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恢弘论著名画家高译现代花鸟画

高译 1962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导师工作室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导师、校友会书画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会会员。

出版有理论专著《中国书法艺术美学》《中国画艺术美学》及画集《当代名画家精品集——高译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高译卷》《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高译卷》《中国美术家大系——高译卷》《中国水墨——高译卷》《收藏界最受关注的中国艺术家——高译卷》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向高译先生颁发获奖证书 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徐里与高译先生合影留念

关于高译的绘画,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和北京大学朱青生、朱良志教授等人,均有过中肯评价或论证。几年前我也曾写下自己的看法:“由美学进入绘画,以书法切入造型。在中西美学的内在差异与冲突中,独自求索探寻当代中国画的新生路径。高译以其沉潜厚积的学养识见和与生俱来的灵根慧性,构建了其植根于民族传统并充满个人经验的现代绘画样式,完成了中西绘画之间羚羊挂角式的异质同构,并抵达了其现代性、学术性与规范性兼容合一的大雅境界。其作品打破了山水与花鸟之间的固有藩篱,既传达出高迈清发的古典意趣,又呈现了现代生态美学的人文内涵:展现出其面向当代与未来的文化视野和足以引领后学的仁智风范。”今天看来,这些观点还不足以穷尽其作品的灼灼华彩与清新内涵,我忽视了他和当代绝大多数画家判若天壤的深层差异和逆向发展路径。高译从做学问而进入绘画,以被称为东方艺术之魂的书法作为其绘画创作的笔墨根基,他对于中西方美学尤其是中国书法与绘画美学有着系统性与纯粹性的浸淫、修为,这些扎实的学养铺垫和纯正的笔墨训练构成了其绘画高举远慕的动力平台和令人仰视的坐标起点。不了解这些缘起,将无以解读其绘画横空出世并即刻引爆画坛的因果关系。故此,有了今天这篇补充性文字。

高译出身于纯正的学术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几十年来潜心从事美学研究和书画教学。由北大附小、附中一直读书到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在北大深厚的知识沃土和人文氛围里,从哲学而美学,书法而绘画,一切都在其兴趣和性灵中自然发展而成。他首先是一位潜心学问的学者,其次才是痴迷丹青并独标高格的画家。两部沉甸甸的学术专著《中国书法美学》和《中国绘画美学》的出版问世,奠定了其在书法和绘画创作上系统而坚实的理论根基,更佐证了其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广博而精微的学理见识。他与当代所有画家的分野正在于此:一是其纯粹而系统的学术背景,一是其进入绘画的逆向发展路径。依靠哲学与深厚人文内涵作支撑的传统中国画,从来就不在简单的技术层面。高译未选择从临摹或素描入手进而由技入道的老路,而被认为是一路从哲学和美学出发,由澄怀观道与含道映物而反向切入绘画技艺的画坛“异端”。因此他的绘画一出手就悬在了令人仰视的高处,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底蕴与罕见的逆向生发轨迹。闪耀着自觉的理论导向,澄澈的美学光芒与独立的学术立场。自幼对中国书法艺术持之以恒的穷究历练,为其续接传统和找到相应的现代形式打下了案头笔端的雄厚基础;而长期坚持去大自然中(野生丹顶鹤繁衍栖息地)观察、写生与体悟,更使其绘画拥有了充盈的地气和源头活水。

高译以画鹤饮誉画坛,鹤成为高译艺术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符号,在其绘画中穷尽了这一优雅生灵四季朝暮日中月中的万千魅惑,赋予其以别样丰富的现代意味和审美诉求。其作品浓缩了一个时代隐秘的情感呼唤,寄托着深邃的审美理想和自由意志,并投射出对人类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热切关怀,其高视阔步的现代形式、现代语境和现代气息,岂是“松鹤延年”之类的传统象征套式所能概括其万一。高译吸收了众多标志性的中国画传统技法,注重书法用笔、以书入画,追求笔墨的情致意蕴和诗性表达,同时兼容西方绘画丰富的色彩韵律,打破了因袭、沉闷、僵化而保守的中国画封闭系统,整合了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艺术共性与审美交集,实现了其在美学层面上中西相融合的异质同构,开启了自己不同与古人今人的“有意味的形式”(姑且还为其定性为花鸟画),并在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之间完成了堪称和谐的气脉贯通。作为当代继林风眠、吴冠中之后最具有原创价值的重要画家之一,高译生性宁静淡泊、深居简出而远离市井尘嚣,一身浓郁的书卷气,往来于书斋、课堂与鹤场之间,作画象做人做学问一样执着、清澈而纯粹,这些均是构成一个大画家的可贵品质与必要条件。其戛戛独造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画坛一经现身便如同鹤鸣九皋,超拔的神韵意境和丰腴的现代美感,让一种大化境界迅速为理论圈所聚焦和热议,“声闻于天”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不会太久。

中国画由古典形态转入现代形态的过程,正是民族性、世界性与现代性相融合而诞生新形式的过程,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存在与进化的根本和源泉。一种富于民族性精神内涵又能为世界所接受的鲜活样式,才是当代中国画的方向。这让承担转型使命的画家们在面向当代的同时,又不得不时时返回传统,去续接其固有文脉并汲取能量——从而进入一种“风筝不断线”式的状态。种族、时代与环境总是在共同制约并呼唤着新的艺术形式。建议高译先生在日后的创作中继续强化中国画的传统元素,更多地关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法度与写意本质,让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性”去更多地主导画面,这样在跻身世界美术圣殿的时候会更有资格代表中国绘画。(李恢弘2014年3月写于长安罔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创世纪
中国画坛,霸气还数潘天寿!
他从做学问而进入绘画,以画鹤饮誉画坛
管窥庄毓聪先生的书法艺术——兼论书法和写意花鸟画的关系
文萃专稿之刘继红教授大写意精神
「胡祝三」|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