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宝林的人生与绘画

▲姜宝林

姜宝林的人生与绘画

拜访姜宝林先生的时候正值北京的深秋。先生住在昌平区的一幢别墅里,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蔬果,红柿挂满枝头,南瓜则沉甸甸地垂落下来,残荷簇簇,兰草萋萋。

屋子里正有人带着画作上门求访,先生一张张看过去,每一张都指点一二。待看到一幅残荷图,他指指窗外:“我这院子里就有些残荷,你且去观察观察,看看那残荷的形态跟你所画是否一样?”

69x138cm 2018年

先生的严谨是出了名的,这严谨中透着一股对于自然与传统的尊重。他师从潘天寿、陆俨少、李可染等老一辈的画界大家,骨子里有一股属于经典时代的气息。

二十世纪的百年间,中国画经历了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要转换,其艺术形式、创作观念和语言技法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44×365cm 2015年

这个阶段的中国画创作依照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继承传统的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们秉持着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及笔墨结构,各出机杼,各有发展;第二类受西方艺术的影响,致力于中西文化艺术语言形式的融合,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他们借鉴西方的绘画语言,来突破传统的笔墨形式;第三类是以探索创新为主,倡导绘画形式革命的画家,如赵无极、吴冠中等。他们的作品在创作观念,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更多地融入西方绘画的基本元素,游离于传统中国画之外。

姜宝林先生则或多或少地承接了上述三类画家的艺术追求和探索,为当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变革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125x249cm 2013年

热爱笔墨的少年

1942年,姜宝林出生于山东蓬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二哥姜宝星从小就喜好画画,所以在他的影响和培养下,画画成了姜宝林唯一的爱好。枝头栖落的鸟儿,丛中飞舞的彩蝶,田间生长的作物……这些,便成了他当时绘画中的主要题材。

上小学的时候,姜宝林每天都背着一块石板到学校上课,课间休息的时间,他都会充分利用起来,在这块石板上画自己想画的一切物象。直至上了初中遇到美术老师彭健,他开始真正走上了中国画的道路。姜宝林曾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彭健老师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山水的时候,感到无比的新奇和极大的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画中国画。”

69x136cm 2016年

初中毕业以后,由于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父母打算让姜宝林去考中专。此时的他,对于中国画已经十分痴迷,加之二哥坚持要他走美术这条道路,于是他来到了青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考上了当时青岛最有名的中学——青岛九中。此时的姜宝林,学习生活十分充实,他白天上课,晚上就跟二哥一起参加文化宫画室的美术活动,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知识。后来经二哥引荐,姜宝林认识了当时青岛两位有名的国画老师——赫保真和陈寿荣,由于他出色的绘画才能和天赋,深受两位老师的赏识,所以当即被收为徒弟。

之后,姜宝林每周都去老师家里,专门学习中国画。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姜宝林开始系统地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内涵和基础形式语言。“所以在高中时期,我就打下了比较好的西画和国画的基础,这对我后来艺术道路的影响非常深远。

69x138cm 2018年

初步形成风格

得益于少年时期的坚实基础,1962年,姜宝林高中毕业即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当时全国的美术学院只有浙江美术学院招山水班,于是我就报考了浙江美院,结果还算不错,我一考就考上了。”当年浙江美院山水班只有5个名额,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96×180cm 2004年

考入浙江美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后,姜宝林在潘天寿教学体系中开始了他的艺术实践。随顾坤伯、陆俨少攻习山水,向陆维钊学习书法和古典文学诗词,同时又兼习人物、花卉。在这样一个大家云集、拥有坚实学院派基础的环境之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姜宝林对于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形式语言、绘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至今日,他还保留着大二时期临摹的董源《夏山图》,上面有陆俨少先生的题跋,充分肯定了他学习传统的深厚功力。

1967年,姜宝林于浙美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浙江奉化文化馆。江南一带,才人辈出,从五代北宋时的董源,到元代赵孟頫、“元四家”,到明代的“吴门四家”等等,诞生过诸多名留画史的艺术家。这里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影响着姜宝林的绘画风格。

97×97cm 不详

对这一阶段姜宝林的绘画风格产生影响的,还有来自家乡和童年的记忆。

出生于山东的姜宝林,潍坊木版年画那种直观、天真、质朴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了他。姜宝林曾花费很长时间研究它,尤其那些仅是黑白版尚未套色的半成品,更是令他激动不已。它们往往构图饱满、对比强烈,虽然平面构成,但整体感强,极富装饰性。“我觉得它既古老,又现代。”姜宝林说,与此同出一辙的,如剪纸、刺绣、木刻插图、画像石、木雕、壁画等都给了他极大的启迪。这一时期,他深爱这些民间艺术的影响。同时,由于经常深入乡村,还深受农业生活和农民画的熏陶。

另一方面,对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学习也在进行着:朋友父亲从日本带来的莫奈、梵高的画册,他借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琢磨、探索和学习;图书馆阿尔巴尼亚的画报,也成为他探索艺术形式、吸收西方艺术的启蒙。1977年,姜宝林创作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雄鹰》,入选了建军50周年展览全国美展。

32×45cm 不祥

形式语言的诞生

艺术生涯达到了第一次小高潮,姜宝林深受鼓舞,他热切地渴望能进一步深造。

1979年,姜宝林考入中央美术学校,成为李可染的研究生。这一时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至关重要: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东西方艺术形式,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并开始着手自己的艺术探索。李可染的艺术观念和追求,深深地影响着他。

是年冬,人民大会堂各省厅要求更换所挂的绘画作品,姜宝林和其他四个同学因此趋身前往宁夏写生。也正是这次机缘,奠定了姜宝林白描现代山水的基础。

冬天的贺兰山,“峰恋浑厚,势状雄强”,不同于南方丘陵的“平静浪漫、平淡天真”。湛蓝的天空下,强烈的阳光照射到山石上,使得山石看上去都像是用线条组成的,这些线条是山的轮廓和山石的纹理结构,非常有节奏,带有很强的抽象美。在这一自然景观的启发下,姜宝林在画面中把山石的结构和纹理夸张和强化起来,黑白线条充盈其间,初步形成了他的白描现代山水。

70×68cm 不详

他的白描山水,通过线条的作用,使得画面更具装饰美和抽象性。线条属于中国画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姜宝林在此基础上,对线条做了个性化处理,将其中的皴法、渲染等进行最大程度的省略,突出线条的作用,从而创作了这样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同时受到两种艺术的影响,一是木版画,前文已经提及,民间艺术那种原始的情趣,以及直观、朴素、亲切的造型语言,那咱线条的节奏韵律、形式感和装饰美,都对他的白描山水起着不小的作用。另一个是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他用传统的眼光审视西方现代绘画,并从中筛选出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因素,同时又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去筛选传统,吸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因子。如此一来,姜宝林把两者融合并改造,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白描山水。1992年,他的白描山水《贺兰山一截》获“蒙特卡洛第26届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奖。

毕业那年,他的毕业作品《秋艳》、《秋兴》被学校收藏。在之后的30多年间,他不断体悟着中国画的内在笔墨精神,同时也时刻进行着绘画语言形式等的创新和探索,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新抽象水墨”。

71×61cm 不祥

在传统中创新

姜宝林在将自己多年对现代水墨的体悟进行实践的同时,也将这些理念体现在他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他首先强调以书法为基础。他说:“如果说素描是西画的基础,那么书法就是中国画的基础。潘天寿先生称中国画首先要‘捉形’,我则用了‘写形’二字,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

其次,他强调学生对于传统的传承,要求学生加强笔墨手头功夫,临摹古人的经典画作。“从临摹当中,去体会中国画的文化精神、笔墨精神,从而来加强我们的笔墨功力。”

66×59cm 不祥

有了扎实的笔墨基础,姜宝林则要求学生要勤于“写生”。“写生”就是要观察自然,以笔墨语言去表现自然,抓住在观察时对对象的感受,然后再来绘画。“要了解对象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叶子是尖还是圆,叶径的走势如何。只有对自然熟识于心,再来创作时才可以将速写丢在一边。我们中国画的写意最终表现的是内心世界和内心感情,即缘物寄情,但前提一定是建立在笔墨和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有了传统的功夫和写生的能力后,才能最终达到“创作”的阶段。“这个创作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一切艺术都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形式和语言在变,意境在变,我们笔墨的发展也要变,这样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形成自己的风貌,这就是创作。”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姜宝林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也正是他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实践。

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先生曾以“山水画的破局者”来形容姜宝林。他说:“到姜宝林一辈,同样也试图在传统自身中寻求新变的机制。以成就论,他无疑是这些前驱先路的一位优秀的后继者。”

63×66cm 不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被认为是山水画的“破局者”,姜宝林先生还将其山水画中的抽象笔墨精神,转化到了“大写花卉”的表达之中,不仅彰显出了一种根深蒂固于中国人心灵中的天地精神,同时也是从写实进入到了对现象本质的捕捉。

姜宝林先生的探索与实践,行在当下,意在未来,它证明了中国画以传统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变革”是可能的、可行的。正如贾方舟先生所说:“从黄宾虹到姜宝林,这条”自内于外“的路是一条山重水复的路,也是一条柳暗花明的路,是一条顺应时代的变迁走出来的希望之路。”

82×50cm 不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描现代山水大师姜宝林的执拗劲儿
当代著名画家姜宝林艺术鉴赏
姜宝林:开拓笔墨图式的现代之路
姜宝林先生话语录精选
[艺术人物]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宝林
超越时代 追求个性——姜宝林先生绘画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