒气逼人

这柄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表明这把剑的拥有者是吴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吴王夫差。去年,苏州市出资4250万元,从台湾“古越阁”征集了58件旧藏青铜兵器,其中就包括寒光逼人的吴王夫差剑。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张A4纸放在桌上,不需要人按住白纸,剑刃只需轻轻划过,纸就立刻被割成两半。

唐寅《灌木丛篠图轴》

此画原系屏条之一,以枯木竹石为题材。宋代苏东坡以后,文人画家喜写枯木竹石,以寄托胸中逸气。所画斜坡之上,奇石连环透空,兀傲而起;其侧枯木映带,萧瑟而扶疏,点缀丛竹、藤萝之属。运笔劲爽,墨法清润,风格雄放,坡石有院体风规。庞虚斋旧藏,庞增和捐赠。

博物馆本身就是艺术品

图@游翔

苏博很美,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使苏博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孩子去古塔掏鸟蛋,结果掏出来一件超级国宝
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1米2高镶4万多颗珍珠,小学生掏鸟窝发现
云裳格物录 ,宝幢历世经几劫,天开云帐见瑞光。《真珠舍利宝幢》
国之重器:细述那些镇国之宝(18)
名家的东西珍贵,还是匠人制作的东西珍贵,苏博给出一个正确回答
三个小学生掏鸟窝竟掏出国宝,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