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艺术介绍——法国风景画家柯罗

作于 1874 《戴珍珠的女人》是一幅色彩优美的肖像杰作,它描绘一个戴着用树叶编的“花环”的青年女子。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投下了影子,观众把这个影子误认作珍珠。这虽是一个错觉,却包含着对这幅画的真理性的判断。 在绘制风景画之外,柯罗也描绘他身边平民妇女的形象。不同于安格尔那些珠光宝气的上流社会妇女的形象,他的作品非常写实。画中的女性,衣着简朴,神态沉静,静静地生活在自己平常的天地中,显出一种安详而又朴实的美。笔法自如、色彩美妙的《戴珍珠的女人》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在这幅画中的女人饱满的前额上有一片美妙的树叶阴影,人物衣着更加朴素,整个形象与他的风景画一样给人带来清新自然的美感。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于1796年7月16日生于巴黎,家里从事的是服装服饰相关的行业,父亲是经营呢绒批发业务的商人。母亲拥有一家有名的妇女帽子店。他们家有三个孩子,柯罗还有一个大自己四岁的姐姐奥库达维还有妹妹安娜。虽然家境很不错,但因为夫妻俩都忙于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们,所以孩子们出生后都被送到了巴黎近郊的布列奴尔村寄养,直到柯罗四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的身边。

柯罗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父母那样,也能从事与服装服饰相关的行业。于是,1815年不满二十岁的柯罗被父亲送到另一位呢绒批发业老板那里去学习。但显然这只是父亲的一厢情愿,柯罗本人并不愿意。他常常丢下发送商品的工作,跑到外面画速写或素描。1817年,柯罗在继续学习服装批发生意的同时,开始参加正式的绘画学习。在这一年,父亲在一个风景明媚、有树有水的地方购买了一栋别墅。柯罗将自己的那间寝室改为画室,每到假日他都在自己的画室中作画,有时也在附近散步。这个风景优美怡人的地方给了柯罗许多灵感,他的很多作品都描绘了此地的风光。

此时绘画对于柯罗来说还是只能作为兴趣而已,他还是继续做着父亲为他安排的“主业”。尽管他有着强烈的想要成为职业画家的想法,但还是顾忌着父亲而没有实施。而让他勇敢抗争的契机是一个悲剧,1822年柯罗24岁的妹妹安娜因丧子而过分悲痛离开了人世。父亲此时才发现,柯罗对自己准备的创业资金并不感兴趣,也没培养出他在经营方面的能力。于是只好认同儿子的选择,并将原本给小女儿的补贴转给柯罗。从此,柯罗便可以放开手脚从事他的画家事业。

1822年,他师从于巴黎古典主义风景画家维克多.贝尔坦,从老师那里获得了有关素描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贝尔坦强调要绘制名为“色彩速写”的小幅户外习作,即用油彩快速绘制的色彩习作。贝尔坦在工作室里将速写发展成面向沙龙的公式化大幅油画。然而柯罗却极少这样做,至少最初并未这样做;他的小幅户外速写一般就是最终产品,这种情况持续了许多年,而且从来没有展出过。

《纳尔尼河上的桥》

1825年,柯罗来到意大利,三年的时间,他到各地游历,参加各种沙龙展览。也创作了他的第一批重要作品,大约150幅小画,大部分是描绘著名遗址的。在1834年第二次意大利之行后,柯罗集中精力在沙龙上争取注意,还增加了一种创作类型——大型历史风景画,比如《荒野中的夏甲》。这一改变使他偶尔能卖出几幅作品,并为他赢得了一些关注。他的《意大利的大地》《海边风景》等作品在沙龙展出。

由于1833年的获奖,柯罗2次去意大利的旅行,在意大利,他并不是去学习艺术大师们的技法,也没有临摹名作,而是游历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地,以大自然为师,直接写生。柯罗说:不要模仿别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描绘大自然。

柯罗回国后,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很多风景。他安贫乐道,乐观豁达,不倦地全力投入创作。他贴近自然而不抄袭自然。他爱画那朦朦陇陇的暮色与晨像那颤动的森林、那明洁的湖水、那珍珠般银灰色的天空……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虚实相生而见妙理。他那梦幻与现实相间的独特诗意难以言传。在风景画的发展史中,他是不朽的丰碑。此外,他还画很多表现质朴内在美的肖像画,同样具有高雅的气质。

柯罗性格活跃,朋友众多,常和他一起作画的画家杜比尼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地说道“到了天堂也要去看看我的朋友柯罗。”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即使是在早年不得不接受父母经济支援时,就常常资助更为困难的人,有时为此不惜借债。在日子富裕后,更是不忘身处困境的友人,在法国绘画界柯罗是有名的“善良的大叔”。

《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困苦。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柯罗一生未婚,因为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他的情人,他说:“我一生钟爱大自然永不变心。”

1875年2月22日,柯罗在自己住宅的画室中去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还是他的绘画他喃喃地说道:“衷心希望天堂里也有绘画”。他一生坚持旅行写生,几乎走遍了法国,还到过荷兰、瑞士、英国和意大利。柯罗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派的兴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笔下的风景画,真美!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梳妆》
法 柯罗 油画人物欣赏
法国风景画家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油画作品欣赏
柯罗《孟特芳丹的回忆》
半路出家的风景画天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