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 | 焦墨艺术看丁杰

丁 杰

丁杰,江苏南通如东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历任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美术展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特聘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南通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港澳台美协艺委会主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秘书长,人民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青海省美术馆、湖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宜兴美术馆、徐州美术馆等美术机构收藏。

为 道 日 损

——读丁杰的山水画

和丁杰有过多次交往,但对他的作品却所知不多,仅通过印刷品毛皮地接触过一点。今天到他的工作室来,方觉自己的愚钝。如此多的巨幅大幛,同时出现在一个工作室,无论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人以气势撼人的感受。

灵云舞曲 焦墨 2018年

我去过很多画家的工作室,有的工作室比丁杰的要大几倍,却鲜有如此多的大作。站在这个空间中,仿佛浮游于尘垢之外,但觉生气弥漫,浩气荡荡。我的直接印象有两点,一是丁杰的笔墨功夫了得,二是丁杰的写实造型能力非凡。这个问题,我下面还要谈。

大地旋律 焦墨 2018年

再看丁杰的写生系列作品、抄录名著的书法手卷,以及一些随性的小品,又有新的感受。我觉得,丁杰个人的气魄很大,可谓吞吐古今中外。细察其画面,既可以看到晋唐两宋的理念与笔法,又能体味出元画笔墨的抒情性;在画面结构上,以古典绘画空间为基盘,又多取西方构成主义理法,也有一些抽象艺术的余绪;造型上,写实主义底子很厚,不难看出“写生派”(写实派)山水的影响。这种巨大的包容性在当今画家中是较为罕见的。

丁杰 焦墨画

前几年去日本时,有位元老级的日本画家给我提了一个问题,意思是中国的画家不太单纯,既画国画,又画西画,既画传统,又尝试各种当代手法。尤其那些大家,早年画洋画,中年以后步调一致地画国画去了。对这个现象,我们日本画家特别不理解。在日本,油画家就是油画家,日本画画家就是日本画画家,终身不变。对这个问题,我以半开玩笑的口吻予以了回答,大意是,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长,人口众多,气魄自然就大,和汉族是由不同的氏族集团融合起来的一样,中华文化从根脉上就有包容性、兼容性、杂揉性、多元性的特点。

丁杰 焦墨画

中国画家是中华文化的产物,有这些特点并不奇怪。日本是个岛国,岛国就有岛国的根性,比如说排它,兼容性小(甚至小肚鸡肠——这是腹语)等。这番议论,那位日本画家听了十分不受用,谈话也就不欢而散。实际上日本画家问的是一个大问题,我的回答稍有些戏谑性。这个谈话后来给我的感受是,做一个中国画画家真难,需要如此多的修养;中国画的变革也真难,需要画家会十八般武艺,才有资格来谈这个问题。

丁杰 焦墨画

20世纪以来一流的中国画大家,哪一位不是内外兼修,中西融通,纵横古今?从丁杰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先贤这一传统的继承。准确地讲,丁杰正处在一个各种风格、观念乃至笔墨的交叉点上,在这个工作室中,移步即换风格,既有充满光影变幻的实景山水,又有超现实的意象山水,还有这几年丁杰所醉心的抽象山水实验。站在这个交叉点上,环顾上下左右,可谓气象纷繁。

丁杰 焦墨画

丁杰这个特殊现象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艺术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人类自有艺术以来就产生的一个问题,历史上,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有多少种,谁也说不清楚。从丁杰作品风格、样式的游移变幻中,我想,如果艺术有一个所谓的本质的话,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表述:艺术就是艺术家不断发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就是一个不断去蔽,把自己从繁冗的表象中拯救出来的过程,这个自己也就是每个人内心的“道”。所以老子说:“为道日损”。

丁杰 焦墨画

这个道理,无论从大的艺术史现象上看,还是从小的个体成长史看,都是如此。比如元代文人画,虽然赵孟頫影响很大,但他始终游移于多种风格之间,直到黄、吴、倪、王四人,元代文人画才瓜熟蒂落,达到文人画的巅峰状态。这里就有一个元代文人画家不断发现、寻找自己的过程。再如黄宾虹,一生求索,而真正得道的作品仅在85岁之后。

丁杰 焦墨画

丁杰在各种风格、样式上实验、探索,依我看,就是在不断为内心“道”的呈现而寻找一种方式。依我的经验,凡作画,立定精神者必立论精审,立论精审则气象正大,气象正大则意趣盎然,这就是丁杰创作路数的根本。

丁杰 焦墨画

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艺术的精神性问题。经过解构思潮与市场消费主义的双重颠覆,当代艺术精神可谓日渐萎靡,精神植被的抛荒现象随处可见,算得上当代画坛的一大景观。艺术家的视野多局促于世俗社会,很少人再有兴致去仰望精神的苍穹。这引起了一些前辈的焦虑,吴冠中曾为此发出刺耳的感慨:“一百个齐白石也不如一个鲁迅。”齐白石与鲁迅是否有可比性且不去管它,这句话却提示出当代画坛或沉溺于笔墨的自恋性游戏,或在市场上追名逐利而遗忘艺术精神的现实。吴冠中的这句话虽然是错的,但其意义却是深刻的。

丁杰 焦墨画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是否还存在一个“精神中国”的视觉表达的群体与作品?在一片昏昏噩噩的世俗图景中,还有无鲁迅所希冀的荷戟独行的精神斗士?在丁杰的作品上,我得到一些答案。我与其他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比起风格、语言和样式来,我更看重丁杰作品的精神含量,我总觉得他的《石魂》、《凝聚》中的山石造型,犹如从地下喷涌而出的精神焰浆,令人心灵震颤。看到这些画面,我不由自主地就想到鲁迅的《野草》,以及它灼热的救赎性的散文诗句。

丁杰 焦墨画

中国画是具有天然民主性特征的画种,门槛不高,人人皆可参与,人人都可作艺术家,所以中国画队伍搞得很庞大,且有进一步庞大之势。但想在中国画领域有所为,却需要做很多功课,门槛又陡然高了起来。我的看法是,有三门功课既是基础,也是最高要求,依次为:传统与创新、笔墨与造型、风格与修养。这是通往中国画大家的必由之路,是绕不过去的。丁杰在这三个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不妨简单地分析一下。

丁杰 焦墨画

关于传统,我曾讲过两句话,第一句话,传统既是资源又是黑洞;第二句话,传统即功夫,但传统永远大于功夫。当代人对传统大体有三种态度:一、皓首穷经却泥古不化,以为下了功夫即理解、掌握了传统,殊不知传统永远大于功夫,泥古不化终究要被传统的黑洞吃掉;二、误读与曲解。当今画家大多从技术、视觉层面上去临习传统,运用传统,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抄袭传统。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得形而遗神。对前贤的宇宙观、自然意识及伦理观,当今画家或畏其难而避之,或惧其深而远之,如此一来,画家只能徘徊于形而下层面,误读传统,渐成积习。三、从精神和技术双重层面去体察前贤的精髓,并在绘画实践中作创造性的转化。

丁杰 焦墨画

从丁杰的创作实践看,他显然属于第三种。丁杰从宾虹,对老人家所说的中国画要义即:“遍览古今评论,博采天地人物自然景观,变通古人陈迹,务不失其精神”体味最深,可略举二例。比如“写生”观,丁杰的看法就超越了“写实派”山水的“写生”之义,更接近古典山水的写生观,即更注重“目识心记”,体察、感悟自然万物的生命特征及规律,“并记在心”,而不是依样画葫芦。诚如渐江结庵于莲花峰下,黄山的风云变幻,无不贮于胸中。

丁杰 焦墨画

再看“空间”观。丁杰虽以“写实”派山水入手,却不为以焦点透视为核心的空间观所囿,在画面结构中,多采用古典绘画空间的“以大观小”法和“游目骋怀”的移动性视点,再辅之理性构成之法,大大突破了西方单一的视网膜成像的“真山水”樊篱,同时又拓展了中国古典山水的表现空间,形成壮阔博大、雄奇怪异,带有一些魔幻色彩的丁杰式新山水图式。

丁杰 焦墨画

明末以来,重笔墨,轻丘壑成为山水画主流,这个观念流变至今,仍为山水画的主导性思想。受其影响,丁杰尤重笔墨,但熟知山水画史的丁杰以为,中国山水有两个传统,即两宋写实性山水与元代写意性山水。两者无论在文脉上还是在山水观上,不仅一脉相承,而且互为逻辑关系。今人所要做的,是融通二者,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笔墨与造型形态。

丁杰 焦墨画

丁杰的这个看法,我非常同意,仅凭这一点,我就觉得他是深得古典山水三昧的。从丁杰的巨幅大幛中可以看出,没有写实性的造型能力,丁杰根本不可能控驭如此大幅的画面,也根本不可能处理象石林这样的新题材。现在回头想想,为什么康有为、梁启超、鲁迅、黄宾虹皆言必称“宋元”,且将“宋元”作为中国文艺复兴之根基,这是有其很深刻的用意的。

丁杰 焦墨画

当代山水画家不可不察。宋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在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下,对“物”的观察与描绘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将人类对“物”的逼真性呈现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此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丁杰 焦墨画

受明清文人画思潮的影响,有论者夸张地将西方写实主义看作中国山水画的附体恶魔,这既无知,又太小家子气。在我看来,西方写实主义功绩之一,就是唤醒了两宋山水的写实性传统。丁杰对这个关系,是理得很清楚的。他近期非常有个性的动态性、怪异性造型就是从写实造型演变而来的,从早期的《山魂》到近期的《石魂》系列,可以看到这个演变的清晰轨迹。

丁杰 焦墨画

再说丁杰的笔墨。丁杰虽受宾虹影响殊深,但笔墨根基可以上溯宋元,实际上宾虹先生的笔墨根基亦在宋元。元人笔墨尤其“元四家”笔墨为何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简单地讲,就是笔墨已成为“元四家”抒发心中勃郁之气,表达自我心性的唯一方式。进一步讲,笔墨就是他们超越性生命的表征与出世理想的呈现。

丁杰 焦墨画

丁杰从元人那里学到了两点:笔墨独立的抒情性以及笔墨与造型互为表里的关系。这一点,从“丁氏墨点”与丘壑结构的关系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丁氏墨点”从二米山水、宾虹墨点及印象派点彩中化出,具有独立的抒情意味,但同时又可作为山石的肌理与皴法。

丁杰 焦墨画

当今中国画坛,好似一个大江湖。混迹于此的画家,大多是不学无术之辈,搞得中国画坛只有广度而无高度。在消费主义的作怪下,江湖气、草莽气压倒了学院气、文人气、书卷气。所谓的繁荣,不过是热闹,甚至就是乱象横生。我曾从人文修养角度,对20世纪画家队伍作过这样的推断:从五四新文化一代到新中国一代,再到新时期一代,大抵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一趋势至今尤甚。稍作梳理,便可以勾勒出其退化的历史路线图。

丁杰 焦墨画

在这个令人沮丧的情景中,重建主体的人文修养便是一个时代性课题。从中国画的本性来讲,画面的雅与俗,清与浊,气象的正与邪,精神的高与低,皆取决于画家的主体人文修养。当年的齐白石从国学大师王湘漪后,修养渐高,即便如此,还不免被傅雷讥为“白石尚嫌读书太少”。对上述状况,丁杰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丁杰 焦墨画

作为清朝著名学者、画家陈嵩的八世孙,他自幼秉承家学,以旰衣宵食之态,诵读经典,煮字烹文,将读书作为人生的乐趣,不可或辍。近年又以刺血写经之精神,用蝇头小楷抄录古典名著。如此苦功,当代鲜有可比者。腹中锦绣,则气象清正,内蕴深醇,则胸次博大,丁杰的人的风格如此,画的风格也是如此。中国画坛幸而有丁杰这样一批笃好文术、格调清新的画家,正是他们的激浊扬清,才守住了中国画的正脉,延伸并拓展了中国画的人文传统。

丁杰 焦墨画

总的来说,丁杰的山水画正处在“浑厚”的阶段,兼取各家,广采博纳之“浑”,成就了语言、笔墨之“厚”。其繁茂浑融之象,已自成一家。丁杰50来岁就有此成就,实属不易。我的建议是,接下来丁杰的创作应进入去芜存菁,删繁就简的阶段,逐渐形成主流性、主干性样式与形态,经过这样的磨砺,或可如宾虹师那样,入“浑厚华滋”之境,亦不拂老子“为道日损”之真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蘭子—渴笔竭墨见风骨
丰而为人:独辟蹊径境界宽
中国美术馆展出穆家善新作:用最少笔墨达到最高意境
寂寞而纯美的艺术
苍茫豪放 单纯丰富——评林亚兵焦墨山水画( 李维世)
【画评荟】情系丹青写河山——白英卓彩墨山水画欣赏(焦庆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