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山水画专题展

作品欣赏

李劲堃

雪山征途远

172cm×9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李劲堃

秋夜

124cm×83cm

纸本设色

2007年

李劲堃打破中国山水画中的“笔墨中心论”,不以笔墨为皈依、为目的、为炫耀其功夫的手段,并不等于他舍弃笔墨。相反,在他的不少习作和某些作品中,他倒表现出了对传统笔墨的独特理解与深入研究。究其根本,李劲堃真正舍弃的是自元画以来存在于文人画中的那种过于放纵的游戏性质,把玩弄笔墨、胡涂乱抹的积习摒除在外。他希望严肃地创作,严谨地画画,像宋人那样一丝不苟地对待绘画。绘画于他不再是一件业余中事,而是一种职业,所以要确立职业的精神态度与工作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劲堃的这种态度也是近现代以来艺术革命的一个结果,即割断绘画与文人墨戏的关系,试图培育出一种职业的、严肃的、面对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新审美原则。——杨小彦

罗江

泸西写生·城子古村

42cm×6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罗江

泸西写生·雨咩村

42cm×6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罗江

泸西写生·城子古村一角

42cm×6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罗江的水墨作品,描绘的不是一般旅游者眼中浮光掠影、蓝天白云的云南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基于人类家园情怀的对往昔和故土的思念。这种思念和返璞归真的执拗,是罗江艺术非常可贵的一种品格,从中我们正在找回曾经慢慢遗忘的很多东西:乡情、高原和大地。

罗江常年游走在西南边陲,是一个行走在大地上的艺术家。他把自己对故乡的关怀和对文化的思考都融入到艺术当中,以笔墨为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作证。他的创作专注自己脚下的故土,他是“故乡”虔诚的守望者,用自己的艺术方式诉说着家园的一切:山水、草木、人物。田园将芜,现代化的潮流也逐渐摧毁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想回到自家的“故乡”,但“故乡”已经沦落,似乎永远也回不去了。这是一种“失乐园”的伤痛。作为“故乡”的守望者,罗江用自己的作品响亮而豪迈地回答了我们的期待:“故乡,我在这里。”——管郁达

王保安

华山系列之一

123cm×123cm

纸本水墨

2019年

王保安

华山系列之二

123cm×123cm

纸本水墨

2019年

王保安先生追述自己亲近山水的经历,用“从容行走”四字加以概述;而我则倾向于将画家的“行走”,理解为“生命”向“生命”的靠拢,或“神性”对“人性”的开启。惟有这坚定的“从容行走”、坚定的“人”与“山”的零距离交往,画家才不断以“我之生命”朝拜于“山水之生命”,以“我之魂魄”追摄于“山水之魂魄”,让自己有了“通灵”的体验:即便闭上眼睛也可以“听到自然,闻到自然,感受到自然”了。——田秉锷

蔡拥华

月移壁

170cm×7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蔡拥华

松影

170cm×7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蔡拥华

夏音

170cm×7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蔡拥华

青弦

170cm×7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写生”一词,虽然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出现了已经不止一千年,可是,在20世纪的绘画语境中,这一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毕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写生”这一曾经在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山水画运动中被视之为改造传统山水画最为重要的法宝本身,早已植入了外来文化的因子。

曾几何时,“山水写生”被弃置如敝帚,而近年来,却又悄然成风,并有逐渐代替传统绘画模式而成为另外一种新的模式之势。我不知道这是阶段性的回归,还是曲折性的前进。但是我发现,在这种不断地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山水画新模式惯性作用之下,传统绘画中宝贵的山水精神也正在悄然隐退。对于这一问题,蔡拥华由于是跨界的缘故,也就多了一份名门子弟所容易忽视的警觉。——陈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写家山 | 云起乌蒙 · 罗江山水写生专题展
这位隐士的泼彩山水,令人惊叹
站在传统巨人肩膀上的大师---现代画圣黄秋园艺术欣赏
【水墨记|人物志】林爱国——幽人空山
【引用】黄秋园作品集(下)
张义宾山水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