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无论读“诗三百”,还是干事创业,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因此又称305篇)。孔子编订了《诗经》,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之一。

有一天,学生子夏向孔子请教《诗经》的知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句诗歌,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描述硕人出嫁的场面。巧笑,是很迷人的笑,是典雅而矜持的笑,是似笑非笑。倩,是美丽。巧笑倩兮,就是一个姑娘优雅含蓄、似笑非笑,好迷人啊!美目盼兮,美丽的大眼睛,神采飞扬、顾盼生姿。

古人说得真好:这一笑一颦之间,多么勾人心魄!

素以为洵兮。素,像白纸那样纯净,在白纸上画出漂亮的图案,非常可以提现新嫁娘的美丽——内在身体柔弱、洁白晶莹,外衣却是喜庆的大红色。

子夏就这一句诗歌向孔子请教,说明那个时候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好的,不会因为谈论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美女啊什么的,遭到老师的苛责。当然,也说明处处留心皆学问。《诗经》是儒家正宗的学习经典,讨论诗经就是讨论生活。旁观、讨论这些生活场景而有所感悟,也是入世悟道的方式之一呢!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他举例子说:做学问、人生都譬如画画。真正作画的高手,会怎么做?绘事后素,刚开始用很多色彩,唯恐色彩一少,表达不出自己磅礴的感情。越是到后来,水平越高超,用的色彩越少;等到了最后,用的都是素色。

中国水墨画用的就是黑色墨水,甚至还用采了大量的留白——留下很多空白,看起来素静到了极点。然而用来表达感情却十分高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孔子的人生哲学:生活,总是在绚烂之后归于平淡。

子夏很理解老师的意思,因为他旁观了老师的一生。孔子从积极入世,游走列国,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到退而求其次,以教授天下英才为己任;再到老而喜易、韦编三绝,醉心于易经的世界,偏向于道家的思想。这正是从绚烂而入平淡的实践过程啊!

这个时候,重点来了:子夏用三个字,发人深省的三个字,让孔子发出惊叹。

子夏说:“礼后乎?”什么意思?既然万事万物,都将在绚烂之后归于平淡;那么我们一生追求的“礼”,最终将归于什么呢?

礼的后面,还有一种精神。这就是礼的精神。

外在是表面,本质是内涵。孔夫子宣传了一辈子礼,而今天学生提到礼的后面是什么,真可谓振聋发聩。孔子仿佛找到了知音,自己毕生的学问仿佛得到了继承的人。因此,孔子欣慰地说:“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提的问题非常好,甚至启发到了他孔子。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甚至能启发到自己的老师,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文家,才真称得上“始可与言诗”,可以与他一起谈论“诗三百”内在的奥妙了!

大家好,我是儒释道人心。今天与您继续分享了孔子与弟子的一番对话,暗含着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希望对您的工作生活都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导读】 绘事后素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8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第一次把论语讲对:绘事后素的本质和文采之辩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先有忠信而后礼——《论语》悟读【4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